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夫妻十年收藏1000件世界各地稀有樂器

石磊和他收藏的20多個手碟。

石磊一家在戶外演出。 均 資料圖片

音樂人石磊和王萌瑩的工作室裡到處是叫不出名字的樂器:日本一弦琴,一根弦就能彈出樂曲;尼日利亞巫毒鼓,分明是個陶罐;美國的Washboard,和搓衣板長得一模一樣。還有好多樂器連像樣的中文翻譯也找不到,比如泰國的Pin-pia、印度的Esraj、摩洛哥的Ribab,不少樂器在當地一度失傳。

曾經四處組樂隊的搖滾青年,如今結婚生子,定居上海。夫妻倆和兩個兒子、兩隻貓、兩隻狗、1000件稀有樂器生活在一起。石磊說,一開始收藏樂器只想自己玩,直到樂器種類越來越多,學也學不過來,家和工作室都成了博物館。

有時買一件樂器比買房還難

1000件樂器,是石磊夫婦花10年時間一件件從世界各地買回來的。有時靠網購就能擁有,有時買一件樂器比買一套房還難。石磊常演奏的一件樂器,形狀像UFO。2006年,王萌瑩在杭州看一個瑞士樂隊演奏過,後來才知道叫“hang”,是第一代手碟。這件樂器2000年由瑞士人菲力·霍那和薩賓娜·謝雷發明,由兩個半球型的鋼模通過氮作用過程組合而成,聲音空靈,像豎琴,又像鍾。

哪兒能買到?幾番打聽,因為創始人拒絕批量生產,每隻“hang”都是純人工經過無數次敲擊調音打造而成,製作週期長,買的人必須寫一封信,細述購買原因、用途。如果你對“hang”的理解與對方投緣,就會收到一封邀請函,邀你赴瑞士購買。2011年,石磊輾轉從美國購入一隻手碟。當時,這家手碟製作機構每年產量只有一百來只,但排隊購買的人已過萬。後來對方只好想出“搖號”的辦法,石磊用了妻子的生日數字,沒想到搖中了。“當時就像中了大獎一樣,從來沒有花錢花得這麼開心。”王萌瑩說。如今,石磊已擁有20多隻手碟,每隻都擁有獨一無二的音色。石磊痴迷手碟,妻子王萌瑩則成了中國第一個吹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的女樂手。迪吉里杜管來自澳大利亞土著部落,當地人製作這件樂器,是把桉樹樹幹砍下來,插在白蟻洞穴上。當樹幹被白蟻蛀空,就成了吹奏樂器,迴響效果很好,彷彿大地震動。

2013年,夫妻倆組建了“石磊+王萌瑩”樂隊,幾年後成立工作室,致力於推廣世界音樂和樂器。如今,收藏的樂器越來越多,工作室快放不下了,夫妻倆希望能建樂器博物館,將這些寶貝向公眾展出。“每件樂器背後都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很多樂器正從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消失,我希望留住它們,讓人們特別是孩子能聽見廣闊世界。”石磊說。

希望音樂讓更多人放鬆解壓

十幾年前,上海姑娘王萌瑩玩搖滾認識了圈裡小有名氣的鼓手石磊。“音樂讓我們走到一起。”王萌瑩說。隨著兩個兒子郡郡和龍龍接連出生,王萌瑩的生活發生了鉅變,她先是飽受產後抑鬱的困擾,後為了走出抑鬱,王萌瑩重拾了懷孕前開始學習的迪吉里杜管,在音樂裡漸漸找到內心的安寧。夫妻倆自己組建樂隊,一個打手碟,一個吹迪吉里杜管。如今,他們時常帶著孩子到各地演出,演奏石磊創作的音樂。今年7月在杭州演出,觀眾都是躺著聽的。有一個長期失眠的姑娘在音樂中睡著了,醒來後她哭了,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哭,能睡著真好。石磊說:“很多表演者會排斥觀眾聽音樂睡著,但我鼓勵他們好好睡一覺。我希望自己的音樂可以讓更多人放鬆、解壓。”

疫情中一家人直播,兒子郡郡向觀眾介紹了自己最喜歡的口弦,還教大家如何用水管制作樂器。石磊說:“音樂沒有那麼高的門檻,什麼樣的樂器都可以自學。如果說真有什麼音樂啟蒙,就是讓孩子多聽好音樂,先愛上音樂,再愛上玩音樂,玩著玩著就成了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