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文/張紅宇

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在異常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之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向新階段,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主動權,是實現更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吃飽吃好都很重要

2020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年份。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同時是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開局之年。之所以特殊,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已取得防控的戰略性勝利,但在全球仍在持續蔓延,這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影響巨大。

基於這個大背景,發展與生存兩大主題又一次歷史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發展很重要,但生存更重要,而生存的前提是要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充分供給的安全程度,把握正確的農業產業安全觀,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因此,有必要強調兩組數據。

第一組數據,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農產品產出大國。

2019年中國的糧食、肉類、水產品的總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人均分別超全球平均數。糧食人均佔有474公斤,不僅遠超世界人均佔有350公斤水平,也超國際社會公認人均佔有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與此同時,2019年穀物淨進口810萬噸,口糧淨進口330萬噸,僅分別佔我國糧食產出總量6.64億噸的1.2%和0.5%,“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發展戰略在實踐中落實得很好。

第二組數據,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

按全口徑農產品進口數量觀察,農產品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30%以上。2019年除口糧、穀物淨進口占比不高以外,大豆進口8851萬噸,佔需求總量的85%左右,食用植物油934萬噸,相當於國內生產量的82%。最近幾年,棉花、糖料一直進口相當於國內生產的30%左右。

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2018年4月9日,江蘇南通港碼頭忙著卸運巴西進口大豆。圖/視覺中國

此外,2019年肉類進口618萬噸,其中牛肉166萬噸,豬肉211萬噸,分別佔國內生產總量667萬噸和4225萬噸的25%和5%。乳品進口306萬噸,摺合液態奶1300萬噸,相當於國內生產量3299萬噸的40%。

多方測算,僅大豆、油脂、棉花、糖料等種植業產品進口量,按中國單產和總產水平計算,就需新增耕地7億畝或播種面積10億畝,都佔到中國耕地18億畝和播種面積25億畝的30%以上。

從兩組數據比較的結果,可以得到兩個判斷:一是確保穀物特別是口糧充分供給,解決中國人吃飽問題很重要。二是堅持“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農業對外開放方針,解決中國人吃好問題同樣重要。

規模化、集約化、多元化的新思路

面向“十四五”新的發展階段,中央提出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為公平、更可持續、更加安全的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保農業產業安全要針對不同農業產業產品對14億中國人生活的影響重要程度,按照一是保障吃飽,二是保障吃好,三是保障吃出花樣來的農業產業優先序,完善和確定新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

首先,以規模化促進糧食生產經營方式轉變。保障糧食,特別是口糧安全,解決消費者吃飽問題,形成規模化的糧食生產方式。

所謂規模化即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一方面堅持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形成糧食生產的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糧食生產的規模效率。從實踐看,2019年全國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已達37%,超過1/3的土地經營已實現規模化。

另一方面,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土地經營進行託管、半托管,在不願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普通農戶與現代化大生產之間搭建橋樑,通過為廣大小農戶提供生產性服務,達到服務規模化效應,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既解決小塊土地經營無效率、土地季節性撂荒甚至全年撂荒問題,也為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後“誰來種地”“地怎麼種好”,探索解決大國小農奔向農業現代化的中國道路。

農業農村部統計,2019年全國託管、半托管土地經營超過15億畝次,託管服務組織44萬個,為6000多萬農戶提供了多元化服務,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勢頭在實踐中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

其次,以集約化促進畜禽生產經營方式轉變。保障肉類供給,解決消費者吃好問題,要求提升畜禽養殖的集約化水平。

區別於種植業生產,全球現代畜禽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集約化經營。這種集約化的畜禽生產經營方式可以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土地”等多種方式,在我國實現供給保障、環境友好雙重目的。

這其中,一是集約化畜禽養殖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控動物疫病,發現並及時阻斷豬瘟、禽流感等重大病情蔓延,同時節約養殖成本,提高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資源配置效率;二是集約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處理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排洩物和清洗汙水,減少農村面源汙染,達到環境友好目的。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的規模化程度為64.5%,畜禽廢棄物集中處理率已達75%以上,充分表明集約化、綠色化、健康化的養殖方式,既是全球現代畜禽業發展的共同規律,也是我國現代畜禽業的發展方向。

