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0

莫文蔚,不只腿长,唱过的经典列成单子,也不短。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她在2002年发行的专辑《i》(必须小写,后有解释),作为80后的催泪“回忆杀”,一定绕不过去。

就是它,帮莫文蔚成功拿下个人第一座金曲奖,首次封后,意义非凡。

而对80后来说,这张专辑风格浓厚,混合了小资与文艺,是大家青春里飞舞的花,更变成了回忆里的疤。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i》封面

1

大家有多爱这张专辑?

即便在圈内,它里面的单曲也常被歌手拿出来唱。

像是天后王菲,就颇为偏爱《i》里的《单人房双人床》。对!就是那首“但又不再愿意为对方‘脱鞋’(妥协)”。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其实在2001年前后,王菲和莫文蔚的专辑经常在榜对打,后来两人都成了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天后。

如今,王菲就是敢抛开“面子”,多次在个人演唱会上唱给歌迷听。一方面因为王菲“北京大妞”大喇喇的性格,另一方面,这首《单人房双人床》如探针般体察到了都市男女内心情事,细腻动听,才会让天后王菲如此爱不释手。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才子华晨宇,除了为莫文蔚的新专辑写过一首《半生缘》,去年,华晨宇更在音乐竞技节目里与参赛选手一同改编《i》里的《如果你是李白》,大获好评。

而大气、民族范儿十足的萨顶顶,也曾在节目里翻唱过《如果你是李白》。看过视频的都知道,那叫一个霸气,瞬间镇住了场子。

《i》的生命力,就是这么顽强。

2

即便过了17年,虽然“小资”日渐式微,“文艺”也渐被冷落,可是《i》和其中的一些单曲,并没掉了潮流的链子,仍旧承载得起新的翻唱与新的故事。

上述两首,更被安排进了莫文蔚11月在北京巡演。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而专辑里的《爱》、《左岸 右转》,就连翻唱的《Close to you》,也都一直被歌迷津津乐道。

《i》,之所以有种馥郁之美,或许同莫文蔚当年在乐坛的处境息息相关。

3

2001年,莫文蔚在滚石唱片发完国语碟《十二楼的莫文蔚》和粤语碟《一朵金花》后,选择过档索尼音乐(当年还被称为“新力音乐”)。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十二楼的莫文蔚》封面

回头看,《十二楼的莫文蔚》由李宗盛操刀、入围六项金曲奖,《一朵金花》由伍佰操刀、大胆走纯电子乐路线,滚石唱片可是给了莫文蔚最大的诚意和最好的资源。

只可惜,凝聚心血的两张专辑销量惨淡。

李宗盛不仅因此对流行歌坛心灰意冷,远走大陆,彼时“滚石唱片”这个金字招牌,也正在急速没落,更加促使了莫文蔚的出走。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其实,当年正是李宗盛在“一句话都没说、全程戴着鸭舌帽”面试过莫文蔚后,立即决定将她签入滚石唱片,开启了Karen的歌手之路。莫文蔚更开玩笑:“会不会从头到尾都在看我的腿?”

多年后,莫文蔚坦言仍期盼唱到李宗盛的作品,不过现实有点儿难。

每个人,一辈子,总有那么重要的几步。事实证明,莫文蔚当年走对了。

4

作为莫文蔚换东家的首专,索尼音乐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在宣传稿中,大肆替莫文蔚同过去切割。

“挥别上一张的抽离与内敛,新力的莫文蔚闪动着新的魅力与亮光,歌曲的内涵依然深刻,却不艰深难懂,新锐但不孤高搞怪。 ”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没错,索尼音乐就是在怼滚石、挑衅:没了李宗盛,莫文蔚少不了口碑,更要销量!

而《i》之所以敢这么大张旗鼓,完全因为它的主理人:李焯雄,一个特别会写国语词的中国香港人。

坊间一直有种说法:李焯雄之于莫文蔚,就像林夕之于王菲、黄伟文之于陈奕迅。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2018年,Karen罕见地在微博上公开感谢李焯雄,她说:“与李焯雄二十多年来合作无间,最懂得用文字表达我内心感受,他除了是我工作上的战友之外也是我的良师益友。”

两人的情义,背后的支持,溢于言表。

5

流行音乐的秘密,就是把文字变成耳边的窃窃私语,唱给听众去听,和他们私密交流,继而产生共鸣。

一个好的词人,恰恰能运用最精妙与个性的文字,帮助歌手塑型。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就像《i》的正式名称,当初之所以坚持小写‘i’,而不是大写‘I’,其实要传达的就是忠于“小我”,而不是“大我”。

也正是因为这个定位,所以才有了:《单人房双人床》的角度巧妙、直指人心;《左岸 右转》的电影蒙太奇之感;《爱》的美如现代诗。

这一切,都是李焯雄的功劳。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当年,李焯雄更凭借《爱》,第一次拿下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12年后,他再次拿下金曲奖,同样是因为给莫文蔚写歌,那一首叫《不散,不见》。

也可谓是“爱”的魔力转圈圈了。

6

说到专辑的灵魂曲《爱》,不能不提另一位才女——陈晓娟。

陈晓娟,绝对算得上华语歌坛的优质保证。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对了,陈晓娟和袁惟仁曾经是一对恋人。)

她给王菲写过《流年》、《空城》,给那英写过《干脆》,也给杨乃文写过《我离开我自己》,给阿桑写过《叶子》。总之,写过的歌,都很红。

据陈晓娟回忆,这首《爱》,让她写了六年。

一次,她独自待在纽约的音乐餐厅,偶然被一位女爵士歌手的演唱感动,随即写下了前半部分旋律,可副歌部分一直空着。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六年后,在家中弹老钢琴的她,脑袋里突然浮现出莫文蔚的歌声,提笔写完了副歌。巧就巧在,隔天,Karen的团队就打电话向她邀歌。

当年,陈晓娟也是凭借《爱》,首次拿下金曲奖。

7

而这张专辑,还添加了许多“新鲜货”,使它的质感更为扎实。

其中,就有音乐才子王力宏的身影。

当年同属索尼音乐的力宏,专门为莫文蔚写了一首funky而调皮的《那可不一定》。他还亲自参与和声、唱了RAP,塑造了一个灵动、古怪又可爱的莫文蔚。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和陈绮贞即将结束18年恋爱长跑的音乐人钟成虎,也帮Karen挑了首日乐翻唱,制作出了潇洒、自信的《Alive! (我的自由式)》,颇为符合Karen的爽朗气质。

而翻唱自卡朋特的经典单曲《Close to you》,编曲古典又现代,当年作为小资和品味的代表,着实火了好一阵子。

8

尽管发行了17年,莫文蔚的这张《i》,在豆瓣上被近2万人打出了8.7分的超高分。

而时至今日,仍有听者在跟帖留言,满是怀念和赞许。

莫文蔚的80后“回忆杀”,经典了17年,仍让王菲、华晨宇爱不释手

或许,这就是好音乐的魔力。

我们曾被它打动,于是,它便悄悄地和我们长在了一起。

无论何时,只要《i》里熟悉的音符响起,纵然时光荏苒,一切仍历久弥新。

【文:思初君,更多往日长文在这里】

她的声音酷似王菲,空灵缥缈,新专辑却被质疑

这个人,混迹于李荣浩每张专辑,孤独懦弱还特犟

他曾是“清泉王子”,如今人气尴尬,落到靠翻唱苦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