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出攤了嗎?

總理6月1日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附近的攤販時說:“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市場、企業、個體工商戶活起來,生存下去,再發展起來,國家才能更好!我們會給你們支持的。”

自此之後,“地攤經濟”一夜出圈。賣衣服的、賣玩具的、賣烤冷麵的、賣烤串的都轟轟烈烈的出攤兒了!隨著“地攤經濟”的火紅開展,一個應景的段子也隨之出圈:老天爺是公平的,上半年讓大家在家苦練廚藝,下半年出門擺攤。

擺攤兒,在規定的地點賣質量或衛生合格的產品,行!但是,你真的會做生意嗎?

前幾天,一則公眾號發佈了一篇文章——擺攤日記,文章中總結了在一天中某網友的營收:自己的服裝攤潛在客戶216人(都是路過),店主由於被周圍的麻辣燙攤、奶茶攤、烤串攤吸引,累計消費307元。滿溢的擺攤熱情被反消費澆滅。

專注初創企業發展的反主流營銷專家艾倫·迪布(Allan Dib)在《絕對成交:一頁紙營銷計劃》一書中曾舉過這麼一個例子:

如果你的馬戲團即將到鎮上表演,你手繪了一張招牌,上面寫著“週六展覽場即將上演大型馬戲”,這是廣告;

如果你把這塊牌子掛在大象背上,並牽著大象走進小鎮,這是推廣;

如果大象貿然闖進鎮長的花圃,當地報紙將此事登報,這是宣傳;

如果你能夠通過鼓動唇舌,讓鎮長對此一笑置之,這是公關;

如果鎮上的居民都趕去看馬戲,你向他們展示了各式各樣的展臺,介紹如何在展臺消費並回答他們的問題,最終他們在馬戲團花了不少錢,這是推銷;

如果以上環節你參與了全程策劃,這就是營銷。

想擺攤賺錢可以,我們先來學習一下如何才能把東西賣出去。

1.在廣告領域,“八面玲瓏”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營銷大師約翰·沃納梅克有句名言:“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無用的是哪一半。”這句話誕生於一個世紀前,這樣的困惑在當時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樣的問題被放在今天,就無異於犯罪了。在今天,我們所有人都掌握了能夠快速、簡便地跟蹤廣告效果的技術。免費電話號碼、網站分析和優惠券代碼等工具使得這一點變得微不足道。記住,只有經過量化,才會變得可控。這意味著在廣告媒介的選擇上,要懂得優勝劣汰、去蕪存菁且毫不留情。

如何評估營銷活動的成敗?

你發起了一次直郵營銷活動,寄出了100封信。100封信的印刷和郵寄費用共計300美元。

假設這100封信中有10人回覆了,即回覆率10%;在10人中,有2人購買了產品,即轉化率為20%。

樣看,你獲得了兩個客戶,整體支出為300美元,因此你的獲客成本為150美元。如果你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只能為你帶來100美元/人的利潤,那麼這場營銷活動就是失敗的。

2.通過“賄賂”篩選高轉化率的銷售目標

首先,即便是在小範圍的目標群體中,我們也不能對所有的潛在客戶一視同仁。

如何對潛在客戶進行歸類呢?簡單地說就是賄賂潛在客戶,讓他們自爆底細!別擔心,這不是見不得人的暗箱操作,我們所做的只是向潛在客戶提供“道德賄賂”,讓他們顯露自己的身份。舉個例子,你的朋友是位攝影師,他在攝影之餘也提供免費的DVD碟片,在視頻中告知準新娘們拍攝婚紗照的注意事項,並展示自己的部分作品。那麼,向攝影師索要這份“道德賄賂”的人必然就是高轉化率的客戶。至少你通過贈送DVD的方式取得了他們的姓名和住址,需要及時將這些信息錄入營銷數據庫即可。

要記住,“道德賄賂”的目的只是催生出新的準客戶,千萬不要嘗試在廣告中做出任何推銷。

3.粉碎信任危機,贏回被“咬”多次的銷售目標

你可能聽過這個來自經典電影《烏龍幫辦行大運》(The Pink Panther Strikes Again)的老笑話:倒黴的糊塗大偵探扮演者看到了一隻可愛的小狗,他用滑稽的法國口音問站在小狗旁邊的男人:“你的狗咬人嗎?”男人搖了搖頭回答:“不咬。”偵探隨後伸手逗小狗,沒想到小狗掙脫了繩子並咬了他的手。偵探怒吼:“你不是說你的狗不咬人嗎?”男人漫不經心的說:“這又不是我的狗。”

就是這樣,你的銷售目標被“咬”過太多次,所以他們理所應當地認定,所有的狗都咬人。事實上,除非你是行業內的領軍人物,否則你不可能與銷售目標站在同等的地位進行交涉。就算你擁有崇高的職業操守,潛在客戶也抱著冷漠的態度,不願信任你。不幸的是,在你自證清白之前,會一直被打著“有罪”的標籤。

信任危機是銷售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們必須為銷售轉化總結出一套紮實的戰略。

4.締結營銷聯盟,讓合作者“出售”目標客戶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名律師,那麼你可以選擇與一名會計師聯手;如果你是一家汽車零售商,那麼汽車修理師是一個不錯的目標;如果你經營寵物食品,那麼獸醫也許會為你帶來理想的新客戶。

簽訂合營合約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兒。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針對每位被推介來的客戶,向合作方支付佣金。不過這也存在不少問題,有些企業不願意出售客戶,在某些行業,這種行為甚至違法。

那麼,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設計禮品卡或折扣券是一種絕佳的策略。

例如,一家寵物食品零售商店,與當地的一些獸醫簽訂合作合約。雙方商量好要推薦給客戶的寵物食品,然後製作一張優惠券或禮品卡,以便獸醫向客戶分發。

獸醫可以說:“我推薦您使用xxx牌狗糧,可以在各大寵物食品店買到。鑑於您是我們的優質客戶,特贈送一張50元的優惠券,您可以沿著xx條路在xx購買。”

這就是一個共贏的局面。反過來說,在為客戶服務後,你應該思考誰想擁有你的客戶。它可以成為你產生收入的下一個重要次級資源,同時也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將你的

客戶群貨幣化

今天你出攤了嗎?

中國經濟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