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宣判多起“頭盔詐騙案”,法官提醒注意詐騙犯這些“套路”

近日,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以售賣頭盔為幌子的詐騙案。隨著江蘇多地實行騎乘電動車強制戴頭盔以來,頭盔一時間成了“香餑餑”,微信群、朋友圈等處出現了售賣頭盔的新騙局。

記者梳理發現,江蘇法院已審理宣判多起“頭盔詐騙案”。

低價賣頭盔?圖片是朋友圈盜來的!

5月18日,梁某發現頭盔價格飆升後,動起了歪腦筋。他在一個買賣頭盔的微信群裡發佈了一則廣告,不久便有人添加了梁某的微信,詢問有無現貨。

梁某立刻在朋友圈裡挑了幾張頭盔照片發過去,並謊稱自己手中有2000個庫存頭盔,與對方約定價格為一個31元,如果預定貨物需要支付1萬元定金以及2000元誠意金。當對方向梁某索要頭盔照片、合格證信息,詢問頭盔貨量等問題時,梁某均採用朋友圈盜圖、百度下載圖片的方式應付。

發現對方再三猶豫後,梁某發送了從朋友圈盜用的包裝頭盔視頻,表示還有別的買家在等著訂貨。看到梁某營造的“供不應求”的假象,對方最終付了6500元訂貨款。梁某收到錢後,用電腦合成技術自己製作一段發貨視頻,發給買家,並用百度隨便找了一個杭州附近的倉庫,讓買家自己提貨。

隨後,在等待收貨的日子裡,每當買家提出要求的時候,梁某都用各種藉口搪塞。直到5月21日,買家發現梁某不再回答任何問題,並刪除了自己的微信,才發現上當受騙,立即報警。公安機關很快將梁某抓獲。

惠山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電信網絡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騙取他人錢財,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急著做頭盔生意,卻被騙走2萬元定金

無獨有偶,8月底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以售賣電動車頭盔為誘餌進行的詐騙案件。記者注意到,該案中騙子詐騙時使用的方法和話術,與無錫這起案件中的非常相似。

宋某看上了電動車頭盔的商機,但她並沒有進貨渠道,於是便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一條求購安全頭盔的信息,而此時,閒來無事張某正好在動安全頭盔的歪腦筋。張某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佈售賣安全頭盔的信息,於是就複製了這些頭盔提貨的視頻及圖片發佈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並附上現貨、廠家直銷、定金鎖貨、定金隨時發貨等文字信息。

說來也巧,宋某和張某在微信中有一名共同好友,看到兩人的朋友圈信息後,出於好意,便把張某推薦給了宋某。宋某添加張某為好友後,微信聊天表示自己需要購買1萬個安全頭盔,雙方談好這批貨物單價是22元,總價22萬元。

張某告訴對方,由於訂單量大,需要先支付2萬元定金,定金到賬兩天後便會發貨。宋某當天晚上就將2萬元定金通過銀行轉賬支付給了張某。但沒想到的是,到了約定發貨時間,張某卻失去了聯繫,宋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報警後,張某被抓獲,吳江法院經審理後以詐騙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

法官支招:如何識破犯罪分子的騙局?

記者梳理江蘇法院近期的相關判決,發現隨著江蘇多地實行騎乘電動車強制戴頭盔以來,江蘇多地法院以審理宣判多起“頭盔詐騙案”。

記者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除了上述兩起案件,7月份以來江蘇法院另有四起已公開裁判文書的以出售賣頭盔為幌子的詐騙案件,地域涉及無錫、淮安、徐州,其中涉案金額最高的一起案件騙取被害人2萬元,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前段時間口罩詐騙的教訓還歷歷在目,就又有人栽進了頭盔詐騙的圈套。”無錫惠山法院承辦法官表示,分析這些案件,可以總結出犯罪分子所採用的“套路”——明明手頭沒貨,還故意製造緊俏行情,利用訂貨週期進行詐騙,讓買家先打款交定金,有的收到定金就拉黑,有的還要繼續騙貨款。記住這些“套路”,可以有效識破犯罪分子的騙局。

承辦法官提醒,在網上購買頭盔不能通過簡單發幾個朋友圈就確認對方是正規廠家。確實要做頭盔生意,應儘量通過實體商家或者正規電商平臺下單,不可盲目購買或者點擊對方發來的不明鏈接輸入個人信息,要多方核實賣家身份及貨品來源。

如果不慎被騙,應保存相關聊天記錄、轉賬截圖、賬戶信息等證據,並第一時間報警。此外,做頭盔生意還應注意,切勿盲目囤貨,也不可銷售不合格、不達標的頭盔,擾亂市場和社會秩序,一旦違法犯罪,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承源

校對 蘇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