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汉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它与西域各国特别是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自汉武帝时期,卫青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之后,抗匈名将不断涌现,最高成就的莫过于西汉霍去病“封狼居胥”和东汉窦宪“勒石燕然”,他们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事迹至今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历史记住的永远是第一名!其实,在抵御匈奴的战争中,不仅有出色的将领,还有无数普通的将士,他们流过泪,流过血,甚至牺牲了性命,可是,他们的事迹却湮没在茫茫的大漠风沙之中,这些人,也应被铭记。

说到这里,小编想给大家聊一个东汉时期鲜为人知的人物。他出身东汉名门家族,他在西域疏勒城抵御北匈奴进攻时,遇到过缺人、缺水、缺粮、缺衣的种种艰难困境;他曾身先士卒上马挥刀斩敌,也曾喝过马溺解渴,甚至吃过铠甲上的皮革充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和他的队伍经历了炼狱般的折磨,却创造出以数百人抵抗二万敌军仍坚守城池将近一年并成功等到援军来救的奇迹。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军队的金科铁律塑造了他的个性,疏勒城保卫战则造就了他成为一个史诗级的英雄。他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和高贵的民族气节让人肃然起敬。然而,他称不上名将,在人才辈出的汉朝,他甚至排不上名次,值得庆幸的是范晔在《后汉书》中有他一席之位,若不然,也许我们会错过历史上这么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汉明帝刘庄去世,汉章帝刘炟即位,帝国权力核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新政权的稳定上而无暇顾及其他,即使是边关十万分火急的军情信件如雪片一般飞来也被搁置一旁。而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西域之地——疏勒城,一群汉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北匈奴军队围困已有半年之久了。

这群汉军的首领是一个叫耿恭的戊己校尉。耿恭来自东汉耿氏家族,他是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弇的侄子。耿氏家族是东汉六大家族之一,他们为东汉帝国开疆拓土,立下了彪炳史册的不世之功。幼时就失去父亲的耿恭慷慨大义、足智多谋,很早就显露出将帅的才能,他身上具有强悍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正是继承了耿氏家族的优秀传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耿恭血战疏勒城的事迹。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01 匈奴围困,耿恭身陷囹圄,他能否战胜恐惧成为“真正的钢”?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窦固北伐击败车师国使其归顺汉朝。汉明帝恢复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西域都护由陈睦担任;戊己校尉耿恭驻屯于车师后国的金蒲城;戊己校尉关宠驻屯于车师前国的柳中城(车师分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初,汉明帝诏令窦固班师回朝。 但窦固前脚刚离开,匈奴人后脚便呼啸而至。三月,两万名北匈奴骑兵在左鹿蠡王的率领下,铁蹄直逼车师后国。

两万名匈奴骑兵来势汹汹,车师后王安得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他紧急向驻扎在金蒲城的耿恭发出求援信。因东汉在西域的驻军只有两支小小的屯垦队伍,即耿恭与关宠戊己兵团,两方各有数百人。耿恭实在无兵可派,但是唇亡齿寒,不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耿恭都得救援,最终他“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结果“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后汉书.耿恭列传》)。北匈奴于是攻破车师并斩杀车师后王,铁骑长驱直入,兵锋直指耿恭所在的金蒲城。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守在金蒲城的耿恭,面对两万北匈奴骑兵的强攻,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后汉书.耿恭列传》记载“屯各置数百人”所言,耿恭的兵团人数不超一千,假定以“数百”的最大上限九百九十人计算,除去牺牲的三百人,只余六百九十人。以六百多人去迎击两万多人,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堪一击。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从

重兵和鼓手直到统帅,胆量都是最可贵的品德,它好比是使武器锋利和发光的真正的钢。”胆量不但要求战胜自己——战胜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同时,还要求战胜对强敌的恐惧,才能成为“真正的钢”。那么,耿恭能否战胜恐惧成为“真正的钢”?

当匈奴人围攻上来的时候,耿恭登上城墙和他们拼搏。他很清楚以数百人打退两万匈奴人那是不可能的挑战,对实力悬殊的匈奴军,他不仅要斗勇,还要斗智。我们来看看耿恭是如何和北匈奴斗智斗勇的?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第一步,从心理上战胜敌人。耿恭把一种毒药涂抹在箭镞上,只要被射中,伤口处就会冒起血水,并有强烈的灼烧感,继而发痒、溃烂,令人痛苦无比。这种毒药虽不致命,但给匈奴人带来了强烈的心理恐惧。当时恰逢暴雨,汉兵趁机袭击匈奴军营,毫无防备的匈奴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四下逃散。于是,“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后汉书.耿恭列传》。

