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跟兩個閨蜜約了一波。兩個人都有娃,出來的時候娃娃都被帶了出來。

我們帶娃去吃的自助餐,兩個娃娃的表現截然不同。

然然是閨蜜A的小姑娘,今年不到八歲。跟著媽媽去餐廳轉了一圈記住各種食材的位置後,基本上就自給自足了。

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然然,幫媽媽拿個酸奶好嗎?謝謝你呦。”

“然然,你可不可以幫媽媽拿個紙巾呀?”

小姑娘每次都只拿一點點,在人群中很穩當的走來走去。每次拿東西回來,媽媽都會給她說謝謝,小姑娘每次跑腿也跑得開開心心,大大方方的,看著就讓人喜歡。

閨蜜A用閨女用的得心應手。忍不住的嘚瑟說,姑娘真得是為孃的小棉襖啊。

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閨蜜B家也有個小閨女,叫青青。青青大概比然然小了半年左右。

然然一開始拉著青青的手說,青青,姐姐帶你去拿好吃的好嘛?

青青的臉紅的要炸掉似的,看著媽媽的眼神非常的無助,快要哭了。即使媽媽鼓勵了她很多遍,也沒有從凳子上下來,跟然然一起去拿東西吃。

閨蜜B嘆了口氣,只好跟然然說妹妹不舒服,你自己去拿好嘛?

青青小時候生過幾次病,所以爸爸媽媽從小就嬌養這個女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就養了這麼大。

但是最近閨蜜B發現這孩子越來越讓人發愁了。

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喜歡吃獨食,不喜歡分享,同樣也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不管家裡人在做什麼,想要去哪玩就得去哪兒玩,想要吃什麼就必須馬上吃到,稍等一小會就噘著嘴生悶氣。上小學了,跟自己的同桌關係都處不好,這麼大了,也沒見她往家裡領幾個朋友。

但是閨蜜A家的然然呢,每次剝開一個橘子,都要先往爸爸嘴裡塞一個再給媽媽嘴裡塞一個,剩下的自己再慢慢吃。不浪費,但是也不小氣,每天爸爸下班了,還會體貼的給爸爸遞拖鞋說爸爸辛苦了,天天把家裡的一米八大漢感動的眼淚汪汪的。

閨蜜B 說,不是嫌棄自己家孩子不好,但我們家這孩子的性格我是真的很頭痛啊。

其實,孩子的性格大都是後天父母養出來的。

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青青小時候也喜歡幫爸爸遞個拖鞋,幫媽媽拿個毛巾,手裡的吃的喝的也喜歡跟爸爸媽媽分享,但是爸爸媽媽呢?

每次都緊張兮兮的讓孩子放下放下,這些不用你,那些也不用你,寶寶快放下,。

寶寶給你吃東西的時候,寵溺的笑一笑,孩子你吃吧,爸爸不吃媽媽不吃,長久下去,孩子為你做點什麼事情的心就淡了。

反正你也不用我,反正我給你吃的你也不吃,反正我什麼也不需要做就能得到我想要的,那我還費什麼勁呢?

相反,每次然然主動幫爸爸媽媽做點什麼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很開心的接受並且感謝她。

忽略這個細節,耽誤孩子一生

分享自己的食物也是爸爸媽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一個習慣,先剝了一個橘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分到了一瓣後,媽媽又重新剝了一個完整的橘子給寶寶做獎勵。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習慣。

吃飯的時候,爸媽不動筷子,寶寶就要等一會兒。稍微餓一下其實餓不壞,但是孩子的延遲滿足就被慢慢的鍛鍊了出來。

這個習慣在上學讀書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想看漫畫書可以呀,先把作業好好的完成。孩子發現越專注,完成的時間就越快,一個良性的循環就形成了。

父母和孩子的之間的最原始的互動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從娃娃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就會用哭聲來行使自己對父母的支配權,及時反饋孩子會大大的滿足他的安全感。

然而支配權在親子雙方要形成一個互動的良性循環,教給孩子怎麼合理的去支配孩子,孩子應該怎麼合理的支配父母,這一點平衡好了,養成一個性格健康的孩子就很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