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給普通人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互聯網的普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與此同時, 互聯網其實也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了很大的機會,這些機會,絕大部分人都沒注意到。

我們知道,在沒網絡的時代,人們是通過報紙、廣播獲取信息,而這些報紙、廣播上的信息其實都是單一渠道的聲音,也就意味著獲取到的都是官媒的信息,再往深了講,獲取到的是官媒想要普通人獲取的信息,所以老一輩思想比較頑固, 對官媒深信不疑。再之後,有了電視,各種電視臺的出現,豐富了人民的娛樂生活,大家可以看春晚、看電視劇甚至看電影,所以,本質上從電視時代,人們開始追星,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主持人、演員就是大家眼中的明星,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春晚時代的崔永元、趙本山就是那個時代最大的明星,火爆程度那個時代的人是親身經歷的。

但是你仔細想下,有些人之所以是明星,是因為那個時代通過電視這種媒介來傳遞的,直到後面電視的普及,明星身價越來越高,因為全中國看你節目的人,看你電影的人越來越多,自然明星越來越大牌,身價越來越高。

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傳遞信息越來越快,看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元化,所以網絡時代,人們的思想相對以往是更開放的,但同時信息也更復雜,所以我之前說過,網絡普及如此發達的時代,信息的篩選與辨別是一項基本能力,隨著你的認知越高,你的這個能力越來越強。這不是重點,重點我想強調的是,人們通過網絡可以很方便的連接所有人,我知道你,瞭解你,再也不像以前只能通過電視才能連接。

舉個例子,微博的出現,所有人通過微博這種介質瞭解你,圍觀你,你的微博粉絲越多,知道你的人越多,你的價值也越大,本質上,微博粉絲很高的,就是這個時代的明星,而這個時代的明星絕不向以往有電視、電影作品的才有明星,這個時代哪怕你不是演員,但是微博粉絲幾百、幾千萬,也是明星,只不過我們習慣把他稱為草根明星。

所以,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它讓人跟人之間很方便的連接起來,願意連接你的人越多,你的知名度越高,知名度越高,你就是所謂的明星,我們習慣稱為流量越大,你的商業價值越大。

流量這個詞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的,但其實你仔細想想,電視時代,春晚就是最大的流量獲取渠道,所以趙本山的流量幾乎佔領了全中國。而這個時代,獲取流量的介質就很多了,都說階級固化很難改變,但其實要我說,互聯網時代,恰恰是給無數草根逆襲的機會。

所以我一直認為互聯網時代是我們當下最好的時代,是普通人最有可能通過互聯網來逆襲的時代,如果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之前我還說過這樣一個邏輯,如果你有一個本事,一個絕活,你給老闆打工,只發揮一份價值而已,但是如果可以通過互聯網,讓你的這個本事,這個絕活造福更多的人,你創造的價值與回報遠不止於此。

拿遊戲主播舉例,很多職業玩家,以前其實很苦逼的,就那點工資,但是直播時代到來,很多有商業頭腦的早就第一時間轉去做直播了,如果本身有一點名氣, 或者有點成就,那賺錢真是太容易了,比如 LOL 的若風,比如 dota 的 09,他們直播賺的錢遠比以往拿冠軍賺的都要多的多。

有人問了,他們本就是世界冠軍,不是普通人。然而有不少普通人通過直播混的依然不錯,很多草根選手,靠著自己玩的可以,雖然稱不上頂尖,但是有自己的特點,要麼幽默,要麼操作犀利,完全可以活的很好,但是這類人,再以往時代, 過的非常辛苦。

再比如,陳一發、馮提莫靠著網絡走紅,現在出場費已經不輸一線歌手,這類人雖然都有自己的絕活,唱歌確實不錯,但是告訴你們的是,在中國論顏值、論唱功不輸他們的一大堆,但是很多人就被埋沒了,少部分有商業頭腦的抓住了新的機會,直接逆襲。

所以,我想說的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先讓自己有一個優勢,也就是所謂的絕活,如果你有一個絕活,要想辦法讓通過這個絕活讓更多人知道你,這樣你才能創造比打工翻多少倍的價值,微博、知乎、直播、公眾號、抖音、快手等都是類比於以往電視的平臺,對機會敏感的人會成為上面的創作者與生產者,進而通過這樣的渠道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連接更多人,對機會不敏感的人,只會成為圍觀者與消費者,成為那一批整天刷微博、抖音的普通用戶而已。

類似的機會現在有,以後一定還會有,而且互聯網還會越來越發達,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認清互聯網背後帶來商業價值的底層邏輯,這樣以後有新的機會要敢於嘗試,敢於擁抱新事物,另外,即使你看到了機會,想要做成也從不是輕輕鬆鬆的,一些主播比誰都勤奮,一些公眾號分享者比誰都努力,努力永遠是必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