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對於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肺炎,看似高速發達的人類科技突然也顯得手足無措。回溯歷史隨著人類文明的崛起,我們嘗試並克服各種妨礙人類生存的障礙,然而這些看似渺小的病毒卻能夠輕鬆瓦解我們的身體防禦底線。那麼古代、近現代面對這些窮兇極惡的流行傳染病究竟又發生了什麼,讓人類文明進程數次發生轉折,下面讓我們翻翻歷史中的種種不堪。

在流行傳染病學領域,大流行被定義為最最糟糕的情況。當一種傳染病蔓延到國界之外之時,那就是這種疾病正式成為流行病的開始,也將是它正式開始征伐人類的邊界。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事實上傳染病在人類狩獵時代就已經存在,但當一萬年前人類向農耕生活的方式轉變之時卻無意間造就了流行病的社區傳染性。瘧疾、肺結核、麻風病、流感、天花和其他疾病都是在這一時期首次出現。

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程度拔高,人們建造城市、開闢貿易路線,與其他相鄰城市的聯繫日益頻繁。在交往過程中衝突不可避免,與其他城市進行大範圍的戰爭,戰爭帶來人員的傷亡,疾病大流行的可能性就被放大。以下是疾病大流行的時間軸線,肆虐在不同時期的人群裡,改變歷史進程。

公元前430年:雅典傷寒

有記載的最早流行病事件發生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這種疾病在利比亞、埃塞俄比亞和埃及傳播之後,又在斯巴達人圍攻雅典時,越過了雅典的城牆,造成了雅典當時高達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亡。

疾病病發症狀包括髮燒、口渴、喉嚨與舌頭出血、皮膚髮紅和潰瘍。這種被懷疑是傷寒的疾病極大地削弱了雅典人的力量,是他們被斯巴達人擊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公元165年:安東尼瘟疫

安東尼瘟疫可能是一種早期出現的天花,始於匈奴時期。匈奴人感染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把病毒傳給了羅馬人,然後返回的軍隊又把病毒傳播到整個羅馬帝國。該疾病症狀包括髮燒、喉嚨痛、腹瀉,如果病人活得足夠長,還有膿瘡潰瘍。這場瘟疫一直持續到公元180年,馬可·奧勒留皇帝聲稱自己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但是具體可靠的史料有限。

公元250年:塞浦路斯瘟疫

塞浦路斯瘟疫出名是因一個著名的受害者----迦太基的基督教主教,塞浦路斯瘟疫可導致腹瀉、嘔吐、咽喉潰瘍、發燒和手腳壞疽。

彼時城市居民紛紛逃到農村嘗試躲避感染,但反而促進了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傳播。根據有限的資料推測,傳播路線可能從埃塞俄比亞開始,瘟疫經過北非,進入羅馬,然後進入埃及,一路向北所向披靡。

在接下來的三個世紀裡,各地疫情相繼不斷爆發。

在公元444年它襲擊了不列顛,阻礙了不列顛人對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的防禦,導致不列顛人不得不向撒克遜人尋求幫助,而撒克遜人則乘機迅速控制了英格蘭島嶼。

公元541年:查士丁尼瘟疫

查士丁尼瘟疫首先出現在埃及,後來蔓延到巴勒斯坦和拜占庭帝國,而後漸漸覆蓋了整個地中海。

這場瘟疫改變了拜占庭帝國的進程,粉碎了查士丁尼皇帝統一羅馬帝國的雄心,並引發了全國普遍性的經濟困境。它同時也被認為製造了人類世界末日的氣氛,人們生活苦不堪言之時精神世界迫切的需要有所寄託,因此促進了基督教的迅速廣泛傳播。

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裡,這種瘟疫的反覆發作最終導致了5000萬人死亡,,佔世界人口的26%。人們普遍認為這是黑死病首次出現的重要徵兆。黑死病的特徵是淋巴腺腫大,由老鼠攜帶,由跳蚤傳播。這兩者之間擁有很多共性,很難不因此引起人們的懷疑。

11世紀:麻風病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雖然麻風病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中世紀的歐洲麻風病才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流行病,許多以麻風病為主的醫院因此而應運而生,以解救大量的麻風病患者。

麻風病是一種發展緩慢的細菌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引起潰瘍和畸形,人們因此認為這是由於道德的瑕疵而上帝對於家族的一種懲罰。這種信仰導致了社會大眾對麻風病受害者潛意識的進行道德審判和一定的排斥。這種疾病現在被稱為漢森病,每年世界各地仍有成千上萬的人感染,救治期間如果不使用抗生素治療,仍然可能會致命。

1350年:黑死病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第二次大規模爆發的淋巴腺鼠疫可能始於亞洲,並隨商隊向西蔓延,導致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死亡。根據地方誌記載在公元1344年,中國淮河流域已經爆發黑死病。河北商人沿「絲綢之路」將之傳到印度、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等地,有一定的可信度。

