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不久前,湖南衡阳一名16岁高中生用刀捅杀了自己21岁的姐姐,然后用老虎钳子撬开家里的防盗窗,从23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说事件发生时,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也都在家。只是因为房间的隔音效果太好,所以完全不知道他们二人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谁都不清楚,16岁的孩子为什么要那样残忍和决绝。

可是,这并不能阻止向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纷纷猜测悲剧发生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父母教育失败,有人传言是组合家庭本来关系不睦,更多的人认为是沉迷游戏导致的悲剧。

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最离谱的传言是弟弟沉迷一种死亡游戏,相信杀人之后再自杀就可以变为王者重生。这推理真是笑掉了我的牙!

先假设有那种死亡游戏,里面的确是杀人之后再自杀就可以化为王者绝地重生。倘若是6岁的小朋友,还可以说年纪太小分不清真假,受了游戏的蛊惑。可是人家都16岁了,还能傻傻地被游戏情节哄骗的话,要么是他脑子有病,要么就是他心智不全。无论是哪一种原因,这都是他本身的问题,关游戏何事?

可是为什么每回出现悲剧,大家都忍不住把锅往游戏头上扣,恨不得集体去声讨游戏呢?

我觉得这跟我们家长的焦虑有莫大关系。

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前些天南京教育局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减负政策,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家长表示,减负就等于制造学渣,希望教育局不要给学生减负。这事闹得真是让我啼笑皆非。

中国小学生学业负担之重,久负盛名。儿子九月份才上一年级,老师每天都留有家庭作业。虽然谈不上多,但对于初学写字的他们来说,也不算少了。结果还有家长觉得作业不够多,鼓动其他家长一起去买课外练习的试卷,好让老师统一讲。

最令我意外的是,居然真有不少家长响应号召跑去买试卷,给孩子加量练习了。我除了目瞪口呆之外,不禁有了疑问:难道大家所谓的学习就是做作业吗?

这真是个天大的误会!

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学习本来应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的终极目标是成长。每个人都得通过不断地学习,慢慢成长起来,有智慧,变得成熟。

可是现在,大家把学业等同于学习,成绩当做成长,并以此为标准来评价一切事物。

对学业有利,能提高成绩的事物就是好的,对的。反之,就是有害的,该禁止的。

玩游戏耽误学习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成绩。所以,游戏自然就成了家长们深恶痛绝的东西。

可是,真正的学习是很广义的概念,除了知识可以习得,像常识、见识这些东西就需要自己去体验获得了。而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玩耍和游戏。

从1982年开始,动物玩耍行为权威费根(Bob Fagen)博士与夫人,就已经在美国阿拉斯加观察大棕熊的玩耍行为。在进行了持续15年之久的细致观察、考证和分析后,费根博士

发现:花掉最多时间玩耍的棕熊是存活的最好的。这充分说明了玩与学并不是对立的。

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科学家研究发现缺乏玩耍和触摸的孩子,脑的体积要小20%到50%。而在玩耍的前提下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有效、深刻却不需要药物就可以大大促进学习的方法。

现在很多游戏非常智能化,既是对智力的考验,也是对身体各个器官协调性的考验,无论是哪一点不过关,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下去。

像我,太简单的游戏玩过了就不屑于再玩,太复杂的游戏老玩不过,又没有屡败屡战的勇气,所以也不愿意玩。

而那些沉迷游戏的人,一定是在游戏里获得了现实中不曾得到的成就感,才觉得游戏很有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该谴责游戏勾引了我们的孩子,还是该反思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生存空间出了问题呢?

16岁学生杀姐再自杀,都是游戏惹的祸?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其实,游戏就像一把刀。刀可以用来切割,也可以用来杀人。如果有人拿刀杀了人,难道我们要怪这把刀太锋利了吗?

刀无罪,游戏也无辜。那些因沉迷游戏而造成的惨剧,明明应该让我们有着更深刻的教训,却被人把锅都推给游戏了。

今天我想替游戏说,这锅,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