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2017年6月12日,陝西勉縣同溝寺鎮官溝村,現代化的蛋雞養殖場每棟雞舍只需要一個技術員看管。圖/IC photo

再次,以多元化促進特色農產品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障多元化農產品供給,解決消費者對農產品多元化選擇問題。

區別於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農業,中國農業資源類型的多元化決定了中國農業產業和產品的多元化,多元化農產品供給構成了中國農業生產的顯著特點。

所謂多元化,一是農產品供給品種種類多元,可以滿足城鄉居民在吃飽吃好以後,對農產品多樣化選擇的可能性。

二是多元化農產品生產及多元化農業產業業態於從業者而言,是典型的富民產業,通過不同農業資源組合生產多元農產品,可以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農業內部最大限度擴大農業就業容量,增加農業從業者收入。

中央提出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不僅是立足於在農業內部解決農民就業增收的需要,也是落實以我為主,維護農業產業安全的需要,對構建形成雙循環格局根基意義重大。

農業產業安全要有政策保障

農業產業安全事關大局,是中國經濟社會在複雜多變國際形勢之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因此,務必提高全社會對保障農業產業安全極端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三農工作是各項工作重中之重以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堅持以我為主的農業產業安全觀,堅持農業對外開放的方針不動搖,堅持深化農村改革,以改革的內生動力維護保障農業產業安全。

首先,堅持以我為主的農業產業安全觀。

面向新階段,我們要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更加註重確保農業產業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在謀劃“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構思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時,把農業產業安全擺到保生存的極端位置上考慮相關規劃、戰略佈局、未來趨向等問題,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糧食、生豬包括更多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的主動權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以中國供給解決中國需求,以中國資源解決中國問題,豐富農業產業安全觀的深刻內涵。

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要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2020年4月10日,江蘇海安,南通錦宏牧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現代化養豬場進行科學養殖管理。圖/IC photo

其次,堅持要素資源投入向農業傾斜的保障支撐。

農業產業安全要體現在基礎設施、財政稅收、金融信貸、保險支撐以及用地、人才保障支撐上。基礎設施要向高標準農田建設傾斜,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財政稅收要著眼於保護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等從業者的積極性。金融信貸要體現服務實體、服務產業、服務農民的政策內涵,創新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農業保險要真正落實中央提出的擴面提標增品要求,為糧食、畜禽、特色產業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保險保障,使農業各產業不受災、少受災,從業者不受損、少受損。

再次,堅持深化農村改革釋放活力。

激活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積極性。改革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保障產業安全不懈的動力。一是土地制度。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嚴格保護農民承包權益的前提下,鼓勵放活土地經營權,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糧食生產的規模經營。二是經營制度。發展壯大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別是鼓勵種糧、養殖等生產經營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發揮其在維護農業產業安全方面的生力軍作用。三是產權制度。要在清產核資基礎上,廓清成員產權關係,重點盤活資源性資產,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為確保農業產業安全夯實制度基礎。

最後,堅持農業對外開放的方針不動搖。

以我為主的農業產業安全觀,並不排斥農業對外開放的方略。事實上,農業對外開放對保障我國城鄉居民農產品多元化供給和多元化選擇意義重大。

一是要繼續秉承“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理念,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對外繼續廣泛的農業合作,積極開展糧食等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利用農業國際市場和資源緩解國內農產品充分供給的緊平衡壓力。堅持農業走出去,互利互惠,共享共贏,做農業多邊貿易體制的倡導者、參與者、維護者和貢獻者,推動全球農業貿易向更加公平的方向發展。

二是深化“一帶一路”農業合作,開拓農產品出口市場和進口市場,通過投資、租賃、入股等多種方式,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共同打造國際農業合作新平臺,鞏固已有成績,爭取更大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