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一枚分币

借一本书 

  1分钱就可以借书,你来吗?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亚朵竹居流动图书馆、美团外卖一同推出公益活动——“在路上图书馆”。读者可以在美团以1分钱的价格下单借阅一本新书,所有收入捐赠给美团的公益项目。另有17家亚朵竹居支持线下直接办理借阅手续,共计34家亚朵竹居为此次活动提供支持。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在路上图书馆 官方海报

  供选择的书目中既有对性别问题的探讨,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的思考,也有海派文化历史与探险故事的讲述。既有可读也可听的诗集,也有献给书的恋歌。精选书单共十种,数量有限,每人一本,借完为止。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在路上图书馆”的可选书目(部分) 网络截图

  读者在美团外卖搜索“上海人民出版社”或“亚朵竹居”,即可用1分钱,加上外卖小哥的一笔配送费,就能看到一本“热气腾腾”的新书。竹居是亚朵集团设立的24小时全年无休的免费流动图书馆。无论是否选择入住亚朵酒店,消费者都可以在竹居自由浏览,无偿借阅。

  此次名为“在路上图书馆”的活动,是此前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美团外卖推出的图书外卖的升级版。有了17家亚朵竹居图书馆的加入,外卖配送范围大大提升。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在路上图书馆”可以体验1分钱借书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亚朵品牌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两位老朋友的跨界合作常给人惊喜。2016年,亚朵首创“竹居”,旨在打造一个“让心扎根”的“书式”生活空间,以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目前,全国已有480家竹居共享图书馆,覆盖168个主要城市。每家竹居藏书超千册,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并可通过智能借阅系统自助免费借阅、异地归还于全国亚朵竹居。不久前,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线上读书会视频还“出圈”到竹居阅读空间和客房电视屏上。

  今天,也是《在路上》新书首发之日。《在路上》是此次活动的主打书目。据介绍,译者陶跃庆是《在路上》首个完整中译本译者,此版本为阔别三十年后的全新修订版,加入了百条地理及文化背景注释,读懂作品更读懂时代。“我还年轻,我渴望在路上。”就像《在路上》中提到的这句话,出版人与各界的跨界合作也一直在路上!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在路上》新书首发 官方图


 一次逆行

开一家店 

  昨天,位于徐汇区小木桥路的海派书房正式开业,这是上海首家海派主题特色书店,也是疫情期间上海第一家开业的新书店。书店里的首场活动就是市民演讲大赛颁奖。“徐汇有礼”阅读大礼包也于同日推出。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海派书房正式开业 官方图

  海派书房是大隐书局旗下第10家书店。这是一家海派文化主题书店,主打海派文化系列图书、海派文创产品和雅马哈音乐产品。

  据大隐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介绍,大隐在两年前就开始规划海派书房,集中呈现和海派文化相契合的图书选品、业务形态、文创产品。新开业的海派书房有700多平方米,将以“老情调、新海派”为文化标识。刘军解释缘何“逆行”开店:“海派书房是疫情期间上海新开的第一家书店,体现了我们对战胜疫情、拥抱书店的信心。目前受疫情影响,人流量减少,我们旗下的书店也在不断优化提升体验感。”未来,书店将聚焦海派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开展活动,成为多业融合的文化空间。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海派书房是疫情期间上海新开的第一家书店 官方图

  “海上美谈”是上海市民文化节全新设立的一档市民演讲活动。本次演讲大赛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378件视频应征作品,最终评选出百强选手及10位优秀演讲人。参与市民的年龄跨度较大,从10岁左右的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都加入进来。

  松江区的朱语桐小朋友用儿童的眼睛看到抗疫中的不同色彩。在她的演讲作品《如果抗疫有颜色》中,“天使白”是一道逆行风景,“志愿红”为身边的人们带来温暖,还有“环卫橙”“荧光黄”“迷彩绿”“警服蓝”,她用这些五彩的颜色拼出城市之美。嘉定区74岁的章家华老人作品《上海老法师——我顶崇拜的人》如和后生聊家常般用沪语诙谐幽默地讲起各领域的能人。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小故事书写城市的大故事。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海上美谈去年12月启动 官方图

  据悉,未来10位优秀演讲人将作为“海上美谈”市民演讲推广大使,陆续走进实体书店和公共空间,通过行走寻美、观展识美、书房论美、大家话美等形式推广。


 一段诵读

看一处景 

  今晚8点,b站、澎湃、看看新闻网、抖音、快手等平台上键入“上海译文”“侧耳SH”都可以聆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经典名著,十位知名主播选出了一份“读家书单”并精心设计了一条阅读航线,带领读者云游各国,用声音点亮阅读之光,用声音探索诗意的远方。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今晚8点,“经典夜航线”启航 官方海报

  与以往的诵读活动不同,此次侧耳团队的主播们纷纷选择在自家的客厅、书房进行诵读。活动中,十位主播将通过朗诵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德国作家黑塞的《荒原狼》、日本作家又吉直树的《东京百景》、法国作家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傅雷先生的《美术名作二十讲》等作品,邀请读者前往世界各地,或徜徉于名作云集的美术馆,或在欧洲的咖啡馆参与哲学家们的一场论辩,或去广袤的乡野寻找那份失落的童真,每到一处,读者均能从主播的声线中领略不同的文学风景。(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马上评|书式生活

  在建议大家近期不要出国旅行之际,舒适生活就约等于“书式”生活——在书本里,可以云游四方;家门口的书店,成为踏出家门最好的散步点、大家的文化客厅。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家门口的书店,成为大家的文化客厅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既可以在云端参与读书活动,也能在书里看到诗与远方,更可以到家门口新开的那些美丽的实体书店浏览、小憩……

  一分钱借书的创举,真是温暖人心。当下都难觅一分钱硬币之际,这一象征性的“收费”约等于主办方义务劳动,也体现出他们对读者素养的高度信赖。海派书店的新开,凸显了上海文化里“海派文化”的要素,让往来书店之人深入了解上海文化的底色与亮色。朵云书店不仅颜值高,而且策划的活动如其名“云游”——那既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书名,也是当下书里和网络生活的映照。云游之所,其实不正是我们的脑海吗?

在阅读的春日里“书”醒

图说:一分钱借书温暖人心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书式生活,无论始于足下,还是登入云端,其实最终激发的是我们的学习能力。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阅读——阅读书本、阅读城市、阅读历史、阅读人心……最终,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睿智的人。(朱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