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8期

编者按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20年4月24日,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航天日”。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更激励了广大航天工作者。

成功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此前,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研制,《中国青年》杂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青年工程师。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航天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青年工程师工作侧记

@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移动互联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如果万物互联又将展现怎样的景象?

现在去野外游玩,还会担心通信信号,如果将来在荒郊野岭信号也能畅通无阻,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2019年12月27日晚,在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2020年1月5日上午,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定点在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星上载荷陆续开通,标志着我国目前重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通信卫星具备了正式提供服务的能力。

实践二十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卫星重达8吨,高近8米,携带了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翼展最长的太阳翼,它的双翼展开达40多米,将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服务。

在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研制的背后,航天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的青年工程师始终不懈奋斗。日前,《中国青年》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年轻人。

遥远的星空,有我们的牵挂

宫江雷,今年34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毕业,2011年毕业进入航天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工作至今,现任软件系统设计师。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宫江雷在进行系统联试

实践二十号有探索未来的意义,搭载了很多黑科技:国内翼展最长、展开面积最大的太阳翼、甚高通量通信载荷、激光终端、可展开热辐射器等,这些新技术的验证将给未来研制大容量卫星奠定坚实基础,而软件系统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让整个卫星平台和搭载产品的信息交互更通畅。

由于新星务软件系统的开发与测试属于全新研制,功能复杂,难度可想而知。完成实践二十号卫星的核心星务软件系统研发的团队,平均年龄33岁,他们以青春和勇气迎难而上。宫江雷带领团队时常为寻找一个最优最经济的方案争论不休,最终,研发出的“高性价比”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得到了项目办负责人和专家的认可。

宫江雷说:“实践二十号卫星不仅有甚高通量载荷量,让移动通信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它还提升了智能化和自主化运行能力。做个比喻,如果说实践二十号卫星是个信息巴士,乘客是不同类别的信息,那么乘客在这辆巴士上可以随时上车、下车,也可以随时增加行李、卸载行李,这辆信息巴士还能根据乘客的不同特点给他调整到最舒适的座位;实践二十号卫星在离我们36000公里之外运行,如果系统出现了某些问题,它还可以完成自我修复,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核心的星务软件系统。”

研发新星务软件系统过程中曾出现没有外部指令情况下的自动重启情况,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为了在实验室杜绝这种偶发性错误,宫江雷带领研发团队的同事坚持奋战了两天两夜,通过故障现场数据查询、分析比对、更改方案仿真等手段,最终发现了在任务优先级设计上存在的一个小缺陷,事后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把经验变成后续工作的宝贵财富,从设计上加以规避。“年轻人从事科研,就是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快地成长。”宫江雷说。

“软件开发测试那段日子的紧张,可想而知。除了项目办负责人经常关心指导团队工作,研究室韩笑冬主任白天忙完研究室的工作,晚上还要跟大家一起熬夜加班。我的同事孔令军感冒,嗓子肿得说不出话,有一天晚上我们劝他十二点钟回去休息,以为他身体疲乏隔天会晚些来,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六点他就来了,说是梦里听见电话响了,把他给惊醒了。上午十点,大家把他劝回去休息,十一点多孔令军又来了,继续工作。”

一位同事和宫江雷聊天,讲了这样一件事,“我天天回家睡,但三岁的孩子今天早晨突然对我说,‘爸爸,我好久没看到你,想你了。’”

“咱们工作紧张的时候,每天晚上十二点多回家,孩子都睡了,早晨四五点钟就出来,孩子还没醒来。今天难得孩子醒得早,见了你一面,但你平时可以看他睡着的模样。”宫江雷安慰他,“咱们的青春都用来奋斗了,以后可以骄傲地告诉他,你爸爸做了多少改变这世界的事。”

有一种感受一以贯之——暖心

崔颖慧,1988年生人,本科到博士都在清华大学攻读,被称为三清博士。2015年她进入航天五院,如今在通信卫星事业部低轨系统中心工作,担任实践二十号卫星的大型试验指挥。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工作间隙在发射场旁的海边

