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越是畏惧他们,就越去讨好他们,而真正能够让你在他面前露出可憎面孔的人才是你最亲近的人。

我越是畏惧他们,就越是博得他们的喜欢,而越是博得他们的喜欢,我就越是畏惧他们,并不得不离他们远去。"


——太宰治

1948年,39岁的太宰治终于得以,在第五次试图自杀中,死去,后于生日的这天被发现,对日本文人来说,死其实是一种"完美"的艺术。

于是,爱他之人,把这天定为"樱桃祭",以纪念他绚烂的一生。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这个生于殷实之家的社会"边缘人"的一生,或许可以用现代的语境,日本流行的"丧"文化来形容,短短的5万字,似乎就让他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从何处来,将要到哪里去。

这本半自传的《人间失格》历来被人们奉为经典,即使故事简单,就是在讲一个叫叶藏的人,小心讨好的幼年,放荡不羁的青年,以及颓废无望的中年的一生故事。

但也挡不住,作为"自我解剖"般用尽全力描绘人生的,太宰治的文字魔力,爱他的文字,爱他的故事,更爱他的精神。


但关于《人间失格》的核心表达(观点),却有点分化:

一方,会认为他的故事太过黑暗和压抑,却又因为太过平常,似乎大家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看起来直戳每一个人的内心;

另一方,则更多是有点幸灾乐祸,也是,我们平凡人的生活虽然多数很平淡,但苦难和折磨也并不止属于少数人。

于是,他的故事越是黑暗,叶藏越是"倒霉",旁观者越是以此找到优越感,亦或满足感,无他,就是"这世上有人比我还惨。"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太宰治

但,如果真正去了解太宰治的一生经历,就会发现,出生于1909年这个时间节点的太宰治,短暂的一生,其实正处于那个时代日本最动荡,最有落差的年代。

初时,是奇迹般打败当时两大超级强国,(大清和俄国)意气风发的骄傲时期;


中期,野心扩大,乘胜追击之下,国内外的体制、方向、精神导向等矛盾,(主要为国内供给军需和物资的不平衡,进攻和保守派的斗争开始初见端倪,以及完成改革后的探索未来道路的迷茫等等。)开始困扰着那个弹丸之国;


到了后期,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轰炸、物质短缺、战败的抑郁等等,成为如太宰治这类敏感文人们最后的"死亡稻草"。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于是,或许"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就成为了他对自己一生总结后,压垮自己,走向死亡的"最后稻草"。

如此,书写的"遗书"《人间失格》,或许也不止是"失去在人间做人的资格"如此表面的解读。

而是被掩埋在他内心的,前一年完成《斜阳》里说的:

"人为恋爱与革命而生"的观点,那是一种对人世间向往,和赖以生存的"一切",都幻灭的"必死之心"的不妥协。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地狱不在人间,他人才是地狱

1868年,被西方威胁强硬叩开的日本大门,"被迫"迎来了后来看,结果好的"明治维新"运动。

但很多时候,这种"好"大多是我们,从"上帝视角"从后往前看的好,而身处当时的人们,却是"地狱"般,强行"西化"的困苦,与民族虚无的痛苦交织的难堪。

各种几乎相悖的派系林立,幕府、强藩与"改革方"的混战,受苦的不仅仅是被时代淘汰的"贵人们",更多的被裹挟进入其中的普通人,伤害的是每一个日本人,包括如太宰治与笔下《人间失格》故事里的叶藏,这样的殷实家庭,也是如此。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黑船事件,叩开日本大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而向外扩张的日本,终于尝到"胜利"的甜头,于是不可一世的民族骄傲,开始回到己身,而投射到本土的,则成为这类殷实人家的又一次态度的转折。

从传统到"西化",再回归到"日、西化"的融合,难以改变却是一种以往"西化"的习惯与如今回归后的不适,比如被习惯的西式家庭合餐(吃饭时可以说话。),与传统"仿儒"的辈分分餐,(食不言。)的规矩和气氛完全相悖。

于是在《人间失格》的故事里,叶藏幼年时,他敏感而小心翼翼,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带着面具,讨好别人生活的表现,或许来源于此。

毕竟,人性格的千差万别,主要还是来源于周边环境,与家庭,朋友等身边人的言传身教,天生敏感是可能的,但天生会带着面具,去讨好迎合的,则不大可能,即使为"动物性"本能,也只知简单的趋吉避凶。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但于叶藏来说,这种隐藏自己,带着别人喜欢的面具,去曲意逢迎"所有人"的技能,仿佛是天生的一般,更可怕的是,由于他本身的体弱多病,被公事公办的仆人带大,于是在他的幼年时期的生活,其实更像是任人摆弄的顺从木偶。

衣食无忧,天生对"生理"无感,(比如文中对"饿"的无感。)以及太过敏感而认知超然,

让他陷入一个缺"爱",被孤立的世界,里面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更没有"爱",只有自己,一个好像看清一切,却必须装作普通人的"我"。

正如故事里,认知太过清醒的叶藏,不得不以"愚昧"的面具去生活着,去践行一种对别人战战兢兢,装聋作哑的"奉侍":

"这是我向人类最后的求爱。"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其实正如很多敏感而内向的小孩一样,正是因为看得太清,于是那些大人们的"虚假"与欺骗,都真切地伤害着他们:

起初,只是一次答应买玩具,却事后不了了之的,父母免于花钱的小小"技巧";


