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牡丹在中國人心目中被讚譽為“國色天香”,屬於富貴之花,繁華之花。它栽培雖早,但是出名卻是在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朝代,唐朝!很多人喜歡牡丹,不單因為它的豔麗,更因為牡丹表達出一個時代的審美。所謂“國運昌盛花運昌”。雖然有宋代高承編撰《事物紀原》所記載的奇幻故事,武則天冬遊後苑,詔令百花齊放,唯有牡丹不從,就被貶至洛陽等等,那也更加強了牡丹不畏權勢的美名。

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寫道:“牡丹,前史無說出,惟《謝康樂集》中,言竹間水際多牡丹。成式檢隋朝《種植法》七十卷中,初不記說牡丹,則知隋朝花葯中所無也。開元末,裴士淹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眾香寺,得白牡丹一棵,植於長安私第。天寶中,為都下奇賞。”段成式說隋朝沒有牡丹,但是也有人說隋朝時。不過,關於牡丹花在長安成為“天下奇”,源自裴士淹從山西帶回那一棵,應該是真實的。唐朝李浚所撰的《松窗雜錄》就寫道:“開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開元《天寶花木記》雲,禁中呼木芍藥為牡丹)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沉香亭前。”

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牡丹早年都是在北方種植,江南沒有。白居易到江南,四處尋訪牡丹,“無此花”,後來還是在一位僧人處看到了一棵。據這位名叫惠澄的僧人講述,這還是他從京師長安得了此花,千里迢迢運到這裡。惠澄把牡丹種植在院子裡,並且用圍欄裡三層外三層的給圍起來,這位僧人愛花甚過,還專門找了油布蓋在牡丹上面。當地人看過牡丹後,都不認識。不過,唐朝末期,牡丹在江南已經多了。唐末的著名的詩人張蠙有一首《觀江南牡丹》的詩,裡面“北地花開南地風,寄根還與客心同。”河北清河人的張蠙在江南看到牡丹,如同看到了自己的老鄉一樣親切。同時北方戰亂不斷,北方人紛紛往南遷徙,北方的牡丹也隨南遷人流,一起到了江南。

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唐朝時的牡丹從裴士淹“種植於長安私第”,逐漸開始傳播開來,宅院、官衙、宮中、寺觀無不栽種。開元年間,正是唐朝鼎盛時期,長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宗教興盛,寺院和道觀為了吸引更多遊人,也紛紛開始種植牡丹。譬如有名的慈恩寺,王讜在《唐語林》中就寫過一個關於牡丹的故事。

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當時,京師人們非常喜歡牡丹,佛寺道觀有很多遊覽的人。慈恩寺浴室院就有牡丹花兩叢,每次開放都是五六百朵。僧人恩振說,唐武宗年間,有幾個朝中人士一起遊覽寺廟,當時,慈恩寺東廊院有白色牡丹開的非常漂亮。眾人都感嘆,世間所看到的牡丹都是淺深紫這幾種顏色,竟然從來沒有深紅的。一位老僧笑著說:怎麼能沒有呢!只是各位沒見過罷了。眾人聽到這話,紛紛要求一看,纏著一宿不去。老僧沒法,只好說道:既然諸位如此喜歡,我怎麼好意思再藏,但是希望千萬不要告訴外人。眾人都同意,這位僧人就帶著他們打開一間房子,進去後,發現房子牆壁是活的,穿過活門來到一個小院子,院子非常乾淨整潔,柏樹為欄杆,院中有一叢殷紅的牡丹,開著數百朵花,陽光照耀下非常美麗。眾人看了一天,晚上才去。沒想到過了幾天,幾個年輕人來寺廟邀請僧人去曲江看花,僧人不知,跟著就走了。正在草地上坐的時候,弟子跑來報告,有數十人跑到院子裡掘花,無法阻攔。坐中幾個少年相視而笑。老僧急忙趕回寺院,發現牡丹早就被挖去了。此時這群年輕人才對老僧說道:知道你有名花,我的宅子也想要,但不敢直接告訴你,擔心你不給,現在我已經留下黃金三十兩,蜀茶二斤作為贈花的報答。

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如此巧取豪奪固然不可取,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一窺當時牡丹如何被人們所熱愛。

唐朝人愛牡丹,除了牡丹本身的美麗,主要還是當時經濟發展,物質豐富所帶來精神追求的必然。長安、洛陽等城市,官衙、寺院、私宅無不種花。甚至,連唐朝的交通幹線,“兩京路”也在路旁栽樹種植。這種“春城無處不飛花”的景象,愛花賞花就成了當時唐人的基本生活方式。

古人有多愛牡丹?看了你就知道了!

管子曾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有了唐朝強盛的經濟作為後盾,牡丹不僅成了美的化身,同時也變成了富貴榮華象徵,以至於很多人到現在唸念不忘。在人們樸素的心中,它從某種意義上還代表著民族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