2017年接到研制任务时,崔颖慧入职刚满两年,还是才刚刚“上路”的新手。她坦言自己因需独立负责系统级试验工作,当初感到非常焦虑。“2017年8月启动研制实践二十号卫星,2018年6月就要完成整星研制,2018年7月要验收,整星研制的时间实际上只有11个月。实践二十号卫星又重达8吨,承重模式不同于普通卫星的‘承力筒式’,升级为‘桁架式’,很多工作都需要探索,如果给我充裕的时间,我有信心完成任务,但这么紧的时间,作为新人,我对自己还是很担心。”崔颖慧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时候,平时少言寡语的主任设计师说了一句至今让她记忆犹新的话:“年轻人觉得痛苦的时候,就是在成长的时候,给你压担子,是为了让你尽快成长,奋斗才能实现青春的价值。”

不负众望,崔颖慧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年轻人,同样能担当。”除了科研攻关给她带来了自信,成长过程中,她还觉得团队特别暖心。

2018年底,实践二十号卫星进入崔颖慧负责的热试验阶段。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进完成了上一阶段工作,本可以回去写总结报告。但他舍弃了圣诞假期和元旦假期,陪着崔颖慧在现场做热平衡实验。“热平衡实验在地面进行,但要模拟火箭在空中飞行的环境,现场特别冷,李进一直在现场,不时给我提建议,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动,暖心!”

2018年初,实践二十号卫星副总师裴胜伟患重病住院,家里无人照顾。研究室的主任请单位里十多位年轻的小伙子,轮流去医院照顾裴胜伟。“照顾裴老的过程,也在不断汇报研制进展和出现的问题,听取他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年轻人看到团队这样照顾老同志都觉得很温暖。”

大家对工作全力以赴,对同事温暖如春,但有时难免亏欠家人。崔颖慧告诉《中国青年》记者,研制实践二十号的另一位副总师郝艳燕是位女同志,有一天她打电话订蛋糕,大家问她是谁过生日,她叹了口气,说蛋糕订上了,却因为工作忙没能陪女儿。

看到别的单位员工朝九晚五有空闲,崔颖慧有时也羡慕,但看到大家拧成一股绳拼搏,虽然加班也觉得特别温暖、有干劲。“都说奋斗的青春最美,我感觉在航天五院,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也最温暖。”

2018年5月底,崔颖慧骑电动车的时候摔倒,伤及韧带。经治疗休养一周后,她拄着拐杖上班,“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任务,部件的位置需要我到现场测点确定。”每天早8点到岗晚上12点离开,几乎是当时的常态。崔颖慧一度担心自己能否完成任务,领导一直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们也相信你能做好!”“虽然苦,虽然累,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鼓励给我的感觉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还是——暖心。”

从零做到一

27岁的李天然是个北京小伙,2015年从哈工大本科毕业,现在航天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的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工作。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李天然出差上海期间留影

李天然告诉记者,单位里一群有责任心的同事,形成了勤奋工作的氛围。一位老员工要去各地追踪相关部件加工进展,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是在坐飞机,在各地跑来跑去。有一次,测试指挥田佳带着测试人员连续工作30个小时,刚回家里睡了六个小时,就梦见需要排查故障,惊醒后便起来到单位继续工作。耳濡目染,年轻人也都忘我地工作。

“本科毕业后,我本想在哈工大读研深造,家里人讨论了一番,就我这一个孩子,让我回京找工作。航天五院离家里也不算远,工作忙的时候,一两个月住在单位的青年公寓不回家也是常事,有次我妈妈给我电话说‘儿子,我想你了’,听得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她没埋怨,但有些话,不说出口比说出口更触动人心。”

李天然告诉记者,每次攻关研制,同事们团结协作的故事很多,但兄弟单位间密切配合更让他印象深刻。实践二十号需要验证高精度测距技术,由于缺乏验收设备,如何验收一度难倒了总装集成测试中心的同事,最终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同事提供了他们的先进装备来支持,保障了工作顺利完成。

谈及实践二十号卫星,就不能不谈及其前身——2017年发射的实践十八号卫星,由于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后飞行异常,任务失败。李天然说,大家一度很伤心,“觉得研制的实践十八号卫星像准备好了参加高考的孩子,因为中途堵车没能参加考试一样。”