然后就是日积月累的,诸如帮你存着红包,将来给你,说着周六带你去游乐园,却一次次爽约之类的"小谎言";


最后,就是被他们忽略,认为小题大做的,比如一次错怪的责骂,一次不相信的"侮辱",一次"为你好"的强迫等等。

这些看似微小如尘埃的"小事",此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一生挥之不去,结疤永远存在的"伤口",即使不去触碰,它也永远存在,一旦触及,便是成百上千沉淀下来,报复性的二次伤害。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都说:"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于是,叶藏的青年时期,那个俊美而阴郁,"聪明有才华"的放荡公子哥,就这么用各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去试图治愈从前那个敏感怯懦的自己。

可是,遗憾的是,慢慢长大的叶藏发现,即便自己几乎恭顺地化为"丑角"一般,做一些,诸如特地在班上犯小错,逗同学和老师开心,让"联络簿全部十分"的自己,沦为"操行分"时高时低的笑话;以及尽力丑态百出,试图去让自己被大家同化等等。

但始终难以逃过自己对自己"真面目"的视而不见,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与"别人"的,或带着心机,或谄媚讨好,或寻求理解,或追求发泄等等的交往中,开始绝望地认识到。

原来,自己生活的世界,并非最痛苦的"地狱",而作为"同类"的人,于自己而言,才是最恐惧的"地狱",即"他人即是地狱"般的暗如深渊的无望。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正如投射自己亲身经历的太宰治一般,他借着叶藏的转变与宣泄去阐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的"分享",看起来充满阴郁而压抑的放荡,其实都只是一种试图顺从转而反抗的双重生活"实验"而已。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带着面具跪着讨好,活着生

顶着阴霾站着去死,不妥协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结束的不仅是一个贫瘠岛国一去不复返的"称霸世界"梦碎的"活该",更是少数人主动和多数人被动,一起拖入这个残酷的无底深渊,铭刻般的痛苦经历。

不仅是记录上冰冷而严谨的6年,更是前前后后蔓延至今的,被摧毁"天皇民族精神"的崩塌。如果硬要举例类比的话,"天皇"其实更像是一种"皇帝"和"神"叠加的,无上崇高的国家的象征。

所以这次的失败,于日本人而言,更像是一次,由身到心,整个信仰和精神与活着的价值的全面陷落。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战败签字

对于本就多愁善感,敏感多情的文人来说,于太宰治来说,更是于被投射在《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来说,更是一次非死即伤的命中劫难。

一如太宰治被"文坛"推举为,战后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一样,这个听声明义的概括,本身透出来的颓败之意,就那么显而易见。

用现在的语境来说,这个流派,其实更倾向于日本文学界的"自黑"与戏谑,战败前后的日本民众,在国内外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煎熬,即便如太宰治这般"有钱人",依然难以逃过人世间最基本的生离死别,以及"家庭"的责任。(相亲结婚,母亲过世。)

战败前被军需掏空的日本社会,中间被空袭,投燃烧弹,所有人都只能如老鼠般,四处躲藏,缩入阴沟才能跪着活下去的人们,战败后,被一片"虚无"的幻灭,崩塌地何去何从的人。

一瞬间似被分化成千奇百怪的"人性"存活百态,如无赖派的太宰治"们",更是一种以颓废抵抗社会化,让自己抽离"人间"的异化抵制。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正如太宰治在《东京八景》里的无奈"自解":

"我是无知骄傲的无赖汉,也是白痴下等狡猾的好色男,伪装天才的欺诈师,过着奢华的生活,一缺钱就扬言自杀,惊吓乡下的亲人。像猫狗一样虐待贤淑的妻子,最后将她赶出。"

在《人间失格》里,叶藏用自己的青年时期的颓废,带着面具般跪着的讨好,去贯彻普世大多数,用以逃避心中"阴暗"的懦弱避风港,比如当时存在的"烟、酒、色、当铺和左翼思想"等。

所以在故事里,他说:

"不合法,对我来说有点好玩。说得更明白点,这让我心情大好。世界上所谓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然后,随着一件件扑面而来的,诸如自杀未遂,教唆坐牢,情爱纠葛,肉欲放荡等等的打击,等待这个人近中年的叶藏,就是长期摇摆在自我认知上的理性厌倦,与试图反抗"阴霾",站起来做人的非理性不妥协的拉扯,最后只能在期间不断沉沦,被放逐的更是试图不妥协,在人间"做人的资格"。

于是最后:

"我开始隐隐约约明白了世间的真相,它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争斗,而且是即时即地的斗争。


人需要在那种争斗中当场取胜。人是绝不可能服从他人的。即使是当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进行卑屈的反击。所以,人除了当场一决胜负之外,不可能有别的生存方式。"

太宰治也好,叶藏也好,既然人间不再是"自己"的地狱,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人间失格》:如果地狱不在人间,那

写在最后:

即便看过《人间失格》好几遍,但依然没办法爱上太宰治;

即使喜欢着叶藏的"一切",但依然没没法“爱”他的懦弱。

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爱他的作品。

因为在太宰治的作品文字里,总有一种让人一看就难以摆脱的魔力,在故事字里行间的演绎下,无声侵袭的是"我"的灵魂,亦或大家的内心深处,回避不了,也逃不开。

相信我,如果可以,这本《人间失格》会是你平静生活中的小小涟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