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宜宾学院A区南门

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之际,宜宾学院部分老教授、老同志将自己珍藏的部分珍贵照片分享出来,以展示宜宾学院的发展历程。宜宾学院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齐步,至今已四十一年。见微知著,透过宜宾学院的发展,除了感知宜宾市的巨大发展外,也能从一个侧面感知国家的腾飞和巨变。

宜宾学院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两阶段四时期(此为本处叙述方便,不代表省、市和宜宾学院意见):即师专阶段和学院阶段,师专阶段划分为李庄时期和安阜桥湾溪时期;学院阶段划分为本科初创时期和转型发展时期。这里的照片由于来自部分老教师老职工,故主要反映的是前三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1


师专时期
(李庄,1978——1987)

1978年,在原宜宾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基础上,宜宾师专在原南溪县李庄麦坝公社白庙二队(今属翠屏区李庄镇)成功创建。学校草创在远离城镇的农村,周边是农田、农舍及面对长江的河滩。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学校逐渐发展起六个系——三文三理:即中文系(今文新学院前身)、外语系(今外国语学院前身)、政史系(今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前身)、数学系(今数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物理系(今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身)、生物系(今生工学院、化工学院前身)。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上图为李庄时期唯一的教学楼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为李庄时期的学生宿舍。

李庄时期的宜宾师专,一面是长江,另三面是农田。学校只有几幢建筑,鹤立于大片田园中,条件很差。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宜宾师专第一届数学毕业生,当时无系称“科”。1984年后,科改称“系”。学校升格为本科以后,2009年起系部逐渐改建为学院。前排就坐(从右往左)第六人为时任党委书记、校长周正汉,第五人为时任副校长许京元。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宜宾学院部分开创者合影。从左至右:邵征(原宜宾师专副校长)、文治定(原宜宾师专副校长)、许京元(原宜宾师专副校长)、周正汉(原宜宾师专党委书记、校长)、罗元松(原宜宾师专校长、宜宾学院首任院长)。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李庄时期,远离城镇,生活异常艰苦。为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学校曾附设了子弟校、幼儿园等部门(子弟校附设小学、初中,在学校迁到安阜桥湾溪后即停办,幼儿园在迁校后仍延迟至上世纪90年代才最后停办)。


2


师专时期(安阜桥湾溪,1987——2001)

1987年,宜宾师专迁到今翠屏区安阜镇所属的桥湾溪,即今宜宾学院A区所在地。桥湾溪时期,学校虽然由农村转入城市发展,但仍一如既往地艰苦。学校局狭于一长条形地带,初期仅有一幢教学楼(今初心楼,又称第一教学楼),两幢学生宿舍,五幢教职工宿舍,两个食堂(今南苑餐厅和西苑餐厅)。后来若干年内才先后兴建了老图书馆(今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成教学院所在)、老实验楼(今铭志楼,又称第二教学楼)、综合楼(今行政楼)等等,一条大排水沟纵贯整个校区(今已覆盖)。此时期,学校逐渐发展起教育科学系、计科系、经管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等。今日学校的主要系部至此已基本具备。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建成后的老图书馆,建成之时颇为时尚。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上图为老图书馆外怒放的樱花,盛开时成为宜宾市一著名景点。

学校刚迁入安阜桥湾溪时,条件仍一如既往地艰苦,只有少量建筑。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此为当时中文系九八级一班部分同学与老师的合影。合影者后方建筑就是当时宜宾师专的全部教学建筑,一共三幢。其中合影者右后边建筑是当时的老实验楼(今铭志楼),左后边建筑是当时的教学大楼(今初心楼),教学大楼后边的建筑即为老图书馆。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阳翰笙是我市走出的老革命家和著名作家,1992年,在其90诞辰和从事革命文艺工作70周年之际,时任学报主编李国选教授、时任《阳翰苼研究室》主任徐志福教授应邀赴京专访。右为翰老,中为翰老秘书,左为徐志福、李国选。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宜宾师专》(学报),创建于1981年。图为创刊号,封面题字采用茅盾为学校题名的手写体。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现在的学报,封面题字采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学校题名的手写体。

学校在艰苦条件下,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创建了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学报。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这张珍贵照片是学生“辅导”老师演出的合影照,时间是1998年7月。当时学校招收了一批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为学校带来了新气象。照片反映的就是藏族学生“辅导”老师跳锅庄的事情。其中右边站立者为政法系法律班的藏族学生金天强,他把藏族舞教给学校的师生们。这是其中一张演出后的合影照。


3


学院时期
(本科初创,2001——2009)

2001年,宜宾师专与省教院宜宾分院(含宜宾师范)融合升格为本科,原拟升格宜宾师范学院,后被教育部审批为宜宾学院。此时期学校有两大发展:一是初创本科,校园和校区均有扩大。学校扩展为三个校区(ABC区),校本部(A区)园区扩展至今硕勋楼(又称第三教学楼)以及东苑餐厅及其周边学生宿舍楼群一带,这一区域俗称二平台(原第一教学楼所在区域则被称为一平台)。二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合格。此时期校区又有大变化:教职工大幅增加,尤其是硕士以上高学历教师增加很多,目前学校教学骨干很大部分来自这一时期。而校本部(A区)园区继续往上扩展到今三平台地段,并在此修建了新图书馆、新实验楼和艺术楼三大建筑。后来教育部评估专家据此总结说:宜宾学院的发展一步一个平台。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体育系教师为学校升本庆典服务后留影。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校升格为本科后,可以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授位。图为授位仪式结束后毕业生离场情景。身着导师服的是学校校、院领导(教授),未着导师服手拿皮包的是时任校党委书记吴永坤,他也是宜宾学院升本后的首任校党委书记。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思政专业自考本科的毕业论文答辩后,学生与答辩教师的合影,中立者为时任校长罗元松教授。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美术学院学生举行美术作品展时,时任校党委书记吴永坤正饶有兴致地观看。

升本后,学校获得了新的发展。专业扩展了,若干新专业破茧而出,许多老专业也因学校升格而获得新生。办学路径宽了,除全日制本、专科外,宜宾学院还举办了若干函授、自考专业,也及许多非学历专业,为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4


学院时期(转型发展,2009——)


2009年起,宜宾学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三大变化:一是系部扩展为二级学院,专业更多更全了,目前已发展为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65个;二是从师范型、传统理论型、内向型向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全面转型(新建了中德工程学院、中美应用技术学院等国际化学院);三是新增一个临港校区,开创一个新的“平台”。此阶段尚处于不断发展、嬗变之中,发展势头强劲,前景令人期待。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2018年,宜宾学院走过40年历程,学校呈现一片新面貌。为了总结40年的成就,学校举行了40周年校庆活动。图为校庆大会现场。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学校在宜宾市政府全力支持下,在宜宾市临港又建一个新的校区。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一平台,是学校从李庄迁到此地后逐步建设而起的校园。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二平台,是学校升格本科时开始逐步扩展而成的校园。

学院故事丨宜宾学院一路走来

▲三平台,是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时再次扩展而成的校园。

宜宾学院发展经历了迁校、升本、合格评估等不同阶段,与此同时,宜宾学院校区(A区)也不断扩展。每扩展一个阶梯,建一批建筑。目前共有三个阶梯,称为三个平台。教育部评估专家对此曾一语双关地指出:“宜宾学院的发展是一步一个平台”。

宜宾学院的发展实际是宜宾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从高等教育层面展示了宜宾70年巨大发展、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制定的既定战略,执行市委市府的决策部署,宜宾市必将迎来发展的又一轮辉煌,同理,宜宾学院也会随之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转自:宜宾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