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風采展】張文泉: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風采展】張文泉: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記天水宏潤塬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文泉

9月底,當記者來到甘谷縣磐安鎮張家溝、尉家溝一帶的西山上時,看到一片現代矮化密植園,整齊劃一的水泥立柱、精細修剪的矮化蘋果苗木以及鋪設在樹苗下的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一條綿長的產業路纏繞著整個園區,工人們在園區忙忙碌碌的身影、鮮紅的蘋果、綠油油的苗圃、作業農機的轟鳴,勾畫出一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田園生態圖。昔日荒草萋萋、溝壑縱橫的荒山荒坡變成了金山銀山,漫山的果樹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說起這一切,鄉親們說這都歸功於天水宏潤塬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文泉。

今年42歲的張文泉是甘谷縣磐安鎮張家溝村人,他自小在農村長大,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鄰里鄉親的薰陶感染下,正直、感恩、善行、進取的人生價值觀在他心裡深深紮下了根。1997年,19歲的張文泉應徵入伍在陝西當兵,開啟了為期三年的軍旅生涯,在服役期間他嚴格遵守部隊紀律,刻苦訓練,增強了自身遵紀守規的良好素養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2000年12月張文泉退伍後沒“退”軍人本色,懷揣夢想選擇再次“出發”,積極投身自主創業大潮,因人生地不熟,加之沒有技術,他在南方打工的前幾年,當過搬運工、睡過馬路……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努力,堅持邊學習邊工作,經過16年“寧在苦中幹、不在苦中熬”的日子,鍛造了其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不僅讓他變得睿智而且更有衝勁,並使口袋漸漸充裕起來,張文泉堅信經過軍營與打工的磨鍊,在創業中一定會碩果滿枝。


2011年張文泉回到家鄉,利用打工賺的第一桶金註冊了甘谷冀鑫發商貿有限公司,從事建材及物流配送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打拼有了一定積蓄。

“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要想更深層次地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致富,就必須加快轉型步伐。”張文泉說,圍繞這一思路,他先後到山東、河南、陝西等多家農業生產企業去學習考察,決心從頭開始並深入到每個環節去學習,讓自己儘快成長。同時,為了發掘優質農產品,瞭解不同農產品的特性,他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經反覆論證後,2016年3月,張文泉在磐安鎮西溝流域投資1000萬註冊成立了天水宏潤塬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發展以項目開發、節水灌溉、休閒觀光為主的田園產業。

為把果品產業做大做強,張文泉不辭萬里拜師山東果樹研究所王正莊教授門下,潛心鑽研蘋果樹繁育與栽培技術,後又到清華大學自費參加企業管理培訓,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並與天水師範學院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合作,校企聯辦組建果樹育苗栽培研究實踐基地。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張文泉就讓“現代農業”的優勢大放異彩,公司先後流轉耕地1268畝,承包村集體林地2750畝,完成投資2860萬元,累計吸納貧困戶146戶620餘人增收致富。建成的矮密蘋果示範園實現了一年掛果、兩年量產的目標,極大地破解了傳統蘋果“週期長、產量低、見效慢”的難題。

“一個人的成功要看這個人為社會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張文泉始終牢記自己的創業初心,致富不忘回報社會,一定要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

20年來,張文泉從未因公司盈虧拖欠過員工工資,並於2018年投資創辦甘谷縣宏潤塬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學校。2019年以來,在全縣範圍累計培訓農民工及在校學生2700人次。近年來,他堅持農業出路在現代化,為更快更好地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實現農村生產經營向集約化、市場化轉變,帶頭開展“三變”改革,創新開展“黨建+合作社+企業+農戶”的運行模式,逐步建立起來一條高產出、高回報的現代農業循環新體系,帶動了磐安鎮張家溝、尉家溝、東卜峪3個行政村1034農戶5400人發展現代林果業,實現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標。截至目前,農戶入股589戶,承包土地1268畝,張家溝、尉家溝、東卜峪三村入股集體林地2750畝(按基地規劃,林地用於發展林下經濟),初步計算,每畝林地預計收入300元,五年後村集體按總收益5%的比例分紅,村集體每年每畝可分紅15元,年總分紅可達4萬多元。

“一路走來,雖然充滿了創業的艱辛,也飽嘗了豐收的喜悅;雖曾有過不少困惑甚至失誤,但更多的卻是成功的喜悅,今後我還要以軍人本色,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採訪結束時,張文泉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