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前言:《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建國四十週年北京市優秀文學獎。被稱為"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文章通過韓子奇與新月兩個人的故事兩條主線展開描述,塑造了不同時代的不同命運。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

初讀在大學,再讀剛畢業,前段時間再次閱讀。懷著敬仰之心閱讀,每次都無比激動。第一次閱讀是大學宿舍同學一起,讀到新月之死,大家哭得稀里嘩啦,感嘆命運的不公,也讓大家珍惜生命,更加努力學習。


作者在文末後記裡說"這是一個母親在捧著自己的嬰兒",看出作者創作的嘔心瀝血。這是一部穆斯林聖潔的詩篇,裡面有純潔的夢想、悽美的愛情和痛苦的命運。


本文擬通過分析不同時代三代人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給當代的我們帶來生命的啟迪。


一、琢玉高手梁亦清,一曲人生玉相伴。


梁亦清是篤信真主的穆斯林,他有兩個女兒,梁君壁和梁冰玉。他慧眼識玉,手藝高強,雕刻玉器是他的營生。一家人守著玉器小作坊,人生因玉器而跌宕起伏。


梁亦清處在民國時期,當時的北京已經開始動盪不安。明哲保身的梁亦清堅守自己的小作坊。為了雕刻鄭和航海圖,廢寢忘食,忘卻自我,然而就在作品雕刻完畢之時,玉毀人亡。梁亦清耗盡了生命,世間再無"玉器梁"。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雕刻玉器

什麼影響了他的命運?在社會動盪初期,外界還沒有完全影響他的生活,他為玉而活著,追求手藝人創作的精神享受。玉殤之時就是命盡之際。可以說他生為玉,死亦為玉。


梁亦清在教育韓子奇時所說,人世的福分深淺,不是自個兒爭的,是為主的祥助的,人不能與命爭!


這一生,嚴守穆斯林傳統,與世無爭,清貧平淡,有玉相伴,就是梁亦清的命。


二、跌宕人生韓子奇,命運與時代緊密相連。


韓子奇是書中命運最曲折的。他的心理活動非常豐富細膩,讓人又恨又愛。


韓子奇原是跟隨師傅跋涉到北京的易卜拉欣,拜梁亦清為師。他雄心勃勃,聰明上進,把奇珍齋發展壯大。


當戰爭摧毀生活的和平,他"拋妻棄子"帶著玉器去英國避難。然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大範圍爆發,異鄉再次陷入戰爭的困境。陰差陽錯的他與梁冰玉產生情愫,並生育女兒。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戰爭

當戰爭結束家人團聚之時,更深的痛苦隨之而來。人生就要不斷做選擇題,韓子奇在愧疚與掙扎中度過餘生。前半生青雲得志,後半生壓抑隱忍。


戰爭之後,韓子奇性格發生很大變化,變得優柔寡斷,造成之後諸多影響。首先他與結髮妻子的感情,兩人再也回不到從前,不能再相敬如賓,舉案齊眉,而是內心矛盾,爭執不斷。其次他對梁冰玉的不公平對待,在不能處理姐妹倆感情之時,梁冰玉決絕離開,再未能見到女兒。最後他對新月含蓄的父愛,沒能守護新月一生。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戰爭遺蹟

是什麼導致巨大的差異?社會的動盪是主要因素,設計改變了他的命運。韓子奇是戰爭年代一部分商人的縮影。如果沒有戰爭,他可能會一帆風順。而戰爭來臨,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正如梁冰玉所言:現在這個樣子,是誰都沒想到的,也不是哪個人的錯,是戰爭改變可一切,改變了人的命運。


三、英年早逝是新月,曇花一現讓人憐。


新月是希望的象徵,新月的早逝讓人十分痛心!


書中描述新月去世之時:楚雁潮兩眼一黑,和新月一起跌入了無邊的黑暗!當他再睜開眼睛時,面前就再也沒有新月了!天星擋上"拉赫板",亡人與親人之間被隔開了,今生今世,永無重逢之日!


文寫至此不禁潸然淚下!


