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天权理念凸显霸权思维-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随着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太空活动的持续拓展,人类与太空之间的关系从早期以探索为主逐渐走向探索与应用并行的阶段,太空则成为关乎国计民生、总体国家安全与大国战略博弈的重要战略领域,围绕制天权的竞争呈现加速发展、较量升级、风险蔓延等新特点。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一直重视对制天权的争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轨在用航天器规模、类型、性能等均占据绝对优势,其太空系统的安全也无后顾之忧,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制天权,并为其他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赋能,实现“以天强地”的应用性目的。

  随着对太空系统的愈发依赖与太空系统天然脆弱性之间、太空日益拥挤与太空资源有限之间两大矛盾日益凸显,抱守过时零和思维的美国,开始将巩固在太空的绝对优势地位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强调所谓“美国优先”和“大国竞争”,成立太空军、制订《国防太空战略》等动作频频,彰显了“主宰太空”的霸权思维。

  与制海权理论需在海上理想区域部署基地、海港以及舰艇等以发挥制海权之力量一样,在美国看来,要想真正掌握制天权,也需要在太空关键区域部署力量,以扼住进出太空之要道并能与对手抗衡。对此,美国强调跨越物理、网络和认知三大维度,举政、军、民、商、盟之力,加快重塑太空战略与太空军事力量体系。美太空军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了维护己方天域行动自由、增强其他作战域行动能力、为国家提供独立选项等企图,以及轨道战、太空电磁战、网络作战等核心行动样式,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己方利用太空资源的自由,阻止对手自由利用太空资源。

  比如,美国下一代国防太空体系架构中极力推动的低中轨巨型星群以及商星军用等,将使成千上万颗卫星成为其实现制天权战略的一颗颗“战斗星”。平时,这些“战斗星”是实施太空交通管理的“卫星警察”,可密集甚至均匀地占据、把持、阻塞或封锁进出太空的关键通道与卫星运行的主要轨道;战时,它们则变身为遂行“轨道战”的“太空战士”,具备实施太空轨道封控战与网电侵扰战等潜力。同时,由于具备全天时无死角高精度侦察监视、低延时抗干扰大容量数据传输等核心能力,这些卫星也将成为美国未来实施以决策中心战为核心的“马赛克战”新理念的太空载体。

  此外,为提升与对手在太空抗衡的能力,美国还在加快形成以反卫星通信系统、天基定向能、天基操控等为代表的新型太空能力,抗干扰性更强的天基“通信、导航、遥感、感知”新型应用能力,先进的天域感知与指挥控制能力,强抗干扰的星间与天地链路以及强抗毁性的天地基系统等。毋庸置疑,这些将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资产以及整体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与挑战。

  太空是人类公域,面对浩瀚宇宙,太空应成为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美国凸显霸权思维的制天权理念,必然加剧太空领域的控制与反控制争夺,严重影响太空安全与和平利用,给国际战略稳定带来新的更复杂的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航天工程大学太空安全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