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村口,有一座閃耀著清代文化遺蹟的字庫

#尋訪家鄉文化# 字庫,相傳源於明朝風行於清朝,是焚燒字紙的建築物。

老家的村口,有一座閃耀著清代文化遺蹟的字庫

在南方有的地方鄉村,分佈著為數不多的字庫。

字庫,也有叫著字庫塔、字庫、惜字塔、焚字爐、敬字亭的。我們村的人把它的名字叫惡了,叫次庫。

古人認為文字是神奇而且崇高的,凡是寫上文字的紙張是不能隨便丟棄的,儘管是廢紙一樣需要集中焚化。

古人焚燒字紙儀式非常隆重,需要在當地有一定文化的文化人專門負責,要舉行一定的禮儀。還要組織"惜字會",自願收集散落在城鄉的字紙,包括廢書、廢報。凡是用過不再用的徑史子集,破損殘缺後,先供奉在字庫內,待集到一定程度,選擇良辰吉日,供奉香蠟舉行祭奠儀式,用火焚化。

我家鄉的村口的溪流岸上,就矗立著一座這樣的字庫。這座字庫雖然沒有網上字庫那麼高大偉岸,但它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老家的村口,有一座閃耀著清代文化遺蹟的字庫

家鄉字庫草圖

這座字庫,雖沒有文中借用的字庫高大偉岸,但它的內涵沒有區別。

我依稀記得,這座字庫底座三層,也就是三層基座,便於上去投放字紙,基座上面就是堂爐,堂爐靠右邊的外牆上刻有修建字庫的主人、工匠和自願捐款人的姓名和數量,大約還有建造字庫的時間。堂爐上一層是煙囪,比堂爐略小。再上邊也是煙囪,更小一點。再上一層就是煙囪的出口,成圓錐形。從堂爐開始,每一層的四角都有圖案相配。整個字庫就是一座金字塔。

這座字庫是爺爺十分愛護的寶貝。但凡小孩爬上去玩耍,爺爺會毫不留情地把他勸下來,當然是連嚇帶勸。並且還要告訴家長,教育孩子,今後再也不能上去玩耍了。

爺爺是當地有名的文化人,愛好古典文學,對古詩詞情有獨鍾。據當地的老人說,爺爺的文章寫得很好,但是由於筆性太慢,科舉考試十考十不中,全鄉兩位秀才的文章還不如他寫得好呢!

據爺爺講,小時候讀私塾時,先生把題出出來後,就跑到情婦那裡去鬼混,隔幾天才來收作文。所以養成了慢慢做作業的習慣,廢除科舉制度後,才與爸爸一起師範畢業。

爺爺愛好古詩詞,下面是爺爺在大爺爺墓上題的一首《七律》就可見爺爺的文學水準:

脈由秦嶺結元胎,

玉帶環弓弦水來。

白虎青龍排隊站,

三星朝面拜金階。

果然吉穴歸誰受,

有福之人福地埋。

聳翠層巒疊疊起,

子孫世代出雄才。

1944年爺爺去世了。在他去世的最後一刻,讓人把他扶起來,口述由大姐記錄的一首詞,只記得最後兩句:

八十餘年心血盡,筆墨太磨人。

這是對當時科舉制度的控訴,對當時教育制度的控訴,也是對自己一生的最終總結。

老家的村口,有一座閃耀著清代文化遺蹟的字庫

網絡上的字庫


據爸爸說,每當焚燒字紙舉行儀式時,他總要帶著爸爸一同去參加,並且由他集合全村鄉親,親自主持儀式。

爺爺去世後,主持焚化字紙的儀式就自然地由爸爸主持。當這一天來臨,爸爸就會帶著我和哥哥參加焚化字紙的儀式,態度自然是十分莊嚴而虔誠。

隨著歲月的流逝,字庫已經失去了她本來的作用。從五十年代中期,隨著爸爸的離開,字庫就默默地守候在村口。她披風淋雨,含霜露雪若干年,像一個孤獨的老人守候著貧窮的村子,目睹著村子的變遷。"文化大革命"那些年,要不是她鋼筋鐵骨偉岸的身軀,早已被那些所謂的"造反派"作為"破四舊"給毀壞了!昨天,我打電話問外甥,說他還在,去年政府還出款維修了一下。聽後,真為她祈禱。

合村建鎮以來,三百多人的村子,只剩下大約十來個老人,守候著自己的田園,破拆下房屋的地基,一片瓦爍,長滿了比人還高的荒草。乍一看真有《紅樓夢》中所說"滿經蓬蒿華不老”的淒涼景象。字庫也更顯將悽勵悲涼。但是,她仍然在這窮鄉僻壤的山溝裡,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但願她像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一樣,代代相傳,她的歷史文化內涵,永遠銘刻在後人的心裡。

寫這篇文章,一來是對故鄉久久不息的思念,二來是為了讓全村的父老鄉親,子孫後代在今後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保護好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從而發揚光大我國的歷史文化,為祖國的燦爛文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拜託,拜託!

老家的村口,有一座閃耀著清代文化遺蹟的字庫

網絡上的字庫


圖片除繪製的草圖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