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強身,還需能有自衛能力,這個怎麼練?

最近有個泰國人一直在電話裡跟我聯絡,說要學能夠自衛的功夫。

我告訴他,學能自衛的本領,泰拳不是很好嗎?

但他說,他就是要學來自中國的能自衛的拳。

不但強身,還需能有自衛能力,這個怎麼練?


圖:倫披尼公園(是樂園)

說說我的一些經驗。

我學了兩三年太極拳後,覺得身體的轉變到了一定程度,至少太極拳推手已經跟好幾個國家的冠軍級的人物玩過了,而且,感覺還不錯。

但是練出來的東西能上去打擂臺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進了離我家最近的一家泰拳館,(我家以前住在老倫披尼拳場)交了一個月包月的學費,去學泰拳。

在學的過程中,我覺得,就我自己來說,如果不來學泰拳,根本就不能打。

訓練過程中,泰拳的節奏跟太極拳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年是2011年,我年齡接近50歲。感覺做泰拳手靶練習時,還是有點氣喘噓噓。泰國拳館正常的手靶練習都是連做五組,每組三分鐘,中間間隔是一分鐘。這節奏是跟泰拳比賽一樣。

第一次跟教練學做實戰練習,也是這個節奏,記得當時是大氣直喘。我的教練那次也是大喘氣。大概因為我經驗不足,用力過多。

在拳館也認識了幾個來練習的人,有次一個年紀大的拳友跟我聊天后跟我推手試勁,他一下子跳了起來。他覺得很驚奇,後來甚至跟我學了一段時間的太極拳。之後拳館裡幾個年輕人也來試試推勁,結果他們都大吃一驚,他們認為我的力氣奇大,如果能夠連續的練個一兩年泰拳的話,估計將鮮有敵手。

我那次只去學練了一個月,而且也沒有天天去,是隔天去的。

我們太極拳練推手時,是以破壞對方平衡為目的。破壞對方的平衡,保持自己的平衡。不傷自己,不傷對方。

但泰拳拳手比賽的目的就是擊傷對方。

我看過一個視頻,在一個公眾場所,兩個人發生衝突了,一個人可能練過一點功夫,有根勁,很輕鬆把對方推出去兩三次。但是對手最後還是跑過來一拳把他打倒。

從這個視頻我得到結論,越是經常推手,養成了推手習慣的人,真打起來可能會很吃虧。

2012年去跟一個練泰拳也練拳擊並曾去中國比賽過的教練學習拳擊,感覺拳擊手靶練習到沒有那麼累。這是肯定的,因為拳擊抱架和打拳擊手靶不過是要把兩手給舉起來,而泰拳拳靶練習是要不停的加上掃腿和頂膝。

這次換了一家拳館,每家拳館都有不同的訓練風格。因為有以前的基礎,這次也可能是因為是練習純拳擊的手靶練習,沒感覺有多累。

也是五組練習,每組三分鐘,中間也是間隔一分鐘。

實戰練習也很重要,在泰國找到有經驗的教練很容易,當然,你要有錢。

沒打過實戰的人和打過實戰的人差很多。

這次的拳擊教練也盛讚我的手靶打的又準又重,我想這大概是源於我長期練習太極拳的結果。

泰拳和拳擊也講發力技巧,訓練系統是公開的。

但是練習太極拳後會得到不同的效果。我覺得更好。

接地之力,通天之氣。中國的拳術,最高級的講究是能借天地之氣。

2014年我的書《太極內功的奧妙》在中國出版了,收到稿費後,我第一件事就是接著去泰拳館學練泰拳,連續三個月。

那是一個澳洲人在曼谷開的拳館。拳館名字是FIGHT SPRIT.

現在那家拳館已經關了,事事無常啊!

我的體會是目前大多數傳統武術的訓練系統,是不能打的,但好的訓練系統可以改變人的人體結構和獲得最佳的發力技巧。

2011年左右我曾經很認真的去看梅威瑟,帕奧奎等人的比賽視頻。發現這些天才選手的發力技巧跟太極拳裡能練出來的東西是一樣的。

孫存周說,內家拳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把人練通了。

這個就是說,練出了一些功夫。心意識和人體結構都變通了。但練通了並不等於會打或打的好。

其實目前大多數傳武只是停留在這一階段或連這一階段都達不到。

所以即便是練通了,還是要再去做實戰練習,去學打。打多了,就會打了,其實打鬥就跟學開車一樣,至少要半年,你才能熟練。

這個就是孫存周說的知拍節,是第二個階段。

其實現代搏擊的手靶練習和實戰練習都做的很成熟很安全,大家缺少的只是興趣和金錢,和對這方面的瞭解。

孫存周說的第三階段是拳與性合,這個就像舒馬赫開車一樣做到完全的人與車合。這個需要天才。

每個行業的佼佼者都有極少數的天才,老天爺賞飯吃也就是要靠業力要靠命。

孫存周所說的三個階段是很正確的。

只是目前大多數傳武的傳承後繼無人,而現代搏擊在資本的推動下,在技術上,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消彼長,只好各玩各的吧,聰明的人會兩個一起玩。

我在身體無恙的情況下,每年都會去找個泰拳館去練個一兩個月。五十歲以前還真有點想上擂臺的荷爾蒙。

一直有人說,老鄧,你年紀大了,自己不能打了,應該培養幾個年輕人去打。

我覺得培養別人去打不靠譜,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指望別人去做不夠厚道。

不但強身,還需能有自衛能力,這個怎麼練?


隨著年歲漸增,對打鬥也是越來興趣越少。

說實在的,練泰拳或拳擊或研究擂臺搏擊的時候,會對太極拳推手失去興趣。

但現在對打鬥不感興趣了,可能又要回來研究一下推手了。

最近泰國疫情也挺嚴重,這個跟我約了好幾次但還沒有見過面的人,可能又要錯失機會了。

在這個特殊時期還是不見生人比較好。

賺錢重要,但保命更重要。只是他不斷打來的電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於是寫下了這篇文章。

作者:鄧文平

轉自“安般太極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