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美國和日本都加速要把企業從中國撤離,有何陰謀?

01

在疫情期間,美國和日本重心不是在忙疫情,而且到處去找麻煩。

1.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庫德洛呼籲,所有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全部撤離。對於從中國遷回的美國企業的搬家費,美國政府給予100%直接報銷,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基建、裝修等所有費用。

2.日本政府也宣佈政府出資22億美金(人民幣158億)協助日本企業撤離中國,避免對中國產業鏈的過度依賴。

當然在全球疫情期間,美日穿一條褲子的國家,在這個節骨眼上找麻煩,肯定是有貓膩的。

想要把這些美日企業撤離中國,目的就是擾亂中國市場,讓中國在工業方面出現短板,從而直接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率。還有就是想要通過搬回自家企業,擾亂中國甚至全球各國的工業,從而拖累其他國家經濟,來掩蓋自家國家經濟下滑的現象,製造經濟下滑的假象。

疫情期間,美國和日本都加速要把企業從中國撤離,有何陰謀?

02

美國與日本為何突然呼籲企業撤出中國,箇中緣由難以揣測,但來自市場的反應,更是讓“撤資中國”的論調很尷尬。

美國超市巨頭開市客內地首家門店迎來“開門紅”,日本最大的家居連鎖店似鳥株式會社宣佈將把中國大陸門店擴張到1000家,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在華增資開設新門店……中國市場的旺盛需求,中國消費者不斷提升的購買力,成為外資“加碼中國”的強勁動力。

外資零售企業紛紛來到中國,只是中國市場巨大魅力的縮影之一。

美國政府除了向世界各國展示其強硬關稅政策別無其他,而中國卻在不斷遞出胡蘿蔔”,很多國家“正在享受到中國的更低關稅和更開放市場”。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近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寬容多元的商業模式、與全球市場的緊密聯繫,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所以不管是中美貿易戰,還是這次的疫情之下的撤離補貼政策,這些美資和日資未必真的買賬!

外資零售業,在中國市場火爆,誰捨得撤資離開中國呢?


疫情期間,美國和日本都加速要把企業從中國撤離,有何陰謀?


03

企業能不能撤出中國,不是美國和日本政府說了算了。

而是由供應鏈和市場等因素綜合決定的,如果日本和美國一旦堅持這麼做,那麼很有可能就是熱臉貼冷屁股,企業可不是傻子,一時的高額補貼不能解決一世的生存問題。

而日美在這件事的背後,可能還有另一層更深的含義,那就是通過撤出在華企業來完善他們的產業鏈,從容打破我國產業鏈的完整性。正所謂此消彼長,最終的結果將會是使我國在世界上經濟競爭力減弱。

隨著這種完整性被打破,我國自給自足的能力將會失去,而日美在這方面將會得到極大加強,這就讓我們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疫情期間,美國和日本都加速要把企業從中國撤離,有何陰謀?

​當前的全球產業鏈格局是通過無數個市場、通過產期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這種政治化的干預,希望去全球化的舉措,必然是逆潮流而動,終究難以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