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疫情:只是死一群人、死一村人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吧

當前,全球範圍內與日俱增的確診人數,不禁讓人不寒而慄!在醫療如此發達的現代文明,我們還會被疫情困住手腳,可想而知,在醫療技術落後、信息傳播緩慢的古代,人們勢必經常遭受瘟疫的侵襲,且古代一旦爆發瘟疫,就是一場大災難。

古代疫情:只是死一群人、死一村人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吧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之時,諸國紛爭不息,戰爭頻繁,大規模的人口被投入到戰爭之中,而每次戰後,戰歿者的屍體往往無法及時處理,這便成為了滋生疫病的傳染源,同時戰時人民逃離戰火、戰後俘獲的人口、俘虜隨之遷徙、輾轉,人口大規模遷徙也使得瘟疫一旦爆發,便成為了一個令當政者極為頭疼的事情,甚至出現了"天下疫"這種極端的情況。

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左傳》

當時的列國,在處理瘟疫之時,因為國與國之間溝通不暢,或是敵對狀態,一旦出現瘟疫流行,往往通過封鎖城池、祈禱攘除的方式來進行隔絕防治,沒有行之有效的醫療技術來遏制瘟疫的發展,而這種自生自滅、祈禱上天的慘烈、愚昧的治療方式,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古代疫情:只是死一群人、死一村人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吧

明朝鼠疫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勞動人民根據歷史事實總結出來的規律。在大規模自然災害之後,百姓就沒有食物,為了活命,根本就沒有尊嚴可言,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往肚子裡塞,草根樹皮挖沒了,老鼠也沒有吃的,只能吃人的屍體。

本來老鼠就髒,各種病毒的宿主,又以屍體為食,傳播到人體上的病毒就更多了。它們穿行在人群生活區的時候,病毒便能在人群之中相互傳播,更不要說還有人吃老鼠,還有更噁心的請自行腦補,這樣一來,不爆發瘟疫才奇怪了。

明王朝衰落之時,爆發了一場規模大得驚人的瘟疫,起因就是連續四年大旱,顆粒無收、災民逃竄,以鼠為食,爆發鼠疫,感染者身上會有血疙瘩隆起,口吐鮮血,發病快者幾刻鐘就能身亡。

最可怕的是那次鼠疫傳染得極快,往往一人病發後,全家感染,接觸者也難倖免,用十室九空來形容當時的情況是很貼切的。瘟疫很快就傳到了京城,每日出殯的隊伍就擠滿了城門,最可悲的是為親人送行的隊伍,回來就會多出幾個感染者,甚至直接陪亡者長眠在那塊墓地了。

那場瘟疫也波及了朝廷大員和京城的駐軍,搞得人心惶惶,因此也有人將大明朝的滅亡歸結於這場聲勢浩大的鼠疫。

古代疫情:只是死一群人、死一村人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吧

疫後慘狀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古代疫情結束之後,十室九空屍首遍野這是常事,傳播風險較大,不排除直接燒村子的情況,這就有些殘忍了,即使說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全。之後伴隨而來的饑荒,在逃荒的路上又是見慣了的死亡。

古代發生瘟疫之後是無暇顧及田地裡的糧食的。瘟疫的爆發,打破了春播秋收的自然規律。在依靠土地生存的古代,糧食無人經營顆粒無收,瘟疫結束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便是大規模逃荒與飢餓。

僥倖活下來的人們,也沒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因為逃荒的路途還很漫長,同行的人也許下一刻便栽倒在地離開人世,無人顧及屍首也無人去感傷,因為死亡這種東西早就充斥籠罩在了每個人的頭上。

古代疫情:只是死一群人、死一村人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吧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今時今日的中國,不是以前技術落後的中國,也不是彼時手忙腳亂的其他國家。相信人民、相信國家 的力量,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是小城,想看更多歷史冷知識、歷史故事,歡迎關注【小城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