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解散應對疫情工作組,美政府抗疫的一招臭棋

(文/齊峰) 當地時間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參觀霍尼韋爾公司的口罩製造廠。他在那裡表示,白宮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組將被關閉,並被“另一種形式”取代。他的表態證實了美國媒體當天早些時候的報道,即白宮計劃逐步解散該工作組,以配合政府重啟經濟的努力。

美國副總統彭斯當天給出了更具體的時間表,即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屆時,美國的疫情應對工作將交由聯邦政府機構負責,回到“更傳統的方式”,同時也“反映出美國的巨大進步”。

然而,筆者從美國的疫情數字中很難想到“巨大進步”從何而來。相反,從疫情在美國的發展來看,美國政府解散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組的舉動只能是一招臭棋。

首先,解散該工作組傳遞出美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錯誤信號。

從常理來講,成立一個工作組自然是為了解決某方面的問題,在問題得到解決後,這個工作組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麼,美國的新冠疫情真的已經得到控制了嗎?根據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美國單日新增感染新冠肺炎病例24063例,新增死亡病例2142例。雖然這兩個數字較疫情最嚴重時期已有所下降,但美國的疫情曲線距“拉平”還差得很遠。

事實上,仔細分析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出,除疫情中心紐約等幾個城市的感染人數和病亡人數明顯下降外,全美許多地區的病例數持續增長,新的“熱點地區”正在形成。美國政府此時釋放出的任何錯誤信號,都可能導致讓民眾進一步放鬆警惕。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發展早已證明,輕視它必將受到懲罰。

其次,解散該工作組將令美國抗疫在聯邦層面更加無力。

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就因抗疫不力持續受到批評。防控疫情的一些關鍵要素,如檢測能力、防護裝備等,至今沒有得到解決。如今的美國已有120多萬人感染,超過7萬人病亡。如果一個由副總統掛帥、多部門負責人和重量級科學家組成的工作組存在的情況下疫情應對尚且如此,那麼在工作組被解散後,聯邦政府的抗疫能力自然會受到人們的質疑。

雖然美國官方表示包括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等工作組內的專家仍將繼續他們的工作併為總統提出建議,但他們都曾公開發表與總統的論調相反的意見,在工作組解散後,急於重啟經濟的特朗普是否還能聽得進去這些專家的意見,也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再次,解散該工作組拼經濟助選或適得其反。

面對年底的大選,在無法通過抗擊疫情得分後,特朗普政府把連任的希望放在了經濟上,重啟經濟成了政府最響亮的口號。特朗普5日暗示,在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組解散後,一個新的負責重啟經濟的諮詢機構將取而代之。然而,在疫情並未根本性好轉的情況下,白宮此前引用的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模型顯示,隨著各州放鬆限制措施,到8月初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將達13.4萬,是此前預估的兩倍以上。

但是,有多少人會在疫情中死亡,似乎從來不是美國政府最為關心的問題。不論是6萬、7萬,還是10萬,彷彿都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而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特朗普5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就表示,重啟經濟“可能會讓一些人死亡”,但需要“讓國家重回正軌”。民眾的生命與重啟經濟在他的眼裡孰重孰輕,由此可見一斑。一旦急於重啟經濟令美國的疫情出現進一步失控的局面,特朗普政府又將陷入搬石砸腳的窘境。

難怪美國喬治城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勞倫斯·戈斯丁在評價解散工作組一事時說,這就像“在戰爭中解散戰時內閣一樣”。在本該加強公共衛生危機應對之時卻削弱它,這樣的臭棋還是越少越好,否則必然滿盤皆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