同時同一時期蒙古人西征時,曾將染疫屍體用投石機投入城中,由此散佈病毒至歐洲各處,此類作戰方式在古代並不鮮見,因此可信度極高。伴隨著蒙古帝國擴張,該疾病造成了1347年歐洲黑死病大流行,大文豪薄伽丘的《十日談》即是以這場瘟疫作為故事背景,描寫在浩劫之下對人性的拷問。在1347年,最初當鼠疫患者到達墨西拿港時,它通過西西里島進入歐洲,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鼠疫引起人群大面積的死亡,許多屍體由於無人收斂在地上裸露、腐爛,在城市裡處處散發出惡臭,人類顯得如此渺小,生命變得無比脆弱。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彼時,還處於戰時的英格蘭和法國對瘟疫無能為力,緊接著兩國相繼宣佈停戰。當鼠疫改變了社會經濟環境和人口結構時,不列顛的封建王朝統治崩潰了。由於瘟疫對格陵蘭島上人群的摧殘,維京人失去了與當地土著作戰的能力,他們最終對北美的探索也戛然而止。

1492年:哥倫布交流

1492年,隨著西班牙人攻佔加勒比地區,天花、麻疹和黑死病等流行傳染病也由歐洲人感染給了當地居民。當地人由於之前沒有接觸過這些疾病,這些疾病輕鬆摧毀了原住民聚居群落,在整個南北大陸高達90%的人因此死亡,病死人數遠超滅絕人性的大屠殺。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一到伊斯帕尼奧拉島,就遇到了當地人口數達6萬的泰諾人。然而到了1548年,當地泰諾人人口已經不足500人。此類相似情形在整個美洲各地重演,給當地人民帶去了滅頂之災。

1520年,阿茲特克帝國由於天花大面積感染而被摧毀。這種疾病奪去了許多受害者的生命,也使其他部分輕度感染者喪失了行動能力。它天花的帶來嚴重的當地人的守衛力量,使他們無力抵抗西班牙強盜殖民者,同時也造成當地居民無法從事農業生產,因而無法得到足夠的生存所需農作物。

2019年的研究甚至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在16和17世紀之間,大約有5600萬印第安人是由於流行性疾病死亡,這一點甚至可能改變了當時地球的大氣層結構並導致了全球氣候的改變,由於此前耕作過的土地被其他植被覆蓋,這些植物氾濫生長從大氣中吸收了過多的二氧化碳,從而導致了一場全球降溫事件,例如同時期的明朝末年正處於小冰河時期,甚至明朝的快速滅亡可以主要歸咎於小冰河時期造成的一系列影響。

1665年:倫敦大瘟疫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圖表顯示1665年和1666年倫敦大瘟疫期間死亡人數的波動。實線表示所有死亡人數,虛線表示死於鼠疫的人。

在另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中,黑死病導致倫敦高達20%的人口死亡。隨著死亡人數的攀升和亂葬坑的頻繁出現,成千上萬的貓和狗被屠宰,因為根據分析疾病傳播的可能原因是由於病毒沿著泰晤士河港口傳播。最嚴重的一次爆發性感染在1666年的秋天逐漸結束之際,與此同時又發生了另一場毀滅性的事件——倫敦大火。這座擁有50萬人口的城市就像是一個火藥桶,街道擁擠不堪,到處是木質結構建築,其中許多都是用易燃的瀝青和焦油建造。到處都是堆滿乾草和稻草的馬廄,許多地窖和倉庫都堆滿了易燃材料,如松節油、燈油和煤。更糟糕的是,持續數月的乾旱造成了水資源短缺,使得大部分的木質結構建築都乾枯易燃。這場大火總共燒燬了13200棟建築,估計有10萬人無家可歸。大火帶來的無家可歸的人群成為了黑死病的攻擊對象。

1817年:第一次霍亂大流行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這是在接下來的150年裡七次霍亂大流行中的首次,這一波小腸感染起源於俄羅斯,那裡有100萬人因此而死亡。這種細菌通過接觸糞便感染的水和食物在人群中傳播,一不小心就傳給了英國士兵,後者將其帶到印度,在那裡又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因之而死亡。大英帝國的殖民者們以及其海軍先後將霍亂傳播到西班牙、非洲、印度尼西亞、中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和美國,導致150萬人死亡。直到1885年人們開發出一種疫苗,但這種流行病仍在繼續。

1855年:第三次瘟疫大流行

鼠疫從中國蔓延到印度和香港,:第三次瘟疫大流行累計共造成1500萬人死亡。在雲南礦業繁榮時期鼠疫最初是由跳蚤傳播的,這也被認為是導致帕提叛亂和太平天國叛亂的一個重要因素。印度面臨著最嚴峻的人口傷亡形勢,當時這種疾病的流行成為了不列顛人對印度高壓政策的藉口,從而引發了一些針對不列顛人的反抗。在1960年以前,人們一直認為鼠疫大流行一直很活躍,但後來病例降至200例以下之後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1875年:斐濟麻疹大流行