单位随后启动了实践二十号卫星的研制,李天然的同事们就想把这颗卫星做得更好。

记者问及工作的成就感,李天然说,所有的工种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快递小哥、清洁工人,他们的工作都很了不起。而研发工作,让李天然感受到了关乎创新的满足感:“很多工种都是在提升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安全,大家都在想着如何把工作从一分做到一百分。他们在做的,是从我们已有的一做到二做到三做到十做到百,而我们做的,是实现从‘我们没有’到‘我们有’的转变,是从零到一的突破。”

李天然说自己还年轻,有很多梦想,“深感研制一颗卫星不容易,希望将来人类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太空,维修、升级老旧的卫星,让它们为祖国为人类更长久地工作。”作为航天人,李天然也有探索太空的远大理想,“我们的青春,是以奋斗去探索头顶那未知的星空。”

星箭分离的那一刻,卫星像孩子一样渐行渐远

杨闻,1986年生人,2012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设计专业硕士毕业,如今在航天五院通信部机械工程研究室工作。

杨闻负责实践二十号卫星研制的构型布局和总装设计工作:“布局设计便是要把各个部件合理安放。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八吨,和以往的卫星相比,就像原来装修两居室,现在要装修四居室,家具多了不止一倍不说,这些家具还是之前未曾接触过的。”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杨闻在发射场

杨闻以电缆布局设计为例,以前星上用的电缆比较细,布线时可以轻松地打弯,如今平台大了,功率也翻倍了,单根导线也变成一次性筷子粗了,单根扭转都困难,几十根捆在一起,更难以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打弯。杨闻为此进行了一整周的设计和仿真,几乎试遍了电缆所有可用的折弯形式,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不解决这个问题,东五平台的“高功率”就无从谈起。

“或许问题的答案就是问题本身”,一周后,杨闻脑中忽然闪过这句话,“既然单根打弯都困难,那为什么捆在一起打弯?还专门找这么狭小的空间打弯,明摆着作茧自缚嘛!”杨闻顿时豁然开朗,在以根为单位仔细地梳理每根导线的去向后,他设计了梳子一样的线卡,并通过反复优化,给每根导线找到了独占的专用通道,实现了大功率电缆一起走又根根分开,各自转弯的新设计。

为了实现设计意图,杨闻在电缆制作车间又泡了一整周,反复与工艺人员商议,一次次做绑扎试验,支架设计更是在0.1毫米量级上调整,最终把设计完美地变成现实。

杨闻说自己研制实践二十号卫星进程中,这样“作茧自缚”而后“抽丝剥茧”的例子还有很多,“全新平台构型布局设计,考验一个人,也折磨一个人,但有机会设计全新的平台也是幸运的,对年轻技术人员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成长方式了。新平台没有模板,原来的经验可能不适用,照葫芦画瓢行不通了,就需要深挖一锹,从最原始的设计需求出发,才能做出好的设计。”

相比浩瀚的太空、如流的时间,人的生命很短暂,但能把青春在不断创新的奋斗中融入祖国的探索太空事业,杨闻觉得此生无憾。

访谈间,杨闻的言谈充满才气,多才多艺的他,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玩吉他,高中时代尝试创作乐曲,大学时代自己买器材做了个移动音乐工作室,“音乐生涯的巅峰是卖了首歌给一家公司,把之前器材的成本全都收回来后还有剩余”。入职后,杨闻为班组创作了宣传曲,院庆晚会、部里的活动,也少不了他的参与,这次抗疫,他还专门写了首歌,歌名——《关于爱》。

36000公里之上,有我们的牵挂

杨闻教女儿弹吉他

如今工作忙起来,专门花时间听歌对杨闻来说是奢侈的事情,“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可以听着音乐美美地进入梦乡,现在音乐则是加班的陪伴”。

杨闻说,火箭发射升空后,进入预定轨道前、星箭分离那一瞬,他最感动,“那一刻,火箭的任务圆满完成,卫星则独自开始了漫漫太空旅途。看着卫星在监控画面里渐行渐远,就像看到孩子出门远行,留给你一个背影。”

采访结束时,杨闻告诉记者:“实践二十号卫星上天后,一些年轻同事们便出差外地,跟踪卫星,关注着它的每一项新技术的试验。”卫星上天了,他们的科研和奋斗仍在继续,也正是有了这些以青春以热血奋斗的年轻人,我们才可以畅想更美好的未来。

老航天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是航天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力军!”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tamak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