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風波下張一鳴對其創業理念的堅持與詮釋

不要在意短期損譽 耐心做好正確的事#TikTok風波下張一鳴對其創業理念的堅持與詮釋#

張一鳴曾說:“ego(自我)的反義詞是格局,務實和浪漫本質上就是要做到ego小,並且格局大,這樣也才能有同理心、有想象力。”

——選自《張一鳴讓字節跳動的創業哲學》

繼華為之後,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國際版(TikTok)應用軟件近期也開始被美國一些勢力極盡打壓,在卑鄙的封禁威脅下,無理地強制要求TikTok要在45天之內出售給美企。在塵埃未定之際,對此出售事宜的相關傳言,導致國內部分人士對作為TikTok母公司的字節跳動和張一鳴本人有所不解和抱怨。面對國外相關勢力的欺凌與國內部分人士暫時的不解和抱怨,字節跳動的員工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委屈。

針對該情況,8月4日,作為今日頭條創始人、“抖音之父”,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的張一鳴發佈主題為“不要在意短期損譽,耐心做好正確的事”的員工內部公開信,鼓勵字節跳動的所有國內員工不忘初心,堅守當初“格局大,ego小”的創業理念,不要在意一段時間內的被人誤解,耐心做好自身的工作。

正如《張一鳴:讓字節跳動的創業哲學》一書中張一鳴所說:“ego(自我)的反義詞是格局,務實和浪漫本質上就是要做到ego小,並且格局大,這樣也才能有同理心、有想象力。”在他看來,擁有大格局的人,大多心寬眼闊。這樣的人,通常能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學會縮小自我,放大格局,人生將不可思議。

在該內部信裡:張一鳴首先對公司全球化進程中在工作方面做出貢獻和辛勞的國內同事表達了最為誠摯的感謝,肯定了國內同事對“格局大,ego小”這一理念的切實履行;其次,其也提出,作為中國人創立的公司,在走向全球的過程中,每位員工都要在工作中儘量形成“火星視角”,在文化衝突方面做到“多元兼容”,飽含了其對員工在後續工作的各個方向繼續切實履行 “格局大,ego小”這一理念的殷切期許;最後,面對國人對公司的高度期待以及暫時的不解和抱怨,張一鳴進行了簡要的解釋,並且也鼓勵公司所有員工繼續發揚“格局大,ego小”的理念,做好自己的工作,包容一段時間內的大眾誤解。對於非中國員工,張一鳴先生以自身“大格局,小ego”的理念堅持,倡議大家對其做更多的理解,同時也提醒非中國員工做好面對更為兇險未來的準備。

整封內部信,延續了《張一鳴:讓字節跳動的創業哲學》一書中所描寫的張一鳴一貫的創業理念和行事風格,誠懇中似又飽含“技術男”那種特有的理性情懷,特別強調了對“格局大,ego小”這一理念的堅守(詳細內容可參見《張一鳴:讓字節跳動的創業哲學》一書第一章第6小節),並聯系當前工作現實,對“格局大,ego小”進行了具體詮釋。

以下為內部信正文:

很久沒有專門給中國同事寫信了,上一次還是疫情爆發的時候。今天想就近況,專門和大家聊聊。


又到風波季


因為傳公司將出售TikTok美國業務的新聞,很多人在微博裡罵公司和我。我看到頭條圈裡有人說半夜被微博評論氣哭,有人替我和人吵架懟到手痠,也很多同事加油鼓勵。昨天加班到天亮,睡覺前打開頭條圈,看到有人發早上5點半的深圳來福士大樓的照片,屬於公司的樓層燈還亮著。


最近很多同事一起努力,震原、定坤和技術部門同事經常工作到半夜進行架構升級、歐洲數據中心建設,還有很多部門同事24小時待命,隨時被叫起來工作。感覺不平凡的日子,像一段特別的旅程。