在澳大利亞將斐濟割讓給大英帝國之後,維多利亞女王將一次皇家訪問作為回禮。在麻疹爆發期間,抵達的皇家一行人將疾病帶回了他們的島嶼,在他們返回路程中與他們會晤的部落首領和警察進一步促進傳播了這種疾病。

由於當地適宜的氣候,麻疹在斐濟迅速蔓延,島上隨處可見被野生動物撿剩下的屍體,成片的村莊陷入沉寂,人們嘗試用大火解決問題,大面積房屋被燒燬,有時甚至病人都被困在火裡而無人顧及。斐濟三分之一的人口,共計4萬餘人在這場流行病中消失。

1889年:俄羅斯流感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第一次大規模的流感大流行始於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然後它們借道去了莫斯科,接著又去了芬蘭浪一圈,而後去了波蘭,最後蔓延到歐洲其他地方。到第二年,它已經成功翻越大海洋進入了北美和非洲。到1890年底,已有36萬人死亡。

1918年西班牙流感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1918年的流感在歐洲、美國和亞洲部分地區首次發現,隨後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當時,還沒有有效的藥物或疫苗來滅殺這種致命的流感病毒。據通訊社報道,在1918年春天馬德里爆發的一場流感大流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到了10月,數十萬美國人因感染而死亡,居民一度恐慌抗疫形勢岌岌可危。但流感威脅在1919年夏天卻消失了,根據分析當時大多數感染者要麼獲得了免疫力,要麼已經消失。

1957年亞洲流感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亞洲流感從香港開始,在中國內地各個先後蔓延,後來感染到美國地區,並相繼在英國蔓延開來,在六個多月的時間裡,造成1萬4千人死亡。隨後在1958年初爆發了第二波疫情,據估計,全球約有110萬人死亡,僅美國就有11.6萬人死亡。後來研製出一種疫苗,有效地控制了流感大流行。

1981年:艾滋病毒/艾滋病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艾滋病在1981年首次發現並公佈,根據病理分析它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最終導致感染者因身體喪失免疫力而死亡。那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出現發燒、頭痛和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當感染症狀消退時,攜帶者通過血液和生殖液變得具有高度傳染性,疾病病毒破壞人體內T細胞。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艾滋病最早出現在美國的同性戀社區,但人們認為它是20世紀20年代從西非的一種黑猩猩病毒發展而來的。這種通過體液傳播的疾病在20世紀60年代傳到了海地,然後在70年代傳到了紐約和舊金山。

雖然已經有了減緩艾滋病發展的治療方法,但是自從艾滋病被發現以來,全世界已經有3500萬人死於艾滋病,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治癒方法。

2003:非典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2003年,首次發現並證實了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是在幾個月的病例觀察之後。根據分析,該傳染病可能發源於蝙蝠,在中國首先是感染到貓,然後傳播到人類,隨後在其他26個國家廣泛傳播,最終感染了8096人,導致774人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特徵是發病於呼吸系統,病症表現為乾咳、發燒、頭痛和身體疼痛,並通過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的飛沫在空氣中傳播,傳播能力和傳染性極強。

經過醫學驗證,隔離措施被證明是有效的防止其傳播的手段,到當年7月,病毒擴散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後就沒有再出現過該疫情。國際上,中國由於在疫情爆發之初試圖封鎖有關該病毒的相關信息而受到批評。

全球衛生專業人士將"非典"疫情視為提高疫情應對能力的一次警醒,並將該流行病的教訓用於控制H1N1、埃博拉和寨卡病毒等疾病,對於後來世界各國提高流行病應對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

2019: COVID-19新型冠狀肺炎(新型冠狀病毒)

面對冠狀肺炎:回顧改變歷史的流行疾病,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發?

攝於2020年2月17日,在湖北省武漢市一家由展覽中心改造的隔離醫院,男子(左)使用筆記本電腦,被隔離觀察。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佈,在三個月內肆虐了114個國家、感染了11.8萬人之後,COVID-19病毒正式成為一種流行病。而且這種擴散趨勢還遠未結束。

COVID-19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此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過。症狀包括呼吸系統問題、發燒和咳嗽,並可導致肺炎和死亡。像SARS一樣,它是通過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的飛沫在空氣中傳播。

中國第一例報告病例出現在2019年11月17日的湖北省,但沒有得到確認。12月份又出現了8例,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一種未知的病毒。

當眼科醫生李文亮無視當時衛生部門命令,向其他醫生髮布衛生安全信息時,許多人瞭解了covid19 -19。第二天,中國通知了世界衛生組織,並對李提出了指控。一個多月後,李死於COVID-19。

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該病毒蔓延到了中國境外,截至四月初,它已在全球傳播到兩百多個國家。2月11日,感染被正式命名為COVID-19。(本文主要參考資料均來源於國外,不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