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與變革:高校開展線上教學的幾點思考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教學造成了影響,線上教學成為當下重要的教育方式。高校應藉此契機,把準發展趨勢,找出問題不足,更新理念、升級技術、優化資源、提升能力、創新管理,加快推進線上教學變革,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線上教學;教學改革

疫情期間,全國高校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把準發展趨勢,找出問題不足,深化教學改革,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一流人才必須思考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線上教學是大勢所趨

線上教學是運用互聯網、多媒體、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與學互動的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開展線上教學,是高等教育發展大勢所趨。

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要求。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和顯著特徵,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觀念更新、模式變革,是信息化社會的時代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基礎,依託各類智能設備及網絡,積極開展智慧教育創新研究和示範,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的模式變革和生態重構。採用5G和人工智能(AR/VR)技術的在線教學具有突破時空限制、快速複製傳播、教學資源充足、呈現手段豐富、網絡高速流暢等獨特優勢,必將成為促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實要求。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高校正步入加快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的快車道。線上教學日益成為中國高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全球教育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的新引擎。從“引進來”角度看,線上教學將成為國內高校師生跨越地理鴻溝,獲取國外一流高校優質課程和學術資源,提升自身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渠道;從“走出去”角度看,在全球化時代,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水平是中國高校開展對外教學,推動線上學術文化交流,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要求。

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是現代大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原則和努力方向。在線教學使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更加靈活自主。學生擁有更加自主化、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可以靈活安排上課的時間、地點,根據自身知識、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把握學習進度。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學校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更加精準地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進行科學分析和評估,瞭解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教師的教學特點,為學生定製更加個性化的培養方案,為老師定製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案。由此,在線教學成為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我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構建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持續不斷增強全體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發揮網絡教育和人工智能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加快發展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高校作為集聚人才與教育資源的知識高地和施教機構,應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優勢,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一是改革線上教學組織方式,健全不同學段與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彈性學習機制,暢通學習成果認定、學分認定轉換渠道,開展多元化學歷教育;二是通過線上教學滿足各行各業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人員的學習需求。

高校線上教學面臨的瓶頸和難題

當前中國高校線上教學仍處於線下往線上平移的階段,線上教學在質量和模式構建方面還存在一些瓶頸和難題。

思想觀念亟需更新。目前,高校、師生、社會和家庭對線上教學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從全國高校開展線上教學的情況來看,把線下傳統的課堂平移到線上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線上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多數學生對在線教學還不適應,在新鮮感消失後,參與線上教學的積極性消退,學習質量不高。

技術支撐存在短板。自2012年MOOC(慕課)在高等教育領域快速興起和廣泛應用以來,支撐線上教學的技術有一定的突破和發展,但尚不能充分滿足大規模線上教學和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一是網絡通信平臺建設不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高校依託互聯網通信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但受制於網絡支撐條件,在大量師生同時直播、點播和下載資源時,網絡擁堵甚至癱瘓等狀況頻出,多數課程尤其是直播課程難以順利進行,課程質量受到影響。二是線上教學平臺數量眾多,魚目混雜,難以滿足師生教與學的個性化需求。三是線上教學實驗的技術支持存在短板,實驗課程的虛擬仿真研發和供給不足。

優質資源建設不足。教育資源是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其核心要素是師資和課程等教學資源。目前,高校在利用優質資源開展線上教學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一,高校擁有豐富的線下優質教育資源,但在將線下優質教育資源進行數字化存儲和運用、最大程度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效用方面,高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二,國家層面開發建設了一批國家精品課程、視頻公開課等,但數量還不夠;國際上,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都開放了一系列公開課資源,但我們的借鑑還不夠。三是優質的教育資源並不等同於有效的學習。學習資源需要與教學目標和內容密切關聯,需要與學習者的身心特徵相匹配,這樣才能夠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面對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我國高校開展線上教學時在學習資源選擇、難易程度設計和組織呈現形式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適應能力仍需加強。高校對線上教學條件改善、教師線上教學能力培訓的有效支持服務是確保在線教育質量的關鍵。目前,一些高校教師在線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這既需要教師加強自我學習,也需要高校加大對教師的支持服務力度。另外,面向學生在線學習的有效支持服務還需加強。在開展線上教學時,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供知識傳授、教學實踐等學術性支持服務和價值塑造、情感認同等非學術性支持服務。

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線上教學對高校現有教學管理體系提出了新要求。線上教學時,師生處於空間分離狀態,教師與學生通過網絡技術和各種媒體設備開展異地同步或異步教與學,教與學的過程被分割成緊密相連的各個階段。高校對教師如何開展線上教學、學生如何進行線上學習、線上課堂教學秩序如何維持等問題還缺乏探索。當前,線上教學的組織形式多為直播、錄播和點播,即將傳統線下課堂教學轉錄為電子資源,形式單一,缺乏互動,缺少學習體驗,教與學雙方的現場感都較弱。線上教學的複雜性和靈活性給高校線上教學過程管理帶來了挑戰。此外,高校在建立線上教學教師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學生考核體系等方面還缺乏相應的探索實踐。