第二步,转移更坚固的阵地抵御敌人。首战告捷后的耿恭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预料到北匈奴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很快会卷土重来,他分析了金蒲城的地理位置和城中条件,最终决定另选他处作为长期坚守的城池。疏勒城(此疏勒城属车师国,非是班超驻守的疏勒国)在天山北麓,地势险要,扼守天山南北通道,还可与关宠守卫的柳中城驻军声气相应。此城城墙坚固,旁边有水流经过,可以为城中提供水源,这是一处很好的防守据点。五月,耿恭带领部队据守疏勒城,并修缮城防工事。

金蒲城这一战,充分展现了耿恭作为一个将领过硬的个人素质——有勇有谋,进退有度。这种素质与金钱、地位无关,即使他不是这支队伍的首领,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以他的能力,相信也能脱颖而出。耿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勇气和胆识,极大地感染了身边每一位士兵,让他们变得和他一样无惧死亡,也许,这正是克劳塞维茨所说的“真正的钢”。同时,耿恭审时度势,和强敌斗智斗勇,最终以少数人逼退多数人,赢得战争主动权。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02 血战疏勒城,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疏勒城保卫战”打响了,耿恭发动城中所有的百姓一同抗敌。但是,面对匈奴压倒性优势的兵力,耿恭依然力不从心。更要命的是,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疏勒城的水源被堵住了。当时正值盛夏七月,对于原本就干旱缺水的疏勒城,这一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如果耿恭短期内不能找到水源,相信即使匈奴人不打进来,他们内部也会分崩瓦解,届时,疏勒城将不战而降。

耿恭没有坐以待毙,他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水源,他在城中多地凿井,挖到地下十五丈深,仍然没有一滴水冒出来。所有人渴到极限,为了生存,所有能喝的他们都拿来喝,甚至用竹皮编成的索压榨马粪水来喝。耿恭忧心忡忡但没有放弃希望,他“身自率士挽笼,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耿恭扬水示威,“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

然而,战争远未结束,匈奴人虽然离开了,但并没有走得太远,他们随时都可包围疏勒城。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耿恭所面临的困境:

一是耿恭已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西域都护陈睦已被焉耆、龟兹联手杀害了;北边的敌人包围了关宠的柳中城,他的处境同样艰难;车师国又背叛了汉朝,反过来攻打他们;朝廷的救援部队迟迟未见。耿恭很清楚:这个时候,靠谁都靠不住更靠不了,自己才是掌握命运的操舵手!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二是疏勒城内的粮食问题严重紧缺。虽然耿恭得到了车师后王夫人的帮助,这位夫人的先辈是汉人,她常常暗中给耿恭传递情报,将匈奴内部的情况告诉他,又给耿恭等提供粮饷,这也是耿恭他们能坚守疏勒城的原因之一。即使如此,粮食仍然严重紧缺!后来,粮食都吃光了,耿恭和士兵们只能把铠甲和弓弩的皮革煮了吃。汉军铠甲的皮革一般是用犀牛皮制成的,很是顶饿。

三是士兵的心理问题。在经过长期的缺水、缺粮以及无休止的战斗,士兵们已经精疲力尽,虽然他们已经拼尽全力,然而,战争的形势却依然不利于汉军。士兵们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有些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也有人日夜恐惧害怕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但凡有一个士兵动摇了或者背叛了耿恭,对疏勒城以及对耿恭的打击都是致命的。这样的反面事例我们见过太多了,最惨痛的莫过于汉武帝时期的李陵事件。耿恭绝不希望他的队伍有这样的人,为了杜绝类似情况发生,耿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后汉书.耿恭列传》。

就这样,耿恭和他的部下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顽强地生存下去。但是精神粮食富足却支撑不了身体所需的能量,可吃的食物越来越少,有不少士兵死去,最后只余耿恭等几十人活了下来。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对耿恭不屈不挠的精神,匈奴单于深深佩服,他派使者到疏勒城想劝降耿恭,条件无非是权力、钱财和女人。假如这个时候耿恭投降北匈奴的话,或许他会遭到一些指责和骂名,但李陵的悲剧在耿恭身上不会重现,因为汉章帝不是汉武帝,耿恭也不是李陵!

耿恭站在城楼上,当着匈奴单于的面,结果了使者性命,以示绝不投降的决心。 因此也激怒了匈奴单于,他下令增加兵力包围耿恭,但还是没能攻下疏勒城。

南宋时期岳飞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正是耿恭当时的真实写照。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耿恭也不例外。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超凡的凝聚力和人格魅力使得身边每一位士兵都全心全意信任他、追随他,每一位士兵都和他一样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

同时,耿恭更明白:一根手指再有力,也不如一个拳头打出去的力量,因此,五根手指合成拳头才根根有用。一个人再勇猛,在战场上也必须和其他人合作,才能战胜敌人。耿恭深谙此道,他将所有士兵的潜能都发挥到极致,然后,把他们的士气凝结成一把利刃,既保护了自己,更能上阵杀敌。这也是耿恭之所以能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03 不抛弃也不放弃,每一天都抱着向死而生的信念!

