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四個聚焦”助力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

——訪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祥

營商環境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市財政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建設全國財政系統法治財政建設示範點為契機,紮實開展‘優化法治環境攻堅行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助力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提供財政保障。”日前,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祥在接受採訪時說。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資料圖

聚焦減輕企業負擔,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

面對今年疫情衝擊、企業經營困難形勢,牢固樹立減稅降費是政治任務、硬任務的理念,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與企業共渡難關,積極培育涵養地方優質稅源;同時,嚴格依法依規徵稅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稅”、不亂收費,大力營造公平的稅費環境。

充分發揮減稅降費工作專班作用,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細化保障措施,完善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力爭年內新增減稅降費140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加快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創新網上、掌上等多種繳費服務方式,積極打造非稅收入“一網通辦”的高效繳費環境,實現全天候服務“不打烊”,“讓數據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

聚焦激發市場活力,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財政引導激勵機制,根據市場化原則配置財政資金資源,促進公平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對市場主體面上的扶持,主要通過稅費減免等普惠性方式實現;點上的扶持,主要通過政府引導基金、政府性擔保再擔保等市場化方式實現,最近我們在全國率先免除了小微企業年內擔保再擔保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46只、總規模563億元,實現投放111億元,支持項目141個;引導性扶持,主要通過以獎代補、先幹後補等激勵性方式實現。確需實行項目管理的資金,採用公開招標、公開評審等競爭性分配方式,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聚焦規範權力運行,強化財政監督體系建設。

堅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事,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督體系建設,切實把財政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確保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強化預算管理“全過程”監控,堅持把預算作為加強財政監督的關鍵環節,嚴格把好預算編制、資金撥付、績效問責和預算公開“四道關口”,為財政資金裝上“安全鎖”“增效器”。

強化財政資金“全覆蓋”監督,緊盯扶貧民生、厲行節約等重點領域,不斷加強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和部門協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權力尋租和作風問題。

推進財政監督“全方位”延伸,創新國有企業監管方式,完善政府採購監管制度,規範會計代理記賬機構監管,助推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提升服務效能,加快財政業務流程再造。

按照法治化、信息化原則,勇於自我革命,打破陳舊的思維模式和固化的工作方式,加快財政業務流程再造,打造便捷高效的財政服務環境。

大力推進“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面梳理支出調整、單位賬戶管理、資產管理、票據管理等對口服務事項,統一標準、精簡材料、優化流程、壓縮時限,製作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努力實現“最多跑一次”。在完成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基礎上,深入實施部門決算、綜合財務報告、往來款支付及賬戶管理等國庫業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更大力度推進“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推動國庫業務“一次不跑,事情辦好”。

全面清理政府採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進一步下放政府採購權限,賦予採購人更多自主權,加快政府採購網上商城建設,為採購人提供快速便捷服務,促進政府採購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來源|市委依法治市辦 濰坊日報

編輯|許小刀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四個聚焦”助力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

——訪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祥


營商環境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市財政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建設全國財政系統法治財政建設示範點為契機,紮實開展‘優化法治環境攻堅行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助力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建設現代化高品質城市提供財政保障。”日前,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金祥在接受採訪時說。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資料圖


聚焦減輕企業負擔,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



面對今年疫情衝擊、企業經營困難形勢,牢固樹立減稅降費是政治任務、硬任務的理念,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與企業共渡難關,積極培育涵養地方優質稅源;同時,嚴格依法依規徵稅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稅”、不亂收費,大力營造公平的稅費環境。


充分發揮減稅降費工作專班作用,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細化保障措施,完善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力爭年內新增減稅降費140億元,為企業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加快財政票據和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創新網上、掌上等多種繳費服務方式,積極打造非稅收入“一網通辦”的高效繳費環境,實現全天候服務“不打烊”,“讓數據多跑路,讓老百姓少跑腿”。


聚焦激發市場活力,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財政引導激勵機制,根據市場化原則配置財政資金資源,促進公平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逐步取消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對市場主體面上的扶持,主要通過稅費減免等普惠性方式實現;點上的扶持,主要通過政府引導基金、政府性擔保再擔保等市場化方式實現,最近我們在全國率先免除了小微企業年內擔保再擔保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46只、總規模563億元,實現投放111億元,支持項目141個;引導性扶持,主要通過以獎代補、先幹後補等激勵性方式實現。確需實行項目管理的資金,採用公開招標、公開評審等競爭性分配方式,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聚焦規範權力運行,強化財政監督體系建設。



堅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事,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督體系建設,切實把財政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確保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強化預算管理“全過程”監控,堅持把預算作為加強財政監督的關鍵環節,嚴格把好預算編制、資金撥付、績效問責和預算公開“四道關口”,為財政資金裝上“安全鎖”“增效器”。

強化財政資金“全覆蓋”監督,緊盯扶貧民生、厲行節約等重點領域,不斷加強日常監督、專項檢查和部門協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權力尋租和作風問題。


推進財政監督“全方位”延伸,創新國有企業監管方式,完善政府採購監管制度,規範會計代理記賬機構監管,助推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聚焦提升服務效能,加快財政業務流程再造。



按照法治化、信息化原則,勇於自我革命,打破陳舊的思維模式和固化的工作方式,加快財政業務流程再造,打造便捷高效的財政服務環境。


大力推進“一次辦好”事項清單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全面梳理支出調整、單位賬戶管理、資產管理、票據管理等對口服務事項,統一標準、精簡材料、優化流程、壓縮時限,製作辦事指南和流程圖,努力實現“最多跑一次”。在完成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基礎上,深入實施部門決算、綜合財務報告、往來款支付及賬戶管理等國庫業務全流程電子化改革,更大力度推進“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推動國庫業務“一次不跑,事情辦好”。


全面清理政府採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進一步下放政府採購權限,賦予採購人更多自主權,加快政府採購網上商城建設,為採購人提供快速便捷服務,促進政府採購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來源|市委依法治市辦 濰坊日報

編輯|許小刀


營商大家談:訪市財政局王金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