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山楂為薔薇科山楂屬多年生落葉喬木果樹,與山楂同屬于山楂屬的“近親”品種雖多,但果實具有商品性食用價值的只有原產於我國的山楂及其部分變種。山楂在我國的利用和栽培種植歷史非常悠久,成書於公元前的辭書之祖《爾雅》中《釋木》一篇收錄的“朹樹”指的就是山楂樹,不過那時古人對於山楂應該還只是採食利用,真正的人為種植栽培時間應該要遲一些,但據相關古代典籍記載,我國對於這個酸甜適口又可入藥小紅果的人為栽培種植時間至少也已有1700年之久。

山楂除帶有“華夏原產”、“種植悠久”、“食藥兼備”等諸多優良標籤外,作為果樹作物的它對環境還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北方山區、丘陵甚至是平原地區均進行的大規模的商品化栽培,在那個年代山楂可謂是填滿產區果農腰包的“金果子”。從事農業的朋友們都知道,山楂是一種經濟壽命較長的果樹,豐產年限可達50——70年之久,那麼理論上講當年規模發展的那些山楂樹應該正處於豐產期,但實際上那個時代植建的山楂果園或是已經淪為了半野生、半栽培的低產狀態或是直接已被砍伐直接喪失了經濟價值。

其實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種源有限加之過於粗放的栽培管理最終導致這種結果的發生。

近年來隨著山楂採後農副加工品產業鏈的發展,山楂的市場需求量開始增加,因此又一批的農業人開始發展種植山楂。當前的種植條件相較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言,可選擇的優質栽培種越來越多、種植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種植管理較之以前也精細了許多,但僅就依農接觸到10——15年樹齡的果園來看,大多都出現了樹勢衰弱、品種退化、大小年現象嚴重等諸多負面問題,且很難彌補改良。至於原因,我們和果園出現這種情況的種植者交流之後發現,問題多半出在山楂初果幼樹期,有的果農貪產、有的果農把初果幼樹“寵”壞了,有的則是照顧的不夠周全。依農認為其實不只是山楂,任何果樹的初果期管理都非常重要,需注意的細節有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對果樹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因此依農認為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山楂初果期幼樹管理的問題。今天依農將從“山楂初果幼樹科學精細管理的重要性”

先談“為啥?”,再通過“關於產量“莫貪””、“對於施肥“別寵””、“之於這些要“多照顧””三條山楂初果幼樹科學管理重點,讓當前山楂果園處於初果期的果農朋友精細管理避免負面問題的出現。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山楂初果幼樹科學精細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情況下山楂栽培定植3——4年後開始開花結果進入初果期,到8——10後進入盛果期,從初果到盛果,果樹生理機能逐漸完善,產量逐年遞增。在山楂初果期的前兩年我們仍可以定義為“幼樹”,此時正常處於山楂植株調節生長的關鍵期,具體表現為樹不夠壯、冠型還沒有完全形成、植株抗逆能力差等。因此這個時期一旦果農朋友盲目追求產量(一般情況下在山楂初果幼樹期果農貪產,最終要麼適得其反要麼有產量沒品質導致果樹長期弱勢並誘發大小年的發生)或是過度寵溺山楂初果幼樹(如偏愛過度施肥,會導致植株徒長弱勢抗逆性降低)再或是土壤、水分、病蟲害防治管理不當,這些不僅會對山楂初果幼樹當年造成危害,還會誘發長期危害,依農前文提到的那些進入盛果期,山楂的產量、品質卻不理想的果園就多是犯了這些錯誤。由此可見山楂初果幼樹科學精細管理之於山楂果園經濟壽命的重要性。既然重要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該怎麼做、怎麼管。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關於產量“莫貪”

對於山楂初果幼樹,果農朋友一定不能過度追求產量,但同時還要注意保住這個時期該留的產量,不“貪產”為得是育壯保樹打好基礎;而“保產”為得是科學促進山楂植株週年內營養生長向營養、生殖生長平衡的過度,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具體措施。

一、疏花疏果

我們都知道山楂盛果期需疏花疏果才能保產提品,初果幼樹則更需要疏花疏果。當下正值4月中旬,再有半個月的時間(4月下旬到5月初),華北、華東地區處於初果期、盛果期的山楂果樹就要進入花期(再往北花期會稍晚些),初果幼樹還要晚上幾天。這個時期應對初果樹還未開放的花穗進行合理疏除。疏除時要遵循以下原則,首先疏除量不能高於總花量的50%(這裡多說一句盛果期抹花芽要比疏花穗好,但是初果樹則是疏花穗更好,因為這樣能更好的調節幼樹植株內激素平衡);其次疏花要疏除長勢弱、有病變、畸形的劣質花,保留強勢花,一般情況下結果枝前端的花穗發育較好;再者疏除花穗後,要噴灑低濃度殺菌藥劑避免病害侵染。

