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動畫片質量的問題,但這其實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細思極恐。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在《貓和老鼠》中,貓抓不到老鼠不會死,因為有人養著,所以貓不是弱勢群體,只是生活之餘順便抓抓老鼠。貓被欺負只會讓人覺得好笑,但不會讓人覺得它悲哀。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同樣的,格格巫只是討厭藍精靈,但他不抓藍精靈也不會餓死,人家作為巫師,是體面人,本身不愁吃穿,閒暇之餘搗鼓一些藥水。所以他抓藍精靈就算吃癟,也只是好笑,不會讓人悲哀。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然而反觀我們國內的動畫片,理論上來說,灰太狼抓不到羊就會餓死,包括紅太狼也會。光頭強砍不了樹也會失業,沒有謀生手段而且也不敬業。其實這些主角,放在現實生活中,是弱勢群體。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所以喜羊羊的問題之一就在於灰太狼沒有任何合理收入,甚至沒有理由說明他能正常活下去,光頭強也是一樣,職業伐木工人不砍樹他靠什麼活下去?熊出沒第一部有幾個橋段讓人印象特別深,好幾次明明光頭強並沒有招惹熊大熊二,例如可樂機,卻依舊被整得很慘。我甚至親眼見過有個小孩子對一部紀錄片上出現的一個伐木工破口大罵的,就因為他伐木。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拿灰太狼跟光頭強這種弱勢群體當作笑柄來編故事,等同於把弱勢群體當反派boss來打,可以說編劇的良心真的是大大滴壞,價值觀特別的歪。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當然,其實還有其它問題,比方說貓和老鼠這部劇的素質,它是純粹的啞劇,換句話說,它需要用圖像傳播全部信息。也就是說,貓和老鼠的畫面,具有更大的信息量。而喜羊羊需要藉助語言才能描述清楚劇情,它在圖像上的信息量相對偏低。——製作啞劇實際上對動畫水平的要求更高。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不過我依然還是認為動畫水平問題算次要因素,畢竟,藍精靈跟葫蘆娃也不是啞劇,但素質相對較高。而葫蘆娃就不存在價值觀問題:蛇妖並不是吃葫蘆娃為生,靠山吃山所有的東西都能吃,而且還掌握超強玉如意,給人感覺她本身並不是弱勢群體。她並沒有欺負葫蘆娃的主觀必要,那麼這種時候,打蛇妖就不存在價值觀問題。

為什麼《貓和老鼠》被稱為經典,而國內有些動畫片卻被稱為垃圾?

我們可以因為文學性強而稱讚某些價值觀極歪的文學作品,因為那文學作品是給成年人看的。然而,作為兒童向的動畫片,傳播如此歪的價值觀(欺負弱勢群體)實屬不應該。——你今天看了喜灰跟光頭強,明天可能就會是校園霸凌的主力或者幫兇,因為,欺負弱勢群體已經刻在你的記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