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規範處理疫情醫療廢物近63噸

廣安規範處理疫情醫療廢物近63噸

人民網成都4月16日電 記者從廣安市“加強環境監管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疫情發生以來,廣安市生態環境局督促醫廢處置單位,通過增加蒸煮時間、調整處置班次、增加轉運車輛等有效措施,確保疫情醫療廢物“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日產日清、及時高效、有序規範”。目前,廣安規範處理疫情醫療廢物近63噸,其中感染性廢物近62噸、損傷性廢物379.5千克、處置社會源口罩約8.2噸。

疫情期間,廣安醫療廢物是如何規範處理的呢?“我們用專車將醫療廢物拉運至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經過高溫滅菌蒸煮合格後,再送到垃圾發電站的垃圾焚燒爐進行焚燒。”廣安能投華西環保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強說,目前廣安共有兩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點,其中廣安能投華西環保發電有限公司承擔廣安區、嶽池縣、華鎣市、武勝縣、前鋒區等5區市縣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任務,設計年處置能力1095噸;鄰水縣蔚藍廢物處理有限公司承擔鄰水縣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任務,設計年處置能力730噸。

醫療廢物規範處理僅是一個方面。廣安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朱大均介紹,疫情期間,廣安還全面加強環境監管,確保疫情防控到位。以疫情區域環境監測為例,對7個疫情病人定點醫院、10餘個隔離點廢水開展應急監測917次,對6個使用含氯消毒劑的疫情病人定點醫院均採用自動監測儀器對餘氯開展連續監測……目前,廣安縣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保持優良狀態,未受到疫情影響;主要流域出入境斷面以及渠江西來寺飲用水源水質均達標,與日常值無明顯差異,未受到疫情影響。

在新聞發佈會上,廣安市生態環境局還發布了一季度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廣安城區共開展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91天,優良天數79天,優良率86.8%;6個國控斷面達標率為100%,其中嘉陵江、渠江4個斷面均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6個區市縣政府所在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均未檢出餘氯,無急性毒性;共採雨樣6個,無酸雨;廣安城區各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均達標。

“2019年,廣安城區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第19位,改善幅度排名第14位,提前一年達到了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朱大均說,為鞏固2019年的成果,今年廣安將採取有效措施,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同時,在大排查大整治、長江經濟帶環境問題排查的基礎上,繼續全面排查小流域汙染源,統籌研究和開展流域環境整治,促進問題全面治理、水質不斷改善。(黃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