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目前,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因而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服务。同时,更好的服务自然附加值更高,能创造更多的GDP。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反观我国制造业,要想创造更多的GDP,会很容易遇到瓶颈,目前能创造更多GDP的就两种方法:


方法1:向更多的人推销产品,但市场不容易抓住,而且贸易的壁垒也很难突破;


方法2:改善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但是,技术革命怎么会每天发生呢?


而美国、西欧、日本都经过了一系列的消费升级、产业转型、经济结构向服务业倾斜的发展道路。


中国也在走这条路,只是我们的体量太大,人口太多,没打算放弃制造业。


如果说服务业是一个亮丽的门面,那么制造业就是咬紧牙关的里层。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些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国家,摊上大事有多么手足无措。


但2012年以来,全国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地方政府提高服务业比重已成为一种风向。


纵观一个城市的统计公报,如果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50%提高到51%,往往不免吹嘘自己“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新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高比例的服务业意味着优秀的产业结构和足够的发展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对比一下四座一线城市的情况吧。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例如,在广州,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值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人员流向服务业,可以称之为“优化”。


在深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值几乎相同。服务业当然是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也是先进制造业。


因此,虽然第三产业比重比广州低10%,但没有人会认为深圳的产业结构需要“优化”。


问题是,在许多西部和北部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第三产业人均产值比第二产业低30%以上。这时候服务业比重能增长多少?


并不是说服务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而是制造业在不断地下降。


此时,那些仍在努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城市尤为珍贵。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泉州。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2019年,泉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2.2:58.9:38.9。


58.9%的第二产业比重有多大?从全国来看,只有部分资源型城市(如榆林、克拉玛依)所占比例较高。


此外,泉州市第二产业增长8.4%,在前20名城市中排名第一。


而且,泉州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产出的80%以上,根本不是政府投资拉动的。


或许泉州本身对第三产业的落后相当痛心,但在我们看来,这只是沧海桑田的遗风,需要保护。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不过,今年在众多行业中,制造业受疫情影响最大。


国内疫情稳定后,制造业复苏最慢。虽然全国已经“复工”三个月,生产方面逐步步入正轨,但需求方面依然低迷,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没有恢复,对外贸易更是少有预期。


今年一季度,泉州市GDP增长率为-10.3%,居全省第四位,其中第二产业增长率为-12.2%,令人担忧。


泉州有很多民营企业和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冬季不好。


带着这样的担忧,小优采访了一些当地观察员。从收到的反馈来看,地方政府虽然积极,但形势不容乐观。


泉州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很多制造业城市的现状,需要引起重视。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制造业在这场疫情中很好地保护了我们。现在我们必须保护制造业。


在过去,泉州本地的消费市场具有很强的优势。


如今虽然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都恢复了工作,但据小优(商优创服)观察,人流量至少减少了40%-50%,很多小老板只够养活自己了。


小优认为泉州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泉州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如此之大。最主要的是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去,靠内部销售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一方面,全球化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走而不回头;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渠道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度挖掘内需市场。


目前,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依旧严重,我国对国际人流的进入仍处于严格控制之中。


这对国际贸易和贸易往来产生了很大影响和障碍,对国际性订单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对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次疫情中,基础薄弱、现金流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无力应对危机的企业最终将被淘汰。


制造业的“烦恼”:复工三个月,却依旧苦不堪言?


而一些大型企业将表现出较强的恢复力,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活力(例如,在服装行业,新零售业态转型的企业明显优于纯代理模式的企业)。


面对疫情,一些企业非常灵活,比如很多尿布企业、鞋服行业,这些企业迅速改变了生产方式,弥补了疫情的损失。


一些企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如一些机械设备企业虽然拿不到订单,但他们快速研发了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设备,甚至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当然,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部分企业一次性就获得了一两百万的补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