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在城市,而回家大多数也就是春节回去一次。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春节,其实就是一场富人的盛宴和穷人的迁徙。多少人把乡愁和思念系给那张小小的车票,爬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只为藉慰那份久隔的亲情。回去后才发现,虽然故乡还在,但早已物是人非,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小聚数日便匆匆离开,重新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打拼,给父母或者孩子无尽的牵挂思念。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丽姐90后,老公是外省籍,夫妻二人在隔壁城市打工。当初丽姐全家反对丽姐嫁给三哥的,因为三哥家贫且远,但丽姐“吾意已决”,家人冷落了丽姐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不怎么待见三哥。不过丽姐家人恨归恨,还是帮着丽姐照看着两个孩子。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丽姐的第一个儿子是在三哥老家生的,满月丽姐就带着儿子回到娘家住,两年后老二也在娘家出生了。因孩子都在外婆家生活,所以丽姐夫妻假期大多是在娘家度过。 

丽姐的大姐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便和父亲商量借些钱给丽姐夫妻,帮助他们首付在邻市买套房。可就算这样这样也没办法接小孩到城里上学,他们两人在厂里上班,工资加起来不到8千,如果把小孩接到城里上学必须有一人在家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生活,这样房贷和生活压力又无法承受。

所有的诗和远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只能留在心底,在夜深人静时继续编织。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或许这是多数打工人的真实写照。但我们却又无能为力。

在人的一生中,人最有安全感的,是儿时的时光:自由、快乐、随意,但我们渐渐长大,于是有了家,有了独立生活和责任。

在我们需要择业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大城市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于是不得已别离温暖的家乡,走向远方。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在大城市生活就像一场生存游戏,艰难却容易上瘾。大城市是客观的,有它自身的游戏规则。规则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个体的利益,城市的高速发展也证明了规则的有效性。

留在大城市的人,享受了它的高效、便利、公平等便利,但也必然要承受它昂贵的生存成本和激烈的竞争压力。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多年以后,我们慢慢疲惫,甚至精疲力尽。很多人开始厌倦城市生活,又想回到农村,回到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慢生活;或者选择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静的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现实往往是,回到三四线城市或者故乡,又觉得各种限制,太多不如意,不那么便利:复杂的关系网,不繁华,以及较少的择业机会。

于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道走向何方。

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心归属何方?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身,灵魂和肉体相互撕绞,便有了迷茫的流浪人。

其实,不管是哪里,都需要心的宁静,心若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