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一季報鉅虧360億 三桶油高層:熬過“至暗時刻”需持久戰了

中石油中石化一季報鉅虧360億 三桶油高層:熬過“至暗時刻”需持久戰了

(於玉金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2020年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國際原油市場可謂波譎雲詭。北海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50.1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20.6%;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現貨平均價格為45.52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 17.0%,這也令中國的“三桶油”產生不小的壓力。

4月29日晚間,三桶油2020年一季報陸續出爐,營收均出現下滑,除中國海洋石油(下稱“中海油”;00883.HK)未披露淨利潤外,中國石油(下稱中石油;601857.SH)與中國石化(下稱“中石化”;600028.SH)均出現大幅虧損,中石油虧損162.3億,中石化虧損197.82億元。

而在快要過去的4月,國際油價更是走出了“活久見”的態勢,外盤時間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暴跌305.97%,收於-37.63美元/桶,盤中一度觸及每桶-40.32美元的歷史低點。此後,三桶油高層同日開會表態,至暗時刻、打持久戰、降本提質增效成為無奈的選擇。

中石油中石化大虧

儘管“三桶油”都於2020年一季度受到油價下降的衝擊,但對中石化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

中石化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555.0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虧損為197.82億元。對於一季度大虧,中石化將原因歸結為兩方面,一是油價暴跌產生高價原油庫存損失;疫情直接影響油品和化工產品消費。

《華夏時報》記者從中石化方面獲悉,中國石化是連續生產型企業,煉油加工量世界第一,2019年加工原油2.49億噸。為了能夠安全平穩生產,必須事先保持一定時期加工量的原油庫存。從原油採購到加工成產品銷售的週期大約2-3個月,一季度銷售的成品油價格按照當期原油價格確定,而成本反映的是去年底、今年初採購的高價原油。

此外,一季度全國化工產品和成品油需求大幅下降,銷售量均下滑20%以上。中國石化汽、柴油和化工產品銷售萎縮,反過來影響原油消耗,去高價庫存週期變長、難度加大。

中石油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090.98億元,同比下降14.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62.3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102.49億元。

中石油在財報中表示,一季度營業收入下降是由於油氣價格大幅下降、銷量減少;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則是受營業收入減少以及油價大幅下降導致庫存跌價損失影響。

“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國際石油市場受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供過於求,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均價低於上年同期,國內成品油消費同比大幅下降,供應過剩矛盾進一步加劇。國內天然氣市場需求也同比下降。 ”中石油方面表示還指出。

中海油方面,第一季度營收為415.79億元,去年同期444.07億元,同比下降6.3%。受實現油價下降及油氣銷量上升的綜合影響,一季度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399.5 億元,同比僅下降 5.5%。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全球油氣行業面臨嚴峻挑戰。面對外部市場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中海油積極應對,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年內,公司將執行更嚴格的成本管控,更加註重現金流管理。”中海油首席執行官徐可強先生表示。

喊話過緊日子

一季度的苦日子畫上了句號,但隨著油價在4月仍不理性的下滑,油氣公司仍面臨著“更苦”的日子。

在4月20日,WTI 5月原油期貨史詩級崩盤後。“三桶油”的於4月24日同一日分別召開會議並表態。

中石油集團董事長戴厚良在會上表示,中石油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保油氣產業鏈穩定中肩負著重大責任,集團公司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帶領公司穿越當前的“至暗時刻”。

“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要打破高油價情結,優化投資安排,深化成本管理,減少費用支出,做好打持久戰準備,在降本增效上下足功夫。”同一日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也發聲。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則指出,要堅決打好應對低油價挑戰攻堅戰。要高度重視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給公司帶來的巨大沖擊,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挑戰的充分準備,牢固樹立過“緊日子”“苦日子”思想,紮實開展降本提質增效活動。

鑑於當前低油價環境,中海油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執行更審慎的投資決策。“公司已將 2020 年全年淨產量目標由520-530 百萬桶油當量調減為505-515百萬桶油當量,資本支出預算總額由人民幣850-950億元調減為人民幣750-850 億元。”中海油方面表示。

《華夏時報》記者4月29日從中石化方面獲悉,中石化當前成品油的日銷量由疫情期間最低時不足日常的20%,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的90%以上;化工產品銷量也逐步恢復。預計隨著國內復工復產步伐加快,油品和化工產品消費需求將進一步提升,供需環境將重回平衡,經營效益會逐漸向好。

對於未來油價走勢,中海油首席財務官謝尉志在4月29日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國際油價受兩方面影響,供給端主要在於產油國能否達成減產協議,目前看該情況向好發展,OPEC+與俄羅斯已經達成從5月1日開始的減產協議,這是非常積極的信號,表明全球主要產油國願意在困難時,協調一致來控制供給,維持石油價格,有助於油價的回升企穩;但從需求上來看,目前還很不確定,主要是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歐美主要的經濟體何時能恢復經濟活動。

“基於這樣一個判斷,供給端是有好的信息,需求端還有不確定,今年石油價格還是有非常嚴重的挑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布倫特的油價應該在30美元/桶-40美元/桶之間波動。”謝尉志說。

值得關注的是,低油價下,全球都在加大儲油力度。

對於中國的儲油情況,謝尉志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在低油價下都在儲油,相信中國無論是政府還是煉化企業從商業利益出發,都會在低油價下進行一定的石油儲備。“作為石油的生產商,公司自身不會參與儲油,但公司會關注市場儲油能力的變化,這與公司的銷售是密切相關的,希望儲油能力越大越好,從而有足夠的容量來接納公司生產的石油,市場銷售能夠更順暢。”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