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到日本住进宾馆,彩电、冰箱、空调我都没见过……晚上睡不着,看着外面的高楼大厦,我哭了。中国太落后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国家太需要这个奖牌,我们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1981年大年三十,平时像“阎王爷”一样苛刻的女排教练袁伟民,突然把女排姑娘们的父母请到队里来,给孩子们包饺子过年。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一顿无比幸福的年夜饭过后,郎平、孙晋芳、陈招娣等女孩子,围坐在袁伟民身边,他如是讲起了自己的“心结”。

改革开放刚刚过去3年,中国的大门第一次向世界打开,中国人希望世界看到自己。

袁伟民希望,女排是其中一种方式。

姑娘们听懂了、被打动了,次日的世界杯,她们战胜了“强国”、“打不死”的日本队。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无数围坐在14寸黑白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欢呼雀跃!他们为女排的胜利点燃火把、上街游行,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80年代记忆,女排训练实打实催泪

不得不说,吴刚饰演的袁伟民在电影里,太招人恨了!

他面无表情地把球一次次砸在姑娘们的身上,哪怕她们的手掉了几层皮、膝盖出血了、胳膊肿了……

甚至打赢了日本后,他认为队员配合不够好,罚过主攻防30个球才允许吃饭。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看着这些20岁左右的姑娘们,一边打球一边噼里啪啦掉眼泪……眼睛不由湿了。

这原来才是真实的训练场!在美人的字典里,这个级别有点像虐待。

孙晋芳曾回忆当时说:

“当时训练真苦啊,郴州训练基地的地板是竹子,经常刺的流血……”

可是,如果不是这种“要球不要命”的精神,80年代的中国女排,也不可能横空出世!

当年的女排五连冠激励、鼓舞了一代人,因为它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是能够战胜强国的!

正因如此,每次女排比赛都会出现万人空巷、全民动员的局面。

“80年代的女排记忆”是电影《夺冠》的催泪部分,“常人无法承受的苦”“年轻、纯粹的上进心”,让观众感受到了: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说,女排精神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奇兵。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陈忠和初见郎平

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郎平,和彭昱畅饰演的青年陈忠和的对戏,是美人最喜爱的部分。

白浪饰演的郎平,有野心、冷静、坚定而聪明。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陈忠和初次遇见她时,她还是那个没有机会上场的替补。

袁伟民告诉她:你深蹲能扛起100公斤,再上场!

郎平向陈忠和诉苦:

我18岁就进国家队,别人都觉得我很顺,但我进了国家队连球都摸不到!以前在地方队,我觉得自己是最能吃苦的,可这里每个人都能吃苦,我真的没有路了。

陈忠岁数和郎平差不多,他于是安慰她:

尽力了就好,实在上不了场还有别的路。

但郎平从来没想过退路,她指着门上挂着的国旗:看到那面国旗了吗?它的高度是3.3米,那是美国女排海曼的摸高,我总有一天会超过她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为了给女排最好的训练,袁伟民安排中国当时最好的男排“江苏男排”与她们对战。

可以说这一段十分养眼了,男排小伙子和女排姑娘的青春荷尔蒙真实可触,江苏男排从不屑打到服气。陈忠和站在江苏男排那边对郎平挑战:

“今天你要是能赢过我,我陪你打一辈子!”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结局我们知道了,郎平的暴扣让陈忠和输了,他自此也和郎平成了一辈子的战友。

郎平的精神,是一个时期女排精神的代表。

那个时候的女排精神,是赢!一定要赢!


郎平为何去美国做女排主教练

估计很多人想在影片里找到这个答案。

中国女排90年代开始失利: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获得铜牌,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输于古巴和苏联、2008年奥运会只拿了铜牌……

这期间有一段时间,也就是2005-2008年,郎平正好在美执教,她指导下美国女排击败了中国女排,被中国人称作“卖国贼”。

《夺冠》中,巩俐就是这个时候上场的。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对中国女排的深厚感情让她希望中国赢,但职业精神让她不得不竭尽全力带美国队员。

在被国人在球场上骂“卖国贼”时,巩俐饰演的郎平一滴眼泪也没掉。在给女儿打电话时,她却哭了。她难过的不是被骂,而是中国队输了。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来美国任教是有原因的。

当时12岁女儿白浪就生活在美国,郎平希望能陪伴女儿一起一起度过叛逆期。

而且,退役后她落下的病根太多,40多岁却有着60岁的身体、80岁的骨头,必须到美国治疗,同时她不得不去挣治疗费。

当队员陈招娣(刘敏涛饰中年)因癌症去世,在病床上向她说出希望她回国的遗愿。

2009年,郎平放下美国的一切,重回国家队执教,带领女排再次夺冠 。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女排精神的升华

郎平再回国,已经不是原来的郎平了。

有国际视野和更大格局的她,开始为中国女排全面大洗牌。

“不好意思,今天我来到这,不只是听你们说,我也要说!中国女排必须改革。”

咣!郎平打开了巨大的投影屏幕,开始讲她的女排计划。

在她的计划里,更尊重人性。

“排球是我们的工作,不是生命。”

“我希望我的队员不是一个优秀队员,还是一个优秀的人。”

也更懂得运用科技、强大的国力、当代年轻人的自由个性去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女排。

里约奥运会那场戏非常棒,在此之前,中国女排曾被巴西打到18:1,连败18场,中国女排的心理压力山大。

但在出发前,郎平的眼前出现了30年前,在打日本世界杯决赛前一天,年轻的陈招娣说的那句话:明天,要么我们轻装上阵,要么一败涂地。

她走到90后的女排姑娘们面前:

“是我错了,是我一直都放不下。”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以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乎一场排球的输赢?我说,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如果我们足够强大,我们不会把赢当作是体育的目标。”

“我有责任带着你们体验真正的体育精神,过去的包袱由我们来背,你们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我和你们站在一起!”

第二天的赛事,在巴西本地人的强势助威中,在“这不是乒乓”的叫嚣中,中国女排再次夺冠!

这一次的中国女排的胜利背后,不只是情绪和技术。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 在开场时,郎平先后替换20个队员,让巴西队看不出“套路”,这是经验。
  • 在打到中场1分之差时,郎平冷静地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出对方主攻13球员的路线,示意惠若琪发球即破掉13号的优势,这是视野。
  • 在最后的胜利阶段,她信任朱婷丁霞袁心玥的心流默契,用90后自由、创新的个性特征,完成了一次创新的暴扣,这是格局。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如郎平对“想成为她”的朱婷说过的:

你从来就不是我,也不必成为我,你就是你自己,你是中国最好的女排球员。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女排精神,在这里,从那个狭隘的“赢”,变成“我不一定赢,但我会努力走向赢。”

从无伞可打到有伞可打。女排的胜利,不只为国家的体面、国人的呐感,也为每个女排队员的自我升华和人生幸福。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女排之于中国,绝不仅仅是运动那么简单。女排精神是中国梦,女排再次崛起背后国力强大。

“国家越强大,人民越自由”,这部影片有家国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中国女排和中国……

也有激情,三场比赛和女排队员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看《灌篮高手》也不过如此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他创新的“半真人传记”形式,郎平女儿演郎平、中国女排演自己,代入感杠杠地!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编剧张翼说:

我们创造了一个场,在这个场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重现,根本不用演。

当我们把“演员们”拉到当年的练球场,放起军港之夜时,所有人都哭了,我也哭了。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导演陈可辛说:我们不是模仿秀,她们都不是在演戏,她们的感情都是真的!

《夺冠》中国女排演自己,陈可辛:她们没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