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用”事,才能当“有用”人


人的生存,需要有一种安身立命的信条,坚持这种信条,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被动的裹挟在每日的忙碌辛劳中,到老也不知道一生为了什么。

真正的信条,是需要寻找的,是需要有参照系的。社会没有说明书,人的认知又是一个漫长累计的过程,没有实践就没有经验,但没有启发,我们的智慧很可能来的太晚,等到有了感悟再回头看,很可能发现自己已经在茫然的误区中走的太远,错过了许多生命本身的美好。

《道德经》,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自然的本质,观照内心的声音,让我们在定静中,从容面对纷繁的指路明灯。

人们总觉得《道德经》是玄妙和难以认知的,那是因为长久的学习经验让我们只知道硬知识。人的知识体系,除了硬知识,还有软知识。硬知识是我们从小到大习得的知识,比如语言、数学、公式、工具、技巧等,这些东西人人都能够通过社会化的学习获得,但是软知识是很难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比如我们的认知层面,思考的维度,创造的能力,对于自我的理解等。硬知识帮助我们完成学业,处理工作,但是软知识才是起到支配作用的行为源头。

人们容易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硬知识的学习中,因为硬知识能够带来立即的好处,是显性的,但是软知识的获取,则需要经过长久的反思和总结,再通过实践进行验证,这就是很多人不注重软知识的原因,它太隐晦,太难以捉摸。人们整日忙碌,耗尽心力,哪有精力凝神思考,考虑长远。这就是很多人浑浑噩噩一生的原因,不在心力上用功,就只能在体力上消耗,没有想明白方向,就已经飞速上路,直至生命的尽头,还是没明白为什么而活。

如果找到人生的源代码和规律是一道命题,那么在《道德经》里,我们能找到各自想要的答案。

做“无用”事,才能当“有用”人

《道德经》分为两部分,道和德。道是讲万事万物的规律的,德是讲我们如何运用和掌握这些规律去实现自我的。

规律是怎么形成的?规律是在有和无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果。所以有和无是《道德经》中的核心论述之一。很多人觉得有是有用的,讲无就是一种玄学和鸡汤,其实不是。有无都是相生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比如,夏天的树枝繁叶茂,但是冬天就会无花无叶。如果没有冬天的无,大家可以想象会有夏天的繁盛吗?老子总结的就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很多时候看不到的东西才是可以用的东西,它为看的到的东西提供了便利。比如说你认为社交很有用,但是社交的前提是大家在一个层次上,人们常说不在一个圈层不要强融。那么真正想要实现社交该怎么办呢?不是功利的不停的赶场子,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称兄道弟,而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升格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圈子不用你强融,会自然的找到你。

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力,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企业家和团队。

所以我们要学会看人,重视看人。好的企业和差的企业相比,差的企业就差的很远吗?事实上未必。大家都有差不多的组织架构,有差不多的制度,有差不多的运营模式,但是为什么结果上就差了很多,那是因为企业家的决策水平有高下之分。决策如果是可以数据化的,可以方法论的,那么所有掌握方法的人应该可以做出相同的选择,可事实是,决策更多依靠的是企业家的感知、判断力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举个例子,京东在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重要的转折点。京东是从卖光碟、刻录机、录像机起家的,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零售业遭到冲击,京东的员工开始在网上发帖子推销光盘,开启了线上业务。2004年的时候,刘强东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决定关闭全部线下业务和门店,彻底转型电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是不同意的,因为线下业务已经有近亿的销售额,舍弃这些眼前的利益,投入到一个未知的战场,简直是异想天开、自取灭亡。现在回头看,刘强东的决策是极其正确的,但是这样的决策当时的财务数据是不支持的,过去和现在的佐证也是不支持的,可它迎合了未来的趋势,顺势而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做决策,是超越大数据,超越我们认为的知识储备的,他们用心智、想象、胆识做出的选择,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些看起来“无”的,“空”的东西,是扭转局势的根本力量。

做“无用”事,才能当“有用”人

说了这么多,回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我并不是说硬知识不重要,硬知识可以保证我们日常行为的理性,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随着硬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格局和自信,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关照内心,找到自己做人做事的原点。正如《道德经》里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做事情的“一”是什么,你坚持的“一”是什么,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对身边人的影响。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有用的东西舍弃或滞后无用的东西。比如双十一“剁手”我们可以花很长的时间盯着手机买东西,买下的书却不会看几行;应酬喝酒从不缺席,答应孩子的事却一拖再拖;报了课程想要提升,但总会因为微不足道的小忙碌就不再坚持。面对这些行为我们不是要批判,一定要追究出个对错,只是我们要认识到在取舍和选择面前,哪些事情有更长远的价值,更值得去投入。买东西省钱当然是一件很爽的事,社交也是生活的必须,计划也总有被打乱的时候,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看得见的日常,就随意忽略看不见的力量。相比于以上这些,自我的提升,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这些非功利的事情,才是长久的事情,才是对我们生命有深远影响的事情。否则我们忙忙碌碌,稀里糊涂的做了很多事,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所以,坚持把一定比例的时间投入到能够产生长远价值的事情上,多读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书,做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事,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机会,一个超越现在的我的机会,也许,你会收获非常了不起的变化,让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

做“无用”事,才能当“有用”人

世间所有的美都不是刻意为之的,美是一种没有目的,自成其美的生命冲动。人生就像旅程,总是想要到达目的地,拍照打卡留下什么,反而什么都留不下。我们应该放空内心,去欣赏和感受每一处风景的味道,充盈内心,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美,找到自己生命的热爱和悸动,不被外在的世界奴役,只在内心开放出悠然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