有人说:“人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定如此。耿恭在疏勒城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又要在有限的条件中不断地想办法去适应它克服它,对于耿恭来说是难上加难,但他终是挺住了。

现在耿恭除了缺粮之外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

一是军队没有御寒的衣服!原先穿的铠甲,都被当作食物煮着吃光了,他们如何熬过漫长的冬天?二是援军何时能到?

对于第一个问题,耿恭解决了一半,由于疏勒城被敌人包围,若想出城就得冒着被敌人抓住的风险,但耿恭别无选择,只能派人前往敦煌郡收冬衣回来。他选中了范羌。只要范羌能到敦煌郡他们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须看范羌何时能返回。

其实,第二个问题才是关键,只要援军来到,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朝廷对于救不救耿恭、关宠等人正吵得不可开交。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宜救”。而司徒鲍昱力排纵议,他强烈指出: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他建议:“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共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史称“帝然之”(《后汉书.耿恭列传》)!事情果然如鲍昱所料,援军很快攻克车师国,北匈奴人逃跑,车师国再次投降。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援军大胜是天大的喜讯,然而,对疏勒城来说,却不一定是好消息。我们在史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会关宠已殁,谒者王蒙等欲引兵还。《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八》”

短短的一句话,却透露出许多信息:援军千里行军,刚刚大战一场,将士们疲惫不堪,疏勒城远在数百里,还需翻越天山,城中人员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救还是不救?成为援军上下都关心的问题。

在敦煌筹集冬衣的范羌此前随援军一起出发,他强烈请求派兵救援耿恭。这个时候,范羌成为了疏勒城唯一向生的希望,假如范羌态度稍有动摇,疏勒城的耿恭等人也许就永远也等不来朝廷的援军了 ,但幸好,范羌坚持了!最终“分兵二千人与羌”(《后汉书.耿恭列传》)。

虽然柳中城的敌人跑了,但疏勒城仍危在旦夕,城中的汉军仍然在顽强地抵抗敌人的进攻,这个原本有数百人的守军,如今只剩下二十六人。令人高兴的是,范羌已在路上了。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剧照

(范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惟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后汉书.耿恭列传》


一百多字的描述,道尽了这支英勇队伍的惨烈:从疏勒城撤退时还有二十六人,回到玉门关时,只有十三人,其余的十三人都死于撤退的途中:或是死于阻击匈奴的战斗中,或是死于体力不支。生还的十三人,只有耿恭、范羌、石修、张封留有姓名。

电视剧《士兵突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抛弃也不放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向生的希望!在坚守疏勒城的九个多月(从公元75年五月约至76年元月)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耿恭与他的士兵如同在炼狱中苦苦挣扎,缺人、缺水、缺粮、缺衣以及无休止的战斗,他们却创造了奇迹,面对二万的匈奴强兵,他们守住了城池,即使最后仅剩二十六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学观,“向死而生”的意义即是: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守卫在疏勒城的耿恭以及他的士兵们每一天都面对着死亡威胁,他们不知道战争到底何时结束,每一天都抱着向死而生的信念在战斗。他们拒绝妥协,视死如归,成全了家国大义。

汉匈之争|血战疏勒城: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成就一个史诗级的英雄

《大汉十三将》油画

04 结语

范晔笔下如此壮烈的的耿恭,所知之人却并不多。为何?一方面关于史书叙事生动形象方面,普遍认为《汉书》不及《史记》,《后汉书》不及《汉书》,因此,范晔笔下的耿恭,远不及司马迁的李广、班固的苏武名声响亮;另一方面缘于耿恭生前已被免职,对历史人物不公正对待不但生前有之,死后亦然。

但不论如何,二千年后的我们还能看到这段悲壮的历史,范晔得居首功。范晔在《后汉书》中对耿恭亦给予极高的评价,称其义薄云天,他说:“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中郎将郑众上疏皇帝极力赞扬耿恭的功勋:“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卫,对数万之众,连月踰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后汉书.耿恭列传》)”

也许耿恭的这一场坚持无法改变东汉退出西域经营的现状,更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但是,他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汉军的士气——军人气节重于泰山!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国家更是历经磨难,屡屡分裂而后又归于统一,是因为它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华儿女紧密地结合,其强悍的文化传承力更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耿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高贵品质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所在。

耿恭,名副其实史诗级的英雄人物,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他拒绝了妥协,哪怕面临死亡的威胁,也要拼尽全力,绝不放弃!他钢铁般的意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将名垂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