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你有沒有這種情況?

面對目前的工作極度迷茫,看不見未來的出路。面對上級佈置的任務,生怕自己做不好,只想逃避,害怕挑戰。

在愛情中患得患失,愛人不接電話,或者拒絕自己與自己見面。就會胡思亂想,怕被劈腿,擔心對方已經不愛自己,沒有安全感。

在人際關係中,對人太過強勢,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或過於討好對方,喪失自己的原則。做出這些行為,都是因為擔心不被認可或接納。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對待自己,時而自卑,時而自戀,對自己的行為永遠不滿意,總處在矛盾中。

這就是內心焦慮的表現。人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擾和刺激,打破了內心的平衡。

哈弗心理導師加藤諦三的新書《穩》,將教大家如何對待生命中種種未知和意外。讓內心無膨脹,無擔憂,無執念,無退縮,無抱怨,保持穩定的狀態,消除焦慮。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一.面對現實,有得有失是人生常態。

羅永浩曾經是多麼輝煌,一手打造錘子手機。可是錘子手機經營失敗拱手易主。他又信心滿滿進軍電子煙市場,又遇上國家禁令。

接著自己還揹負逾億債務上了老賴名單。這個折騰半生的中年男人並沒有因此在人群消失,反而越挫越勇。

開始直播賣貨,在鏡頭面前數次口誤。他並沒有覺得丟臉而誠懇的跟觀眾道歉。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人們都認為學生時代更容易交到朋友,那是因為學生時代利益衝突比較小。進入社會以後,人會因為自己的付出獲取利益或者利益損失,左右權衡。

因此無法敞開心扉,不能與他人構建親密的人際關係。所以往往感覺不到快樂。相反的,有些時候不那麼計較得失。只想著為朋友或者為自己的信念付出時間和努力,心裡反而更加坦然或輕鬆。

很多人越在乎什麼,就越被什麼影響,干擾和傷害。當你患得患失,質疑當下胡思亂想的時候。

人格核心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就會被外在的衝突消耗掉,只會覺得內心空虛無比,根本沒有力量支撐自己。

只有把自己變成一個足夠大的容器,吞下很多情緒問題才能保持穩定的心態,理性的思考。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二.不做別人目光下的奴隸。

莎士比亞曾說過:“世間本無善惡端,端看個人想法”。

有一個故事說父子倆進城趕集,父親騎驢,兒子牽著驢走。一位過路人看見後,便說:“這個當父親的真狠心,自己騎驢子,卻讓兒子走路

。”

父親聽完,趕緊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驢, 他牽著驢走。

沒走多遠,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當兒子的太不孝順,自己卻悠哉地騎著驢,讓老爹跟著跑。兒子一聽此言,心中慚愧,連忙讓父親上驢, 父子二人共同騎驢往前走。

走了不遠,一個老太婆見了父子倆共騎一頭驢,便說:可憐的驢呀,怎麼能承受父子倆的重量?這不是虐待動物嗎?

父子倆聞言,只好從驢背上下來,牽著驢走。又碰見陌生人說:這父子倆真蠢,放著好好的驢不騎。最後,人們看到這對父子倆抬著這頭驢從街頭走過。

這個故事聽起來荒謬,但是放在現實中卻毫無違和感。

人生自己做主,不要讓別人來操縱自己的人生,不做別人目光下的犧牲品。才能獲取來自內心的安全感。來容納自己的無力焦慮,失望,悲傷,恐怖,而不是被情緒左右,越陷越深。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三.不強求,不勉強,是構建人際關係的基礎。

很多情侶相愛時非常甜蜜,一旦走入婚姻,又會非常厭惡對方。主要是有些人希望把對方一體化,想讓對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愛他的妻子,他喜歡喝酒玩樂,所以他回到家經常是深夜兩三點,有時候甚至早上四五點。

這無形中惹怒了他的妻子,妻子要求工作結束了,立即回家。兩個人的相互厭惡,就從這個矛盾開始產生。


另外一種方式是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小的時候父母要求做什麼就做什麼?心裡雖然很想反抗,但是卻不敢反抗。

漸漸的沒有了自我,勉強自己去迎合他人,卻覺得不自在而且疲憊。雖然後面歷練得八面玲瓏,但是因為長期顧及別人的感受,同時漸漸地失去對自己的期望。

對抗內心焦慮的藥《穩》


不期望不勉強,是人和人相處的最好方式。這樣能夠形成自己的自體化,這意味著能夠認可與自己不同的他人存在。

當你的內心真正平穩的時候。你在乎的人和事,才不會成為讓你煩憂的軟肋。而會作為讓你持續突破自己的動力。

讓我們自恰的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榮辱不驚的過完這一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