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們“失靈”了

文 | 張佳儒

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中有一句臺詞,“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叫人家牛夫人。”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不少明星早已經不是小甜甜,甚至成為他們的牛夫人。

樂視網“生態化反”大戲落幕,陳思誠討債,王寶強、孫紅雷、賈乃亮等群星被套。新文化手握周星馳大IP,業績下滑,股價低迷,如今欲易主渡難關。

范冰冰們“失靈”了

來源:視覺中國

唐德影視力推范冰冰,主演大戲《巴清傳》至今未播,業績虧損陷入“保殼”泥潭。趙薇51倍高槓杆資本運作,被罰禁入資本市場,祥源文化至今訴訟不斷,業績與股價齊跌。

關於明星資本化有很多案例,列舉一大串名字沒有意義,因為倖存者幾乎沒有。在一場場明星效應失靈與人設崩塌後,明星資本化已經明顯退潮。上市公司綁定明星,一起享受短暫的饕餮盛宴,如今卻杯盤狼藉。

一、無成本信用的產生

所謂的明星資本化,是指明星成為產生收益的“資產”,在資本市場進行“買賣”的行為,本質上是對明星價值的估值。這樣的遊戲本身就帶有很大的泡沫,破滅只是時間問題。

20多年前,《還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趙薇、范冰冰等演員家喻戶曉,中國影視行業的巨星時代來臨。從那時開始,演員不僅是一個藝術創造者,更是一個可以在粉絲群體呼風喚雨的精神領袖。

流量時代,影響力意味著金錢。演員的收入結構也發生改變,從前靠拍戲、演出,之後靠股票、投資、資本運作。

比如,范冰冰、周星馳、馮小剛等空殼公司也有上市公司願意斥資數億收購,溢價甚至高達數十倍。

范冰冰們“失靈”了

來源:攝圖網

可能有人會說,憑本事賺錢有什麼錯?娛樂業也是商業,獲取商業回報天經地義。

問題的關鍵不在商業本身,因為資本看中的不是明星創造價值的商業行為,而是他們身上具備的無成本的信用背書。流量時代的粉絲經濟,就是自然凝聚在明星身上的信用帶來的收入可能性。

二、資本化泡沫破滅

於是,明星哪怕沒有一部好作品,照樣可以前呼後擁。比如流量小生們,他們的哪部作品值得你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明星的本質是演員,而演員產生影響力,或者說是信用,靠的是藝術作品的創作,脫離了藝術創作,他們身上的信用就沒了現實基礎。

說白了,粉絲對他們的完美形象完全是想象出來的,態度也會瞬息萬變。今天你是我的夢中情人,明天出點事就變“渣”了。比如前一陣子的肖姓小生就遭遇了“全網抵制”,真真地流量反噬。

上市公司綁定明星,或者是明星綁定上市公司,其實是短期炒作,而不是長期價值投資。

上市公司的估值應該來源優質作品的製作能力,而不是明星帶來的炒作效應。明星知名度有周期性,長期難以穩定且持續創造價值。

比如范冰冰,入股唐德影視後曾一度是公司搖錢樹,個人帶來的藝人經紀收入佔公司該版塊業務的比重甚至高達70%。2015年,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創下內地電視劇史上開播的最高收視紀錄,為製作公司唐德影視貢獻4.66億元收入,推動唐德影視在當年登陸A股。

嚐到甜頭的唐德影視2016年開始製作《巴清傳》,製作成本5.8億,號稱“亞洲電視劇製作歷史單體最大投資”。唐德影視當年營收7.88億,真的是賭在范冰冰身上。

范冰冰們“失靈”了

來源:攝圖網

結果上天跟唐德影視開了一個玩笑,男主角捲入澳洲醜聞,范冰冰陷入稅務風波,《巴清傳》至今仍未播出。賭輸了的唐德影視業績受損、股價下跌,若2020無法扭虧為盈,迎來的將是退市危機。

除了唐德影視,不少上市公司都遭遇了明星效應失靈的窘境,比如吳秀波入股的幸福藍海,李易峰入股的歡瑞世紀等,近兩年業績和股價表現均較為低迷。

三、“影視寒冬”仍未過去

明星資本化退潮在2016年就有預兆,那一年,范冰冰、劉詩詩名下公司的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