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防控是有认知过程的

COVID-19在中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是Success Story,而故事是要人去讲的,所以这是极好的国家软实力的宣传机会。宣传要火力全开,不仅在国内,特别要重视国外、包括国外的自媒体,个人觉得我们注重国外的宣传还不够,虽然冲破西方主流媒体的霸权殊为不易。

有一些观点应该明确、统一。

体制优势。纵观国际防控效果,体制似乎不是决定因素。因为成功的国家或地区中有不同的体制。另外,宣传体制,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自己反对的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不如说主要宣传我们的修正航向快、决策效率高、行动力强等。

疫情防控是个系统工程。新冠病毒是流行病,流行病的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包括经济角度和生命保护等多个维度。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不能只看对付病毒的本身,当评论他国时,大多能以自己的角度,站在一定的道德制高点去批评、赞扬。但轮到自己国家爆发时,照样会出现失误,出现失误正常,只要坦诚地承认,快速地更正就好。走弯路是难免的,快速试错,及时、不断地调整方案。疾控管理制度各国都有,条例估计也都相差不大。关键还是在执行力上,执行力方面在最初阶段都给别的因素让位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其必然,因为影响最初都是不大的,那么经济因素,社会生活影响面,百姓的恐慌情绪的控制等会占比较大。中国/武汉最初有失误,大约用了一个月时间修正过来,比较其他国家,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明显快速的多。更重要的是防控措施,中国采取的是雷霆手段、以壮士断腕般封城措施,倾举国之优势兵力决战武汉,在别国起步前,中国冲过终点线,开始慢跑调整了,大约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确证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对比他国而言都是成绩斐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承认有失误,让责任人下台,透明、公开、奖罚分明,中国都做了,事实胜于雄辩,国际有识之士都看在了眼里,主流民意是点赞和支持的。国外的失误在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过分了,但关键还不在这里,在于手段不坚决,在于媒体妖魔化宣传中国的防控措施和效果,没有能从中国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中国很快让国家卫健委主导,调集所有疾控力量,高效运行。国外的疾控控制权一直是联邦或州政府,疾控中心更没有起到主导作用。按理说,西方更应该是专业人士有权威,而事实上是中国给了专家更大的发言权。这是我们应该宣传和自豪的。说一点找骂的话,中国疾控中心老大最初被骂最多,我在同学群中说了些自己的意见,替他辩解时,并希望大家保持理性,要看证据别跟风,好在我的坚持让同学们理解些了。官方应该澄清一些事实,让主管部门多担责些,虽然主政官员担责了,但高院士后来只在国际上发声,似乎默认了网络暴力。不如直面错误,无论是谁的,包括高院士的。记得当时我们也在谈新冠病毒的自愈性,谈过群体免疫,谈了封城是否过度反应,谈了戴口罩的必要性。但现在证明虽然新冠病毒是自愈性病毒是对的,但不能依靠自愈;群体免疫是好,但是代价太大,戴口罩是成本最小、效果最佳的方法,国外的Social Distancing有点软;封城是雷霆手段之菩萨心肠。现在国外逐渐还是接受了中国的这些措施,其最初对中国的指控不攻自破。这是中国贡献,他们不承认拉倒,反正我们看到,之前的讽刺还是变成了接受。也就是说,因为经济和政治的考虑都是应该的,认知COVID-19是需要过程的,中国经验就是经验,我们有自信,我们信息最公开,程序正确,表现了国际合作和命运共同体大国风范。我们的教训你要是吸取不了,我们的经验你不参考,那就用事实说话。

传染病毒疫情的防控无非是在三个方面,病毒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病毒源是难找到的,记得看过一个电影,类似地,源头是一只天空的鸟拉的带有传染病毒屎,正好0号病人被感染了,于是乎传播开来。所以源头极有可能是一次偶然的、不可重复的事件,源头不恒在。易感人群现在是所有人,中国让所有人(除救护及其辅助人员外)都隔离在家,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应收尽收,而老人是免疫力较低的易致死人群,应治尽治,也是控制传播“源”。传播途径是飞沫和接触,气溶胶只在病房,保护好医生是必须的。而阻断飞沫传播的方式是保持距离,而最主动的方式是戴口罩,因为你想保持距离,但不能完全控制别人的靠近,保不齐别人有急事让你避无可避,再者就是洗手,防止接触感染,这点我们的习惯在改,勤洗手、饭前饭后洗手讲了很多年,估计疫情让大家更接受了。看到国外的朋友说戴口罩现在不受歧视了,都隔离在家呢,不再吵吵中国的隔离是限制人身自由等,不再攻击戴口罩的亚裔,这都是我们要宣传的。

离疫情的结束还早,中国现在主要是防外部输入病例,我不看好群体免疫,代价也太大。希望、相信国外是能控制住的。历史中的疫情不少,最终总是控制住了,最终还是要靠疫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