二、保花保果

當前果農朋友在對處於盛果期的山楂樹保花保果時,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在盛花期噴施赤黴素,並且反饋的效果還算不錯(主要是圖它簡單便捷)。但是對初果期的山楂樹,依農不建議使用赤黴素(植株開花結果的前兩年),這是因為山楂初果幼樹對外源激素非常敏感,一旦使用過量或是噴施時間、方法不對,就會對幼樹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因此對於山楂初果幼樹保花保果應以肥為主,具體措施如下:首先應在開花前15天根施氮肥,氮肥每株用量不要超過200克,具體用量根據植株長勢而定。根施肥的同時注意葉面噴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肥料;進入盛花期後,可噴施低濃度的硼肥和適量的氨基酸肥料,保花保果,另外有條件的可以進行放蜂授粉,保住定產果實,維持植株內源激素的平衡。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對於施肥“別寵”

在當前農業種植生產現狀下,不捨得施肥的果農真的很少,尤其是果樹馬上就要結果見利的時候,那真是把果樹“寵”上天了,氮磷鉀卯足勁的用,生怕供不起山楂初果幼樹。顯而易見這種方法是不對的,施肥講究科學合理絕不是說用的多、用得頻繁就好。對於山楂初果幼樹施肥依農有以下建議,當下正值4月中旬,那麼咱就以此為始按週期來談施肥,首先就像依農在保花保果裡提到的,當下應該根施氮肥、葉補磷、硼,切記不可過量施肥;接下來在進入果實膨大前20天左右,注意根施一次鉀肥,畝用量在30——50斤左右。另外還要葉面噴施1——2次鎂肥,噴施鎂肥可以促進山楂植株科學育壯。

最後就是基肥,和其它果樹一樣,山楂的基肥非常重要,基肥用的話,次年就可以多定產量。施入基肥時,在時間應在採果後落葉前進行(9——10月份左右);在肥料選擇上應以有機肥(調土育根)、磷肥(促進花芽分化,山楂花芽分化時間一般在9月份開始)、緩效氮鉀肥(恢復樹勢並促進植株積累養分)、中微量元素肥(鈣、硼、鋅、鎂為主);在施肥位置和施肥方法上注意儘量避免斷傷果樹毛細根,另外各種肥料最好充分摻混後再進行根施。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之於這些要“多照顧”

山楂初果幼樹雖不能“寵”但得“多照顧”,之於“多照顧”依農認為如下三點是果農朋友必須重視的,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

一、做好果園土壤維護工作

因為大多數山楂果園均健在山區、丘陵地帶,山楂耐貧瘠不假,但是土壤土質情況對植株長勢、植株抗逆能力、病蟲害發生情況、產量、品質影響還是頗大的,尤其是處於初果期的果樹。因此對於山楂初果期果園,一定要做好果園土壤的維護工作。具體注意的有如下幾點:①我們前面提到的合理施肥;②處於初果期的果園一定要注意中耕除草,之所把它歸結到土壤維護中是為了提醒大家不要傷及果樹根系;③及時清園,要及時的將落於土表的花、果,修剪下的枝條,枯枝落葉清除出果園,避免土壤積累病原蟲源。

二、高效防治病蟲害

山楂初果幼樹抗逆性較低(甚至比未結果的幼樹還低),容易被病蟲害侵染,病蟲害侵染植株後除造成直接危害外,還可能導致植株長期病理性弱勢(若是被一些弱性寄生菌侵染,那後果更嚴重,它們就像狗屁膏藥一樣),影響果樹後期的生長。另外山楂初果幼樹對化學藥劑同樣敏感,若是僅以化學藥劑控制病蟲害的發生,那也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山楂初果幼樹防治病蟲害時一定要注重高效性,具體要遵循如下原則,首先要農業防治為主,本文中提到的種植管理措施都算;其次防治病蟲害要採取多措施,應結合生物、物理防治,很多果農朋友認為這樣會增加增加投資,但長遠去看這其實是在節省成本;再者必須用藥控制病蟲害蔓延時,一定要選取低毒、不易出現藥害的化學藥劑。

三、注重灌溉、科學保水

山楂雖然耐旱,但是充足的水分對於山楂初果幼樹的健壯生長非常重要,山楂有如下幾個需水關鍵期,其一是萌芽期,其二是謝花後,其三就是果實膨大期;對於這些時期雨量充沛的地區可減少灌溉,對於乾旱地區,果農朋友至少要在初果期的前2——3年保障灌溉。近些年大家都提倡在山楂果園中生草,當然好處有很多,但是對於乾旱地區依農是不建議生草栽培的,這是因為土壤本就含水量較少,植草後會與果樹過度競爭,造成果樹缺水,影響其正常生長。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山楂初果幼樹科學精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體的禁忌和科學管理措施,希望對從事山楂種植的果農朋友們有所幫助。最後依農想說,農業種植生產不該是一個由簡單到難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由難到簡單的過程。就以山楂為例,建園基礎打得好,幼樹就長得好,幼樹管理到位,初果期就 好管理,初果期不犯錯誤多注意管理細節,山楂就能科學儘早豐產,且我們會發現越種越容易,而不是出現文初依農列舉的那些負面例子。希望果農朋友早做準備,先難後易,讓果園長久不衰。

山楂初果幼樹管理細節多,莫貪、別寵、多照顧,果園才能長久不衰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