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今天這次升旗儀式與以往不同,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以不拘一格的形式開展了這次特殊的升旗儀式,尤其讓還沒回到北京的我深深地體會到愛國並不拘泥於形式和距離,而在於我們是否有一顆心繫國家的紅心。”豐臺一小的恆新同學說。2月17日上午9:00,北京市豐臺區豐臺第一小學全校3000多名學生和200多名教師,在家通過學校公眾號收看學校網上升旗儀式,全體學生佩戴紅領巾,立正行禮,按照升旗儀式正式程序進行。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拉開豐臺一小線上德育的序幕。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豐臺一小以“六小”公民教育為載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疫情防控期間,圍繞“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六小’公民,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標,學校開展線上紅領巾校園廣播,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特殊時期養成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建立堅毅樂觀的生活態度,形成科學理性的思考方式,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能力,為學生健康成長夯基蓄能。

發現“明星”——知感恩、懂擔當

“我的爸爸是一名軍人,自從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升級後,他就趕赴武漢了,就在大家熟悉的火神山醫院。”


“我的媽媽是北京抗疫一線的一名醫生,媽媽教育我,要做一個勇敢的有擔當的人。”


豐臺一小組織開展“給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家長寫封信”、“戰疫中的爸爸媽媽徵文活動”,引導學生髮現親人的勇敢與擔當,發現身邊的抗疫英雄,同時思考自己該如何去做。


“看到汪勇叔叔天天不畏風雨天天開著車去接白衣天使們回家,我感覺他就是我身邊的榜樣,我們應該多向汪勇叔叔學習!”豐臺一小三(6)班的柳亦璇同學說。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學校通過線上紅領巾校園廣播,開設“小小‘星’探”欄目,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抗“疫”中典型的人與事,鍾南山、汪勇、彭銀華……這些勇敢無畏、勇於擔當的抗“疫”英雄,成為了學生的心中最閃亮的明星。開設“童話棒棒堂”欄目,展播孩子們創作的作品,《你來自哪裡》、《白衣天使》、《你們》、《武漢》……一首首學生原創詩歌,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了同學們對抗疫英雄以及英雄城市的讚美之情。開設“心語心願”欄目,為學生提供表達心聲的平臺,在學生關注疫情時事的同時,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真實的表達。

明辨“是非”——知誤區、增見識

豐臺一小六(1)班的劉奕辰對“奇葩問”欄目深有感觸:“在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我們每週四也像在學校一樣準時收聽廣播,其中有一個節目是‘奇葩問’,這是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因為這次疫情我也產生了和廣播裡一樣的疑問,‘為什麼病毒在動物身上就可以和他們和平共處?人類身上也有可以和平共處的病毒嗎?’這個節目好像就能感受到似的,用一種生動,清晰易懂的語言解決了我許多這樣的問題。它不僅能解決我的疑問,還能讓我從中獲得一些自己沒有想到或暫時還沒有了解到的知識,同時也讓我產生了更進一步的思考,面對新的問題,我也會上網蒐集更為全面的介紹,我學到了新的知識。”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奇葩問”、“智慧屋”、“非同一般”是線上紅領巾校園廣播中,最具科學性和知識性的三個欄目,疫情發生以來為學生帶來了很多防疫知識和疫情信息。如:新冠肺炎病毒的發展歷程、人體的免疫系統工作原理、疫苗的工作原理、口罩的防護誤區、居家的防護誤區、中國疫情防控期間得到哪些國家援助以及面對全球疫情中國又對哪些國家伸出援手……疫情下,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防護方法,分辨防護誤區,瞭解更多的熱點知識,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重視“心育”——好心態、“慧”居家

“廣播裡聽到了柴老師的話,我知道了遇到事情不恐慌。遇到疫情,我要勇敢面對,遇到害怕的事情要大膽說出來,讓周圍朋友幫助我,不憋在心裡。”豐臺一小本校三(2)班的卜子凡說。


隨著居家時間的不斷延長,家庭矛盾如果處理不好,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隱患。如何引導學生積極面對疫情,在居家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態,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尤為重要。線上紅領巾校園廣播中增設“心靈氧吧”欄目,由學校心理組的老師擔任欄目主持,分享主動自我關照的小技巧、正確認識情緒這個朋友、化解衝突三部曲、尋找自己的掌控感、好好招待“焦慮”這個朋友等。心理老師們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要,為學生提供最適宜的心理調節技巧。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自律自主——小公民、“慧”學習

“聽到了3位同學各自的計劃安排,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了自己的計劃,我覺得這種方法很好,我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計劃。”豐臺一小三(8)班張榕同學說。


“我在假期裡也和媽媽一起制定了時間表,每星期學習新知識,複習鞏固,閱讀,鍛鍊身體,練琴,畫畫,做手工好多好多,都按照每天的時間表,完成一項打一個勾。”豐臺一小豐益分校一(3)班張鈞程同學說。


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延期開學,讓剛剛拿到居家學習建議單的學生有些迷茫。為此,小公民“慧”學習指導篇應運而生。吳晨老師的時間管理指導,細緻的時間管理方法、制定學習計劃的小建議,讓同學們知道時間管理重要性的同時,學到了不少計劃制定的妙招。根據學生制定計劃時出現的各類問題,廣播中增設“七嘴八舌話計劃”欄目,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學會不斷完善自己的計劃並堅持完成計劃。通過自我規劃,培養學生自律品質,讓學習自然發生,按步平穩發展,讓自律成為一種人生態度。

北京市豐臺區豐臺一小:紅領巾廣播線上德育成效好

主動關注時事,瞭解疫情發展動態,並學會正確的理解、分享時事,也是德育教育的方向。房園園老師帶來了激發興趣並持之以恆地開展關注時事的活動小妙招。她引導學生爭當小主播,面向家人、同學進行實時報道,提升學生關注時事的興趣。


“創編童話故事”的郝馨語,將現實的疫情寫進了童話,將感想與想象完美結合;“萌娃主播”李冠霖,連線自己的武漢阿姨,瞭解武漢現狀,併為大家進行新聞播報;“萬物皆數”的王睿良,發現自己的周圍無時無刻不被“數”包圍著;還有“總是多做那麼一點兒”的孫漪暘以及“樂於參與”的盧翌辰……居家期間,沒有了以往的課堂講授,主題探究成為了驅動孩子自主學習的好途徑。針對主題探究任務該如何開展,董紹雯老師在線上進行了細緻的指導。通過實例分析,幫助學生理清探究步驟;透過作品看過程,引導學生明確評價標準,更好的完成探究任務。一位位主題探究創新小達人的湧現,激發起學生的創新靈感與創新興趣,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從一成不變向奇思妙想努力。


豐臺一小教育集團校長殷楠說:“逆境之中也能獲得感悟,‘疫情’是孩子們難得的經歷。這個時期我們每一個個體發展都與社會發展的變化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繫,因此也是引導孩子積極關注社會生活,明辨是非,形成正確認識的最佳契機;是教導孩子懂得尊重生命,使人向善的關鍵時機;是指導孩子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珍惜時間,形成自律意識的重要機會。通過‘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讓我們認識到熟悉的活動——‘紅領巾廣播’——可以為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聯結,喚起孩子們的熱情,引發更多的關注,從而也使得學校更能積極地啟發孩子們‘慧’學習、‘慧’生活、‘慧’思考,幫助孩子們在逆境中更好地持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