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李贄(1527-1602),號卓吾。明朝後期一位負有盛名的思想家,然而為後人所詫異的是,李贄的出名是因為他為世俗所不容,更為天家所不容。在李贄70多歲時,被晚明政府扣下“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鋃鐺入獄,繼而悲死獄中。但即便是這樣的他,仍然被後世所尊敬和敬佩著,畢竟,清者自清。能夠不懼世俗的勇於做自己的李贄不可不謂是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那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李贄能夠在那個時代獨立傲骨成為一股清流呢?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李贄其人)

吏治腐敗

明朝後期的官吏極其猖狂,官僚制度腐敗得如同在暗淵中凋萎的落花。在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後,明成祖又設立了內閣,這一系列的措施都為鞏固他們的皇權做了強有力的保障,但是也相繼引出了許多枝節旁生的問題。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宦官一家獨大,皇帝看著他們是太監覺得對地位構不成什麼威脅,無止境的縱容他們這些公公,還設立了東廠。宦官走入朝廷對我們本來就不甚穩固的朝堂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官員們只得在明面上附和,暗中誰不道一聲“閹人”。如此而來,國家政治就不清明,政府應該給與百姓依靠與庇護。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然這樣的吏治,官員尚且不能護己,哪還能說庇護百姓呢?明朝在此時已經岌岌可危,沒有一個好的上層建築加速了他的滅亡,所以當時已經是明朝後期了。民不聊生的社會,百姓受官員壓迫,受政府壓迫之深猶如吸人骨血。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宦官當道)

矛盾尖銳

這個矛盾主要指的是社會內在矛盾。這樣的本質就是由於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而造成的封建社會漸漸衰落。從事手工業的人在江南一帶崛起,且不斷的發展壯大。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了。這對小農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人奉行以農為本,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手工業者的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給了小農經濟崩塌的預兆。百姓極大多數還是以農為生,這樣的狀況給了農民猝不及防的一擊。農民不僅要受狼虎般的官吏的剝削壓迫,還要努力的守住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跟新興的經濟產業抗爭。社會矛盾愈發尖銳。

農業說到底還是國家的發展基業,農民還是國家的一根龐大支撐柱。現在農民的內心焦躁不安,因為在那種壓迫得引人窒息的社會環境下,他們是在夾縫中生存。惶恐是日復一日的,困難也是日復一日的。這樣尖銳的社會矛盾之下,最常動用的手段是利用思想來安撫百姓。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工商業發展繁榮)

道學家偽善

前面所述的吏治腐敗跟社會矛盾尖銳都是道學家這種偽善的人出現的條件。也是李贄思想被認為“異端”的背景。道學家偽善,是李贄思想出現的直接原因。道學家是指那些自稱為儒家正統的理學家。

他們在那個社會矛盾尖銳的社會為了抬高自己,使自己的地位上升,把孔子神聖。還打著“扶天綱,立地紀”的口號,在我們的現代社會我們可以稱他們為偽聖母。他們口中塞滿了禮義仁義,心裡面卻是藏汙納垢,虛偽至極。但是世人不知曉,百姓不知曉。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平民百姓本就對這種蒙著“神聖”外衣的道學家看不透,百姓對仁孝忠義都是根據一種在歷史間,在社會間潛移默化的形成的穩固的社會道德準則來判斷的。他們會被滿嘴仁義的道學家給矇蔽,然後尊崇道學家,給那些貌似聖賢卻惡劣的道學家極高的社會地位。像李贄這樣正直的人是不願跟道學家這種糟粕泥水一起同流合汙的。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孔聖人像)

離經叛道

李贄為官二十載,也想過為朝廷為百姓做些什麼。但是官場汙濁實在是讓李贄無所適從。那幾十年的官場生活和社會閱歷讓他更加的清楚到了人性的黑暗。李贄十分看不起那些打著孔子名號的道學家。李贄認為,孔子也不是天生的聖人啊。我們沒有必要這麼愚昧的去迷信。

儒家的經典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跟如來佛祖的佛經一樣不可侵犯。不是儒學說什麼就是什麼,儒學並不是每一個人安身立命的人生準則。孔子對是非的標準也不是我們來評判自己的標準。這番言論一出,社會翻騰了。人們覺得李贄有問題,是“異端”。孔子是什麼人,是百姓心中瘋狂迷信的“聖人”,李贄這麼說,就是與世不相入,會妄遭非議,受人排擠。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李贄還批判了那些偽善的道學家,批判了宋明理學中“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為什麼要求自我壓抑剋制慾望呢,毫無道理可言。李贄強調了尊重人正當的私慾,我們是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德的。還有男女為什麼那麼不平等呀?丈夫死了寡婦裡貞節牌坊,為什麼不給為妻子守靈的丈夫也立一個?這些思想跟觀點已經到了“顛倒千萬世之是非”的程度了。所以人們覺得他離經叛道。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李贄所著書籍)

不世清流

李贄其實在本質上是一個具有鮮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性的人物。他很勇敢的在那個時代的壓力下堅定的展現出自己的個性。這也是後世人對他很敬佩的地方。

在某些角度看,李贄跟魏晉時期的陶淵明是很像的,不過結局相差甚遠罷了。他們同樣的不為世俗,都想在亂道中守住本心,不泯滅掉自己的個性。《焚書》是李贄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叫《焚書》是因為李贄心中也很清楚他是不為世道所容的,或者所他在發表出自己離經叛道的言論的時候,李贄就已經預見了自己終將死於獄中的下場。李贄的不羈太令人所震撼,他的堅持也很令人唏噓。或許他是因為被官場被社會壓迫得太狠了,以至於反彈得如此激烈。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李贄的觀點總體上來說是積極的,是社會思想的一大進步。自號卓吾也體現的他的思想,卓是超越,吾是自我,那就是超越自我。李贄以自身當做超越進步的指標,而不以經書的刻度為指標。在一個世道里面出現這清流不可謂不易。


為什麼李贄會成為明朝後期的一股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