為何書店越來越少?

北京今年秋天很冷,而對賣書買書的人來說,最近尤其寒心。

先是單向街的北三環愛琴海店停業了。不到一週,讀庫公開求助,因其位於京郊的倉庫需要騰退,庫存書只能一律拋售;一天之後,三里屯著名的外資書店老書蟲宣佈休業,原因同樣是所在地的違章建築待整頓。

為何書店越來越少?

(一)

而在今年稍早時候,海淀大學區的兩家名書店也先後宣佈結業:清華附近的三聯韜奮海淀分店因經營不善而關閉,北師大東門的盛世情書店則因租約糾紛開始撤店甩賣。

當然,與此同時,中信、鍾書閣、西西弗等連鎖書店仍然在大商場裡開著新店,可顯而易見的是,由於毛利低、房租貴、電商衝擊大,個體書店(或者時髦地說“獨立書店”)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

盛世情書店就是典型。這是一家“大學書店”,開了二十多年,文史哲及影視品類豐富,在北京文化圈子裡也算小有名氣。不過,它壞就壞在“老”上,太傳統太舊派,既沒有咖啡餐飲,也沒有文創商品,有的只是寒酸的裝修、逼仄的空間、從天花板到地板塞得密密麻麻的書。

它又實在是一家好店。老闆脾氣壞、嘴巴毒,可真的懂書愛書,經管勵志、雞湯言情他一律不賣,卻專門從中華書局、三聯書店、嶽麓書局等優質出版社淘來各種專業、小眾、絕版書,分門別類,清清楚楚。等到客人上門,只要肯問,他還一定負責甄別和推薦,很多偏門的書,他都有門路幫你淘到。更別提這20多年來,這裡賣書還一直打折。

為何書店越來越少?

如今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書店已經開不下去了,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上廣。盛世情所在的商鋪本屬一家國企,這幾年因為租約一直在扯皮,當然,如果房東是私企,恐怕它也根本撐不到今天。幸虧現在還有些單位人情糾葛,關是要肯定要關了,不過基本上還能把“撤店大甩賣”維持住幾個月,儘量清掉庫存。

這麼一比起來,老書蟲就顯得可憐了。和土掉渣的盛世情不一樣,這家新型書店洋氣得不行,創始人是外籍,裝修佈置格調高,更兼有能掙錢的咖啡、簡餐,以及名家講座、脫口秀演出等,早在2011年,就入選了Lonely Planet的“全球十佳書店”榜單,是三里屯數得上號的精品店。然而,它也沒有多少緩衝空間,還沒找到新址,就只能無奈停業了。

(二)

從前,新華書店一家獨大,是接近於糧店、菜店的統購統銷單位,也就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又一種景觀。字典、教輔等工具書、1980年代氾濫的文學熱,在“實用”和“娛樂”兩個方面,解決了群眾的廣泛需求,因此新華書店曾經輝煌一時。

後來逐漸“市場化”,私營的“二渠道”(即新華書店以外)變成了出版物的主陣地,尤其期刊報紙極其紅火,《大眾電影》《體壇週報》《當代歌壇》《讀者》等都曾創下了發行量紀錄。不過隨著數碼時代駕臨,報刊業幾乎在瞬間垮掉。反而圖書,倒是兜兜轉轉挺了下來。

畢竟書有一種報刊難以比擬的物理質感,以及一份能夠駐足時空的雋永特性。不過,在這個新時期,新華書店已經日益萎縮,一度時髦的“圖書城”“圖書大廈”也很多難以為繼,而那些以新華書店為範本的個體書店,受到的衝擊當然遠比國營的新華書店還大。盛世情這樣的老式小店,註定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變成大型購物中心裡的一家特色咖啡館,也就成了現在書店經營的必由之路,其實,當然這也是國外經驗的移植,提供“體驗”,才是當今實體零售業能和線上電商抗衡的最終手段。不過,最近又傳來臺北首家誠品書店將於明年5月閉店的消息,再加上三聯韜奮海淀店的停業,說明了走文藝網紅路線,也未必能夠長治久安。

從前我們讀書,是為了打開我們閉塞的眼界,想象那些無法抵達之所、那些普通人生命體驗之外的世界,還時不常要去考慮事關個人、民族、國家的宏大命題。可是,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富裕了的時代,讀書的作用和價值都已經變了,連書本身也愈發無足輕重了——電腦手機構成的比特海洋,才是當代人的精神主食,而書報刊不過是街邊的零食小吃。

誠然,這大概非但不是退步,反而是一種進步。只不過,時代巨輪碾壓過後,“生活要繼續”,而某些生活方式卻不再能繼續了,這當然會讓一部分人惆悵不已。

一種“書讀完了”的惆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