新月是韓子奇與梁冰玉之女,所以媽媽梁君壁對她愛恨交加,感情複雜。哥哥天星才是媽媽的最愛。在新月活潑的外表下,有一顆敏感的心。新月與老師楚雁潮情投意合,被媽媽極力拆散。新月像一根無根飄萍,愁腸百結。正是"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新月

新月心臟病發作,把文章情節推到高處,牽動讀者的心。看到親媽梁冰玉留下的信,強烈的渴望與絕望撞擊著新月柔弱的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就要走向滅亡。當新晨的曙光映上東窗,病榻的新月隨光而逝。


命運對新月不公,家庭的桎梏和身體原因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家庭,本是避難的港灣,對新月來說,確實壓抑的來源。


劉白羽作序中說:新月之死,是祝英臺之死,是纏綿的,又是壯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蒼天泣血,人們的心正是從這悲劇之美中得到淨化。


新月離開了,希望還有嗎?希望是嫂子陳淑彥腹中的胎兒,重新升起的明月!


四、現實中,影響命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命運是什麼?命理學上有兩重含義,一是命,指先天所賦的本性;二曰運,指人生各階段的窮通變化。命是與生俱來的,但運是可以改變的。


什麼造就了人不同的命運,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 1.社會因素


人類是群居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是社會。社會是人類生存的大環境,直接影響人們的命運。人類自誕生以來,社會變遷,人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進步。


原始社會,社會文明程度很低,居住在山洞的人類,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艱辛。命運多舛,夭折者多。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原始社會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農業、商業等不斷髮展,但那時候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各個朝代為了爭奪土地、擴張板塊戰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盛世才能安居樂業。正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時候命運在天不在人。


比如宋朝大文豪蘇軾,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曾有一展抱負,為國為家的壯志,可身處官宦勾心鬥角的朝代,縱使皇太后有心庇佑,也沒逃離被反覆調遣迫害的命運。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蘇軾

近代兩次世界大戰,禍及多國人民,學不能上,家不能回,背井離鄉,尋求生機。這時候,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生長在新中國的人們,在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中,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所以,社會是人們生存的基礎環境,是決定命運的重要因素。太平盛世,人們豐衣足食,命運亨通。戰亂年代,人們顛沛流離,命舛數奇,正如戰爭中的韓子奇一家。


  •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響命運的重要因素,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兄弟姐妹是最好的夥伴。


而原生家庭越來越被人重視。美國蘇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中說: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在人的身上總能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家庭

原生家庭在各方面影響著孩子的生長,比如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健康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良好的原生家庭,給孩子營造積極向上、健康的家庭氛圍,孩子也會變得樂觀善良健康;不好的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緊張、悲觀等的氛圍,孩子會變得膽小怕事或行動魯莽,未來的人生也不幸福。


《歡樂頌》中樊勝美是深受原生家庭傷害的人。自己一個人努力工作,拼命掙錢,除了養活父母,還要養活哥哥。樊勝美半生都在與原生家庭做鬥爭,在家庭中獲得最少,付出卻最多。


  • 3.個人因素


培根說,一個人的命運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個人才是影響命運的最主要因素!


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一個人的發展與社會、家庭關係重大,更重要在於個人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反應情況。


英雄不問出身。即使身在亂處、最底層,仍不忘努力拼搏,在逆境中闖出一片天地;有人出生在高塔,不求上進,最後跌至谷底。


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沒有放棄,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戰勝命運惡魔。創作出《第九交響曲》等名曲。


《都挺好》蘇明玉受原生家庭傷害最大。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從小極少得到父母的關懷。但她不放棄自己努力,衝破家庭的桎梏,獲得生活與感情的成功。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都挺好》

結語:


易卜生說,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生活在當代的我們,處在和平之世,應當感謝無數的先烈前輩,給我們打好社會基礎。


原生家庭不能選擇,但是未來道路可以自己選擇。正如斯梯爾說每個人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一旦有了目標,我們便全力以赴,努力追尋。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哪吒

哪吒說,"我自己的命自己扛。若命運不公,便和它奮鬥到底!"在社會的潮流中,掌好自己的舵,一路向前,走向幸福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不同的人生軌跡,探討命運的影響因素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END!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