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猿为何放弃四肢奔走的速度优势而执意选择直立行走

众所公认,南方古猿与现代人的相关性在于它们直立行走的能力。但就为什么它们要直立行走的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南方古猿为何放弃四肢奔走的速度优势而执意选择直立行走

这样做的不利之处是很明显的。用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术语来说,用支撑着直立的身体的后腿走路,是一种非常吃力而且难以保持平衡的行动、而且,如果只从速度的方面判断,那也只是一种炫耀而不实用的活动形式,因为它只利用了两肢,而猿和猴子等四足动物运用它们的四肢奔走,可以轻易地超越人类。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中,每一肢都会为全身的运动提供动力,可是在人身上,两只前肢却成了行动的包袱。用两腿运动且能快速行动的动物只有鸵鸟和袋鼠等,它们的前肢已经变得很小很弱,所以并不构成跑动的障碍。可是,两足动物超越四足动物的主要长处是,它们有着更高的耐力。人类中的许多成员可以跑42公里的马拉松比赛,而一只斑马在被追赶的情况下,用不到800米就会力竭倒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南方古猿趋向于运用两腿作动力活动在大地上呢?其他种类的猿类和猴子都已从树上下到地上,但仍是四足动物,偶尔地站直身体也只是为了看得远一点,或者是为了援取高处的食物而已。为什么南方古猿要标新立异呢?

南方古猿为何放弃四肢奔走的速度优势而执意选择直立行走

将几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才能说明,直立行走对于它们面临的问题是最有效的选择方案。一个因素是南方古猿需要尽量少地暴露在热带的烈日曝晒之下。直立的动物比四足动物受到的日晒要少1/3,在日光直射的情况下,甚至要更少。

另一个因素大约是手的运用的增长。其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最早的原始人交往时用的是一套原始的呼叫信号,这就需要有一种辅助的手段帮助口里的食物在发声时不致掉下来,于是就用到了手;其二是,它们要尽量地腾出手来做一些动手的事情,诸如把食物传给它们的伙伴等。今日的猿类处于松散的家庭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单独吃东西;但南方古猿可能已形成了一个生活组织,它们在生活中常把食物拿给别的成员一道分享。如果这是实际情形,那么具有良好的手持能力就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了。最成功的南方古猿也许就是那些能够有效地带着东西灵活地奔跑的成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