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該投什麼?長盛基金投資老將吳達為您答疑

四季度該投什麼?長盛基金投資老將吳達為您答疑

問題1: 作為一名兼具外資工作履歷和債券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您如何看待對於A股的投資?

吳達: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後,我國經濟形勢恢復良好,且未來的持續性和可見度高,仍可保持樂觀。不過,在另一方面,也預示著貨幣政策迴歸常態,導致貨幣邊際回收,從而會對前期以拉昇估值的市場產生修正。這也將是四季度市場的主要壓力。未來的驅動力更多來自於經濟的增長和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需關注業績增速和估值的匹配度。

對四季度市場,前期的10月份尤其要注意市場的波動。三季報披露期對於估值過高的品種是壓力,對於估值低的品種是動力,資金的流動必然引起波動。同時,美國大選前的一個月,難免地緣政治波動加劇,全球市場也波動加劇,這也是10月份值得謹慎的原因。不過,市場的調整不是壞事,只是風格的切換,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經濟的回升上,更大受益經濟回升的行業和板塊將逐漸成為主角。

同時,政策密集期的相關主題驅動力強,交易機會增加。而這個時點預計將在10月底和11月初,此時業績、地緣乃至政策都趨明朗,市場安全邊際提升,時間窗口到來。

從機會上看,更大受益於經濟回升的行業,週期性的行業包括有色、能源以及前期受益於疫情得到控制的影視傳媒、航空機場等,科技類的板塊長期受益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同時,四季度的政策驅動力可預期性高,因此,同樣值得關注。核心的邏輯基礎依然是估值,注意避高就低。

問題2:您是如何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

吳達:對於基金經理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而言,基於公司研究平臺能夠觸及、能夠相對準確把握的基本面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簡化或不對難以把握的變量進行頭寸暴露,同樣是降低投資風險、優化投資組合的好方法。說到最能影響今年以來中短期市場的三大因素,可能是新冠疫情的發展、中美關係的波動、各國政府經濟支持政策的變化。在這三者中,基於不同國家對疫情的防控方式,在新冠疫苗正式大批量接種之前,疫情發展的趨勢是相對可跟蹤可研究的;政府的經濟政策一般來說也是具備持續性的,比如我國的供給側改革政策自2015年推出以來,至今仍在各個行業領域深化推進;然而對於中美關係的短期波動來說,實際上是不容易跟蹤並做出相應投資判斷的一個變量,至於摩擦是否熱升級更是難以揣度,因此在構建組合過程中應當儘量忽略這個方向變量的短期趨勢,而是從把握兩國之間的相對長期競合關係入手。

問題3; 您如何看待今年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展望四季度,您認為後疫情時代的投資機會主要有哪些?

吳達:說到影響投資回報的中長期經濟結構趨勢上,我國城鎮化建設進入中後期存量時代、改革開放代際的老齡化趨勢、新生代消費的個性化國際化、科技製造繼續升級參與全球競爭等是確定的大趨勢,中短期疫情雖然會帶來經濟的陣痛,醫療健康服務領域加快投入等短期變化,但對此類長期趨勢不會產生本質上的影響。在我國經濟體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的龐大量級後,長期回報大概率還是會來自於對這些領域的投資,而我們要做的事是簡化,在研究可控的範圍內聚焦。

問題4:四季度如果看待市場的大類資產配置?

吳達:各類資產表現邏輯由流動性驅動轉為基本面預期差驅動。美聯儲停止快速擴表維持低利率背景下,四季度美元弱勢震盪,美債收益率曲線增陡,美聯儲擴表推升黃金、美股,8月或已現年內高點,後續震盪概率大。全球政策環境和經濟狀況步入一個新常態,工業品和權益市場快速上漲告一段落。中國債券市場方面,中國經濟延續復甦,但斜率放緩,緩解利率上行壓力。債市利空逐步減弱,債市具有配置價值,債市供需失衡格局將適度緩解。中美利差高位,人民幣匯率穩定,對海外投資者投資吸引力上升,風險偏好收斂也將有利於債市的表現。

吳達:博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2007年8月起加入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長盛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長盛轉型升級、長盛研發回報、長盛龍頭雙核等基金基金經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