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生命盡頭,我們追求的是本真和迴歸!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疾病災難,在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惡。疫情期間發生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了,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和講述。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人會說這場疫情讓我們學會了珍惜,也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最好的告別》:生命盡頭,我們追求的是本真和迴歸!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有關“生命”的話題。最近,我看了一本美國醫學工作者阿圖·葛文德的一本書《最好的告別》。

看完這本書之後深有感觸,這本書講述的就是在生命盡頭人們最渴望的是什麼?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到底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說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先來說說“衰老”和死亡。“衰老”“死亡”貌似很多人都不願意去提起這一類話題,但是這又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殘酷的現實:是人都會衰老、是人都會死亡。


我們像一隻鴕鳥一樣,將頭埋在沙子裡,以為看不見就可以消除自己的恐懼感。逃避的後果往往是“事到臨頭”的驚慌失措。


《最好的告別》:生命盡頭,我們追求的是本真和迴歸!


衰老是我們的宿命,死亡終有一天會來臨。為什麼人們總是在生命垂危前的時刻才去思考自己的一生和自己後悔的事兒呢?

有這樣一句話叫“未知生,焉知死。”老年人反而更懂得去珍惜時光,活得更加淡然。

很多人認為老年人的平靜和智慧是在時間的歷程中實現的,經歷的更多,更明白哪些對於自己來說才是真正想要的。

最好的告別》一書中講到:高齡老人,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在死亡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甚至上廁所都不能自理。

當生命的脆弱凸顯出來之後,人們的日常生活目標也會跟著發生轉移,到五六十歲之後,很多人開始和別人比較的是自己的健康和自己子女,金錢、名譽和地位之類貌似排在了這些之後。

《最好的告別》:生命盡頭,我們追求的是本真和迴歸!

研究發現,年齡大了以後,人們交往的人會減少,交往對象主要是家人和老朋友,他們會把注意力放在真實的存在上,關注點也會轉向此時此刻和親近的人身上。

試想一下,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從在意擁有和得到,轉而懂得欣賞日常生活的愉快和親密關係,我們發現這更具滿足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等那麼久才去做?為什麼要等到了老了再去做?

其實,這就是人性,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大多數人利用時間可能取決於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

當我們年輕、健康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從不擔心自己會失去任何一種本能的能力,彷彿周圍的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一切皆有可能”!結果我們不停地奔跑、追逐的東西,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才發現自己追逐的東西貌似毫無意義!



前不久在《聲臨其境》節目上聽過了《樂著活下去》的一段配音講述的是一堆病友在醫院相識之後一起完成了清單上那些在臨終前要做事兒,並領悟到了人生和生命的真諦!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再次討論人生以及生命的意義,是想提醒所有人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用按照別人的方式和世俗的眼光去生活。

在當下的狀態儘可能豐富和充分的生活。不求人近黃昏之時沒有後悔,但求不要在黃昏之時有太多想做而沒有做的事兒,想說而沒有說的話,想愛而沒有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