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職場新人發展的關鍵要素就是自我認知,尤其是對自己的性格、興趣以及價值目標進行探索。

探索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MBTI的測試、DISC測試、霍蘭德測試,還有能力的測試,價值目標的測試等等。

這些方法在網上或者相關書籍都有一些很詳細的使用方法,測試完成以後如何來看待測試結果,怎樣才能從測試結果當中真正的瞭解自己,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測試往往會有一些偏差,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看待這些測試結果呢。

首先我們要消除幾個誤區,這幾個誤區對我們判斷測試結果有很重要的影響。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一個誤區,是性格有好壞

很多職場人心裡都有一個榜樣,都有一個標準來自我衡量,認為符合標準都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不好的。

其實性格沒有好壞,各有特點,只是適合與不適合,有些人認為內向的人不好,不愛說話不愛交朋友。

其實內向的人的內心都比較強大,做事都比較有主見,而且比較專注,雖然不喜歡主動與陌生人交往,但是在與熟悉的人交往當中,往往都會有一個很深入的深層次交往。

內向的人在業務拓展和銷售管理兩個工作當中,可能他更適合於做銷售管理,所以說性格沒有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二個誤區,是性格非黑即白

有人面對測試結果有疑問,“測試結果說我是內向的,可我也有時候也挺外向的”、“測試結果說我做事很感性,有時候我也很理性”。

其實性格是一種偏好,我們的性格本來是各種類型綜合在一起的,只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更偏向於哪種風格,就像我們吃米飯和饅頭,我們都喜歡吃,只是你更喜歡吃哪種一樣。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三種誤區,是將性格等同於能力

有些人面對結果常常會有質疑,“測試結果說我是內向的人,但我並不內向啊,我有很多朋友啊,我與人交際也很不錯呀”。

性格測試測試的是我們做事的一種喜好,不代表我們不能做這種事情或者做不好某項工作。

內向的人工作當中更喜歡向自己要答案,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會或者不善於向他人求助,他們可能更喜歡一個人靜思,但不代表他不願意或者不擅長交朋友。

其次我們拿到測試結果以後還要做以下幾點來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一個,是用過往的經歷進行驗證

對照測試結果,我們用成功事件法或者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去驗證這個結果的準確性。

比如說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我們的代碼是ESC,那我們就從我們過去印象比較深刻的實踐當中來看一看,我們做事是不是喜歡掌控,是不是喜歡與人接觸,是不是在工作當中會追求那些創新和與眾不同等等。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二個,是向不同的人求證

對照著測試結果,我們要詢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比如父母怎麼認為的,朋友怎麼看呢,老師怎麼評價呢,同事有什麼反饋意見,領導怎麼認為的等等,多方求證,有時候別人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這樣會讓自己對自己有全面的認識。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三個,是向專家諮詢

根據測試結果找相關的專家進行諮詢與解讀,這樣往往可以透過這個結果,來挖掘深層次的個性化的特徵。

你做過各種各樣的的測試,那怎麼才能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個性特點呢

第四個,是向自己求證

當我們做了上邊的三種求證以後,最重要而且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向自己求證,因為一個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只有我們自己才是最清楚的,而且是不會撒謊的。

面對結果,我們要清空所有的對與錯、是與非、好與壞,然後體驗結果給自己帶來的內心感受,用來自內心的喜歡來驗證這個結果是不是對的。

正確的自我認知是職場新人進行職業規劃與處理職業發展問題的重要依據,掌握正確的自我認知方法,並進行自我探索,可以讓我們在職業發展之路上少走彎路,創造幸福的職場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