感謝大家


想專門謝謝中國的同事,我心裡一直覺得,但第一次說。


說實話,隨著公司全球化的發展,不少中國同事犧牲了很多,從16年開始頻繁出差外派,或者在中國克服時差語言問題工作,而且常常有許多應急工作。我總是push大家走出舒適區,擁抱變化,強調未來十八個月非常重要。


後來,因為越來越多的崗位本地化,比如TikTok市場運營職能(許多來自base上海的musical.ly團隊),非中國業務內容審核等職能從18年底開始全面遷出中國,很多同事幹得好好的被調崗。研發同事也因為數據訪問政策調整工作受影響。幸好公司成長得快,大家在新的崗位上發展得也很好。


頭條圈時不時也有一些抱怨,但總體上大家真的做到了“格局大,ego小”。


全球公司


作為中國人創立的公司,為什麼我們內部經常強調我們是全球公司,大家工作中要有火星視角。因為我們同事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對不同的輿論場。而每個人都有信息侷限性,更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尤其在地緣政治強化和去全球化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問題。

不站在火星視角,在工作中會容易無心地冒犯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或者把自己的習慣標準強加給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這也是我們為什麼把“多元兼容”加到字節範中的一個原因。


文化衝突是大多數中國公司不會遇到的問題。很多中國公司的國際業務主要是實體產品的銷售,所以團隊保持中國人為主就可以做到業務高效。而我們這樣一個連接不同文化的大型平臺則必須各國的團隊來運營管理。我們在各個國家尊重當地文化,所以能吸引不同國家的人才加入字節跳動,經過2~3年的曲折,在很多國家我們都建立了很好的僱主品牌。


我覺得這也是“格局大,ego小”的體現。


社交媒體上的輿論


我其實很理解,人們對一家中國人創立走向全球公司有很高的期待,但是沒有很充分和準確的信息,加上民眾對當前美國政府很多行為有怨氣,所以容易對我們有特別激烈的批評。


只是多數人把這次事件問題的焦點搞錯了,問題焦點根本不是CFIUS以musical.ly併購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強制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公司(這雖然不合理,但仍然是在法律的程序裡,作為企業我們必須遵守法律別無選擇,但這不是對方的目的,甚至是對方不希望看到),其真正目的是希望全面的封禁以及更多……


複雜的事情在一定時期並不適合在公共環境中說。就像過去也有很多時候,對公司的批評我們並不能展開解釋,大家一同經歷之後對管理團隊有更多的信任。對於公眾的意見,我們要能接受一段時間的誤解。希望大家也不要在意短期的損譽,耐心做好正確的事。


這也是“格局大,ego小”。


反華情緒的挑戰


過去兩年以來,尤其是最近,很多國家反華情緒上升明顯。


舉個例子,4月份我們印度公司對印度醫護人員做了防護物資捐贈,6月份中印衝突升溫後,努力協助我們運輸和完成捐贈的印度婦女兒童部部長在社交媒體上被網民大量攻擊。


而在美國等部分國家,有一些政客全面攻擊中國和中國企業至少在短期內形成了一定的氛圍,乃至有更全面視角和中肯看法的人也不能公開說公允的話。所以我們也要特別理解非中國員工的處境,也要預計未來有更多的困難。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從長遠的發展來看眼前的挑戰和壓力。不斷追求好的產品體驗,建設好的團隊文化,透明開放,以及在保護用戶利益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追求高標準。我相信不但能贏得用戶,也能為中國企業加分。


偶爾也有人說,公司對中國團隊要求得更多一些,我覺得目前確實是,特別謝謝大家一起努力。


一鳴

2020.8.4

(注:內部信正文來源於北京客戶端/記者 趙語涵 來源網址鏈接:https://view.inews.qq.com/w2/20200804A0LF6C00?tbkt=H&strategy=&openid=o04IBAO9pCyROdYg-Kz96YUoUw2Y&uid=&refer=wx_hot)

TikTok風波下張一鳴對其創業理念的堅持與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