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十一點之後,末班地鐵如約而至。等在站臺的,大部分是年輕人,十一點,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午夜夢迴的時候了,可這些人剛結束一天的忙碌,走上回家的路。他們大多滿臉疲憊,姑娘的妝容不再精緻,小夥子的脊背不再筆直。

夜深了,這座城市累了。晚歸的人,你都有什麼樣的故事?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為了兒子,不覺得苦


2018年7月15日,上海虹橋火車站,張家誠帶著妻子、兒子,去趕晚班地鐵。這一天,是張家誠剛出生的兒子第一次來上海,在這之前,他們一家幾口,已經坐了近二十四個小時的火車了。

張家誠今年28歲,在上海做裝修,主要做通氣管道,比如辦公樓裡面的新排風、換氣系統,或者中央空調的封氣盤管這一類的。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裝修工人很辛苦,有時候上下班時間也不準,如果裝修的是新樓盤還好些,隨時都可以去裝。舊的居民樓裝修時間就限制的很死了,晚上和週末影響鄰居休息,只有白天去;已經開張了的商場恰恰相反,只能在晚上關門之後,早上開門之前開工。

我們的攝製組第一次遇到張家誠,就是在他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的地鐵上。還算是幸運,這天他趕上了末班地鐵,可有時候如果太晚,趕不上地鐵,就只能找個地方將就一下。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也不是不能打車,可打一次車一兩百塊,早幾年的時候,這甚至是張家誠一天的收入。所以對於他來說,找個地方將就,或者乾脆多幹會兒活,天亮了再回去,無疑是更“合算”的選擇。

生活辛苦,可他卻說,自己這些年不如從前能吃苦了,他的“從前”指的是,十七八歲的時候,那時候他剛從安徽的小城宿州來到上海,一天的收入幾乎剛好夠支出,可每天都能學到新東西,還是覺得津津有味,不覺得苦。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一邊是夢想,一邊是家人


對張家誠來說,買上一套房,給老婆孩子一個安穩的住處,再買上一輛車,讓自己無論多晚都能回家,就是每天去趕末班地鐵最大的力量。

Amber不同,末班地鐵對她來說,就意味著回家。Amber是上海女孩,工作在上海的最東邊,家住在上海的最西邊,從家到公司,對她來說意味著一座城的距離。

可她還是選擇每天回家住,哪怕工作太忙,經常要趕末班地鐵,經常十二點鐘到家。可忙了一天,總要回家才好,她說自己以前在杭州的時候,忙了一天回到住的地方,房間裡黑洞洞空蕩蕩,要靠著電視才能有點人聲,太孤獨了。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後來,她回了上海,回了上海對她來說意味著,晚班地鐵到家之後,有人問問要不要吃飯;早上,會在媽媽和外婆的聊天聲、爸爸出門遛狗的聲音中慢慢醒來,而不是被刺耳的鬧鈴聲突然驚醒。

每天都從家出發,然後回到家裡,晚班地鐵於她來說,也自然不再是通勤和駁接那麼簡單,它更多的意義在於,無論多晚,都有人送你回家。回家的路很遠,可是路的那頭是家。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晚班地鐵,不僅是故事


晚班地鐵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些,為期幾個月的拍攝,我們看到了太多的面孔:有抱著滑板滿眼星星的姑娘;送完女朋友獨自回家的小夥子;從音樂會回來,一臉意猶未盡的年輕人……

可大部分乘客還是疲憊的,揹著大大的雙肩包,靠在扶手上閉著眼睛,臉上寫滿了一天的辛苦,和為生活奮鬥的樣子。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我們無從揣測他們忙了多久,也無從揣測他們這般奔波,到底都有著什麼樣的夢想。也許和張家誠一樣,為了給妻兒買上一套小房子,也可能和Amber一樣,一邊在追求自己的事業,一邊想早點回家和家人在一起。

可有什麼關係呢?每一個都市夜歸人,都有他的故事,這些故事都不一樣,可又都一樣,不過是寫滿了奮鬥的歸程而已,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生活……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如果說生活是一場馬拉松,我們每個人都是賽道上的運動員。那末班地鐵呢?像是一個補給站,也像是一個小彎道。

晚班地鐵每天都會按時發車,像一個老朋友,從不缺席,它陪著這座城市最忙碌的一群人,寫滿了關於生活和夢想的故事。生活在繼續,奮鬥也在繼續,故事就會一直繼續。


那些成年人不敢說的掙扎,都在最後一班地鐵上




形形色色的人在這裡短暫的匯聚又迅速分開,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去處。每一個來處都是一個故事,每一種去處,都是不同的人生。

這裡有人間煙火,也有山河遠闊;有世間百態,也有人生的各種模樣;最重要的是,這裡有關於生活的,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