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跌傷農不再?山東利津有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

價跌傷農不再?山東利津有了棉花目標價格保險

初冬的利津,吹來凜冽的寒風。豐收之後的棉田裡,棉枝在隨風搖曳。

“我們利津的棉花不怕澇,就怕風,更害怕忙活一年棉花價格低。”汀羅鎮割草村棉農王英華今年50歲,有著十幾年棉花種植經驗。

今年他總共種植了100畝棉花,經過挖池抬田後的棉田更抗澇災,就在幾天前的11月15日,他剛剛將最後的一塊棉田採摘完畢。

“今年光照時間長,棉花整體長勢很好,棉花茬上都沒有爛桃,是風調雨順的豐收年,一畝平均能出450多斤籽棉。”說起今年的收成,王英華笑得合不攏嘴,可是他最擔心的還是價格。“現在棉花還在倉庫裡,等到元旦之後再銷售,最近幾個月棉花價格一直低迷。”

近年來,棉花價跌傷農現象屢屢發生,已經成為不少棉農的一塊“心病”。為了打贏這場棉花價格“阻擊戰”,今年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下發通知,確定利津縣等作為試點,從8月份開展實施棉花目標價格保險。

保險公司經過前期宣傳推廣,對棉農種植面積、姓名、身份證號、銀行賬戶等進行採集,再錄入了保單信息後,統一於8月31日以鄉鎮為單位出具保單,並附保障棉農細則。最終利津全縣共有10.51萬畝棉田被投保,做到“應保盡保”全覆蓋。“棉花目標價格保險是政府買單,不用我們棉農交錢,真是為我們棉農著想啊。”這一惠民政策讓王英華看到了新希望。

“根據我省棉花生產情況,皮棉平均產量按每畝0.08噸折算,單位保險費統一定為120元/畝,保險費實行全額財政補貼,保險期限為4個月,即今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利津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桂芹介紹,保險結算價格為4個月期間鄭州商品交易所CF2101合約每日收盤價算術平均值,每個月計算一次價格。如果月結算價格高於目標價格,則按625元/噸(每畝50元)計算月賠償金額;如果低於目標價格,但差額不足625元/噸,按625元/噸(每畝50元)計算月賠償金額;如果低於目標價格,差額超過625元/噸,按實際差額計算月賠償金額,最終賠付金額是4個月平均值。

“我們保險公司同期貨公司採取‘保險+期貨’的模式,將棉花目標價格保險匯聚的風險,在期貨市場實現對沖,實現對農產品市場風險的化解,切切實實保護棉農的利益。”中華聯合財險東營支公司總經理王昇華表示,“有了棉花種植保險和目標價格保險,能化解棉花種植到銷售所有環節的各種風險,可以說是給棉農上了“雙重保險”,讓棉農沒有後顧之憂。”

“政府部門充分利用保險、期貨等金融工具,探索新型棉花補貼方式,有效化解棉花市場風險,保障棉花種植收益,切實調動了棉農生產積極性,促進全省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東營市農業農村局計劃財務科科長楊同建表示。

“我們棉農的成本有保險,價格也有保險,可以讓我們放心種植,大膽種植。”看著自家棉田,王英華心裡盤算著明年的美好生活——“有政府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老百姓勁頭更足了,明年更有信心繼續種植棉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