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金壩街道: “點線面”築牢脫貧攻堅網

日前,宣州區金壩街道辦事處祝公村扶貧專幹石美苓又一次來到了孫有財、劉桂英夫婦家裡。“家裡最近生活還好吧”“天涼了要注意保暖”……剛進門,石美苓就噓寒問暖起來,孫有財夫婦則忙著招呼她趕緊進屋坐下。

  孫有財夫婦是祝公村一對年近80歲的建檔立卡對象。石美苓在走訪中瞭解到,孫有財因患風溼病雙腿不能行走,想出門理個髮都是一種奢求,而他的老伴劉桂英更是常年在家,幾乎沒單獨出過門,行動上也不太方便。

  於是,石美苓隔段時間就會帶上理髮工具上門為老人理髮,還主動幫助他們繳納電費水費和清洗衣服、床單,打掃屋內外衛生。一來二去,時間久了,二老把石美苓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有點小事就給石美苓打電話。

  “老人有時候就像小孩一樣,就是想你去陪陪他們。”石美苓說,每次老人給自己打電話,只要手頭事情不忙,就會馬上趕過來。

  幫扶無小事,細節見初心。這是金壩街道辦事處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暖心縮影。近年來,金壩街道辦事處以黨建帶扶貧,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清單,採取“點、線、面”結合的方式,紮實築牢脫貧攻堅網。

  制定清單,抓好“點”覆蓋。街道印發《金壩街道脫貧攻堅夏季攻勢暨“五大”專項行動——大走訪工作實施細則》,按照一名黨政班子成員、一名街道黨員幹部、一名村(社區)幹部、一名村(居)民小組長、一抓到底的工作體制,成立大走訪工作小組,實行全覆蓋走訪,建立大走訪工作臺賬,對建檔立卡戶、邊緣戶、一般戶分類走訪,每到一戶,填寫清單,留存影像資料,切實解決不同對象的“微訴求”。

  互查互評,促進“線”整改。為了更好地促進各村(社區)之間扶貧工作均衡開展,街道積極開展互查互學互評活動,以“大走訪”為主要互查內容,擬出問題清單、限期整改,互查結果在街道內排名通報。

  狠抓作風,保障“面”提升。街道印發《金壩街道全面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清單》,並在街道、村脫貧攻堅推進會上集中學習,要求各村(社區)同步貫徹執行,街道紀工委同步做好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典型宣傳,抓作風,樹典型。在此過程中,街道紀工委還不定期深入到各村(社區)對照街道扶貧工作站提供的問題清單開展整改情況“回頭看”工作,對於整改不到位的村(社區)進行通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扶貧政策落實方面,街道積極動員轄區內有條件的脫貧戶申報產業扶貧項目,今年以來,街道共落實到戶特色種養項目288戶360個,切實讓貧困戶栽上“搖錢樹”、養上“下蛋雞”,實現了抓黨建促脫貧的全面覆蓋。

  “點線面”的共同發力,讓這張脫貧“成績單”亮點紛呈:今年以來,街道共為21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髮放春季教育補助費和免學費,兌現“351”“180”等政策報銷468人次,開展技能脫貧培訓89人,累計新發放貸款346萬元,123戶採取“一自三合”模式收益20.7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