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泵能夠實施的理由

判斷一個重大項目能否實施,可從三個層面進行判斷:

第一個層面是科學原理是否成立?對核泵而言,就是要看機械原理是否有誤。核泵動力來源就是一臺二衝程發動機,除了體量巨大,沒有本質區別。至於氫彈爆炸,發明之可貴就在於避開其破壞作用,利用有益作用。煤氣洩漏,在家中爆炸會引發災難,用作內燃機燃料可做功,同樣,氫彈在空氣中爆炸,衝擊波和熱量對附近生靈和建築只能帶來毀滅,但在有控制的核泵機體內水中爆炸,也會產生衝擊波和熱量,核泵機體由花崗岩構成,不怕衝擊波,熱量被水吸收,變成高壓蒸汽,也能用來做功,推動液態水流向高位容器。氫彈的能量表達方式大部分是熱能,衝擊波只佔很少份額。如果國家允許分出一部分氫彈研發人員加入本公司,專門從事民用氫彈研發,我們會研發出熱值比例更高的民用氫彈,縮小衝擊波比分。相信也會研發出純氘無氚氫彈,成本更低,次生輻射更少。

看水下核爆炸照片就能證明核爆炸產生推力:

從照片分析,最薄弱的地方是垂直水面,水下核爆炸之後,推力會從阻力最薄弱的地方,即垂直水面釋放。如果在核泵爆發室爆炸,進水閥關閉,炮閂關閉,排水閥打開,最薄弱的地方是排水口,應該具有泵水功能。

第二個層面是工程是否可行?核泵工程無非是規模大,難度大,造價高而已,這些都是當前國力能夠承受的,比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挖運河,法老脩金字塔要容易得多,甚至比兩彈一星,比中國的登月計劃,比芯片還容易。至於環保和生態,只有正面效應,幾乎找不出負面效應。也許有人會驚呼“沙漠是生態的一部分”,也許還會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所說的話“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對此,王某不敢苟同,甚至持相反看法,理由是:人類不是大自然的寵兒,基因科學可證明,人類曾是瀕危物種,是大自然原本要淘汰的物種,是人類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存活下來的。哺乳動物幾乎都有厚厚的皮毛或皮下脂肪保暖,只有人類是赤條條的,不殺死其它動物,不取其皮毛披在身上,不與自然抗爭,冬季只能凍死。活下來就是勝利,大自然報復了我們什麼?有人也許會說,恩格斯是指改造山河。王某認為,戈壁沙漠是地球的癩瘡疤,改造成農田和梯海,天不會塌下來,當然,會淹死沙漠中幾個毛毛蟲,野駱駝也持保留意見。別理,我們幹。

第三個層面看技術上是否可行?核泵的“燃料”是沒有原發性核汙染的民用氫彈,要求以激光或其它非裂變物質為核扳機,據說中國能造出無裂變物質的軍用氫彈和中子彈,民用氫彈更簡單,不需要長期儲存,不受體積限制,不需要複雜的運載工具。核泵建造開挖主要用盾構機,已在隧道工程中普遍應用,只是深度和難度增大而已,達海拔-3000米以低,並不存在顛覆性障礙,甚至用最原始的鑽爆法施工也可進行,已有成功先例:南非“姆波尼格”金礦深度達4350米。決定實施後,除了投巨資研發功能更強大的民用氫彈外,還會著力研發地下深層無人盾構機,比無人駕駛汽車要容易。無人駕駛要隨時應對不可預測的情況,無人盾構機應對的基本是可預想到的,如高溫、高壓水、高壓氣、流沙、鹽層、鑽石礦、空洞等。

具體到對核泵可實施性的判斷,只把握兩點就行:

其一,泵體能否經受住10萬噸級核爆炸?氫彈的有害能量表達方式是衝擊波,厲害,但花崗岩不怕。可以進行計算機模擬,地下3000米厚的岩石,相信強度足以承受百萬噸級核爆炸,核泵只有10萬噸級,足能承受。若擔心強度不夠,可以挖到6000米深。電視畫面看到的地下核爆炸只有數百米深,且是在山峁固體巖洞內爆炸,而不是地下水中爆炸,所以地面晃動,塵土飛揚。民用氫彈在水中爆發,首先要使周圍巨量液態水變為蒸汽,消耗能量,所以爆發時只會悶聲悶氣,半徑200公里之外無需搬遷。本公司實際建造時,爆發室上邊的地面會注滿水,山崗也會佈置噴淋設施,防止震動產生塵埃。

其二,要看核汙染能否得到控制?這正是本發明之核心所在,仔細閱讀《專利說明書》便會恍然大悟,不再糾纏。發明就這樣,未公開之前覺得不可能,公開了,原來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