促進高校線上教學高質量發展

疫情給高校正常教學帶來了衝擊,也為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提供了機遇,高校應藉此契機,主動加強線上教學分析研究,加快推進線上教學變革,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更新理念,引領線上教學優質發展。理念決定變革的方向。線上教學需根據教學對象、課型特點、教學內容、實施條件等靈活組織教學,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到“教學共生”的根本轉變。線上教學缺少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和情緒互動,為保證學生投入到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從學生視角安排設計教學環節和內容,努力通過互動答疑、隨堂測驗、難點解答、研討交流、彙報展示等形式,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參與學習轉變為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在教學資源方面,要針對不同授課對象的實際情況,提供促進他們個性化發展的差異化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多層次學習需求。針對線上教學缺少學習氛圍和教學監管力弱的問題,應進一步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來設計課程,創設更加開放的學習情境,充分發揮智慧教學工具優勢,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式、探究式學習。

升級技術,豐富線上教學支撐手段。一是開發虛擬仿真技術。針對實踐教學環節,要加大線上仿真實驗的開發力度,著力解決線上實驗教學的技術支撐難題。二是開發智能感控技術。即時識別學生學習狀態並及時反饋給教師的智能感控系統,有助於教師掌握教學成效、科學調整教學進度。三是改進用戶體驗。針對各類在線教學平臺在通用性、穩定性、安全性、用戶使用友好度、承載力等方面的不足,要加強技術革新,改進用戶體驗,保證平臺能同時容納更多使用者、滿足更多使用需求。

優化資源,夯實線上教學運行基礎。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操作便捷、支撐能力強的硬件平臺,流暢穩定的網絡通信以及優質的課程資源。為確保大規模在線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一要加快改善網絡條件,加強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各級各類學校網絡保障;二要面向未來終身教育需求,滿足不同專業、學歷、層次、背景人群的學習需求,制定國家層面的頂層規劃,引導各級各類學校持續加大優質在線教學資源建設力度;三要積極推進校際合作共享,集中各方優勢力量擴大優質資源供給,同時儘量將教學資源以模塊化的方式呈現,便於學生根據自身個性化需求靈活選擇組合。

提升能力,保證在線教學高效開展。教師要深化對線上教學的認識,熟練運用線上教學各類工具平臺,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要認真研究線上教學規律,積極參與線上教學改革與研究,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手段;要挖掘提煉課程蘊含的德育元素,努力實現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結合。學生要儘快適應線上教學,提升自控能力,培養自主研學能力,掌握在線學習方法。在線教學是師生互動、共同促進提高的過程,教師應認真備課,提升相應的教學技能,改進授課方式;學生應更加主動參與教學環節,合力構建“教學共生型”在線課堂。

創新管理,提升在線教學質量水平。在線教學不僅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要求,也對學校組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加強教師線上教學技能培訓。東南大學為保障在線教學有序開展,利用線上教學平臺與智慧教學工具,通過教學方法講座、名師示範授課、跟堂觀摩教學、課堂教學實戰以及教學名師點評等方式,開展全方位、全角度、全過程的在線教學培訓,為不同需求的教師提供基本類、進階類、高階類和心理疏導類等分層次、分階段的培訓課程資源,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掌握線上教學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師線上教學技能。二是要科學合理地選擇課程的授課方式和組織方式。線上教學的形式、平臺豐富多樣,學校應指導教師根據不同課程的類型特點和授課人數,採用MOOC(慕課)、研討答疑、錄播、直播相結合的方式,按“一課一案”的原則制定教學計劃。為避免學生學習過程中在多個教學平臺間頻繁切換,學校要結合實際,精選若干線上教學平臺,引導教師選用相對集中的幾個線上課程平臺和軟件工具開展教學。三是要及時收集、準確分析反映教學質量的數據,實現多維度教學質量監測。東南大學探索構建“全員參與、全程監控、全面評價”的線上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在校院(系)管理層面、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三個維度,實現質量管控的全員參與、有機互動,形成了“計劃-運行-控制-反饋-改進”的質量管理閉環。學校實施校、院(系)兩級線上教學督導制度,開展在線學生評教與滿意度調查,一方面遴選優秀在線教學案例並推廣示範,促進交流;另一方面儘早發現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學校與在線課程平臺建立教學質量保障聯動機制,實時監測教學運行,通過學生出勤率、預習完成度和師生互動等指標,瞭解學生在線學習狀態,為在線教學提供有力質量保障。四是要推進教學進程的信息化管理。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推進基於學習過程的全程化考核方式改革,全方位、多維度反映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加快提升線上教學質量,構建線上與線下教學協同發力、融合互補的教學模式,將是今後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努力方向。高質量開展線上教學,任重道遠,前景光明。

【作者左惟:東南大學黨委書記】

原載2020年第7期《中國高等教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