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大龍

侃電影,越看越過癮!


哈嘍,大家好,很高興又來和大家見面啦。本期內容就來說說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坡道上的家》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繼恐婚大作《晝顏》之後,恐育大作《坂道上的家》再度給了日本持續下降的生育率一個全方位的解釋。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看劇過程每間隔幾分鐘,都像吞了一個蒼蠅。故事講述了一個全職主婦,作為國民義務陪審團,參加一起駭人聽聞兇殺案的庭審。

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的裡沙子是全職太太。她接到法院通知,說她被抽中成為義務陪審員,要參與審判一出倫理慘劇。被告人是與裡沙子年齡相仿的年輕女子,她被控告“蓄意”將自己八個月大的女兒丟進浴缸溺斃。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作為母親,裡沙子對被告的罪行十分厭惡和不解。但是隨著聽審的過程,被告人安藤水穗的生活軌跡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撕開。聽著被告人丈夫和婆婆的指控,被告席上的女人似乎與審判席上的女人們,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困境重疊:

把庭上的女性聯繫起來的,正是這層“妻子”“母親”的身份。日本的全職太太,全年無休地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女主角里沙子看起來似乎是個稱職的家庭主婦——研究食譜做西餐、從不放任孩子的壞習慣,連孩子的零食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家裡永遠井井有條,乾乾淨淨。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然而在被抽中成為義務陪審員的這段時間,生活卻漸漸超出了她的認知。出於國民義務,她不得不準時準點參加庭審。她早上送孩子去公婆家,接著參加庭審,傍晚去接孩子,再回家做飯給下班的丈夫。這段忙得焦頭爛額的日子裡,任性的女兒、漠然的丈夫、還有過度“熱心”的婆婆,都讓裡沙子疲憊不堪。

聽著被告人丈夫為自己開脫、婆婆的指責,看著被告席上像行屍走肉般的被告人水穗,裡沙子陷入了說不出的困惑之中——我的生活和她的生活,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裡沙子恍恍惚惚地感覺到,她們的記憶和目前的生活重疊了。自以為對孩子、丈夫盡心盡力而幸福美滿的生活,卻在聽著審判的時候,漸漸浮出它的真面目。

最大的困境,是日常生活:

《晝顏》裡面的利佳子說,結婚三年,男人就把妻子當冰箱了,以為隨時打開就能拿到食物。明明壞了會很不方便,卻從來不去保養。

裡沙子就是一個被當作冰箱的妻子。下班回來的丈夫徑直走過冰箱,往椅子上一坐,叫裡沙子給他啤酒。裡沙子趕緊去冰箱拿了啤酒,快步跑過去遞給丈夫。自己卻在打開第二罐啤酒的時候被丈夫說,你喝太多了,別酒精中毒了。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看到被“酒精中毒”幾個字噎得啞口無言的裡沙子,我想起劇裡的幾個鏡頭:裡沙子在做資料調查的時候,手邊放著一罐啤酒;難得一個人在家放鬆一下的時候,手邊也有一罐啤酒。和大多數日本男女一樣,裡沙子也是愛喝啤酒的人,卻被整天伸手要啤酒的老公說,你喝太多了。

畫面切到了裡沙子丈夫陽一郎的家,退休的丈夫端坐在椅子上,對妻子說,給我拿瓶啤酒。酒彷彿是一個性別區分的符號。《殺死那個石家莊人》裡面唱道,“傍晚六點下班/ 換掉藥廠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幾瓶啤酒”,如此生活多少年,大廈才會崩塌?

裡沙子的困惑說不出口,為家庭地位的不公平也說不清楚——然而他們的女兒文文,卻很清楚。不管你相不相信,幾歲的孩子就已經是察言觀色的高手。她清楚家庭成員每個人的地位高低,對在場身份最低的媽媽使壞撒潑,在身份高的爸爸和奶奶面前,卻懂得乖順示弱。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有一個情節——庭審後的裡沙子拎著大包小包,帶孩子走回家。孩子撒潑坐地上不想走了要媽媽抱,裡沙子勸不動,跟孩子說,“那媽媽走了哦。”就假裝走到前面,這時孩子的爸爸碰巧下班路過,發現孩子坐在路上後,嚴厲斥責裡沙子,“這是虐待兒童了!”百口莫辯的裡沙子在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以後,給久未見面的朋友發了信息:“這樣算虐待嗎?”

沒有一個女人是天生就會做母親的。而母親和家庭主婦做得如何,也沒有一個量化的KPI。作為母親,作為家庭主婦,在做得“好”的時候,別人視為理所應當;在做得“不好”的時候,就要受丈夫、婆家、甚至是外人的千夫所指。這份不自信在得不到家人的尊重、感謝、甚至是輕視的時候,成了對自己的質疑和不安全感:“我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嗎?”“別的媽媽都做得到,為什麼我做不到?”這種因為自我懷疑而陷入苦惱的現象,叫做“負擔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裡面說,這個症狀誰都會出現,但女性會更嚴重。同樣受到負面反饋的時候,相比男性,女性的自信和自尊會受到更大沖擊,繼而引發的失敗和不安全感,在無法排解和自我消化以後,會傷及她未來的表現。因此,從長遠來看,一個長期得不到認可的全職主婦,很難在重複的家務勞動中保持良好的心態,由此對家庭關係、子女教育乃至個人的身心健康,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被定義的幸福生活: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世俗的幸福生活每個國家都是相似的,故事一開始是孩子們在玩耍,年輕的媽媽們在閒聊給孩子找幼兒園的事,一片歲月靜好。女主角在一開始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不像被告人水穗一樣面臨諸多育兒難題。當媽媽要面臨的困難太多了。奶水不足的千方百計催奶,奶水充足的隨時面臨乳腺炎的威脅。

孩子一哭就會被問,是不是孩子餓了要吃奶。看孩子比同月齡的孩子瘦小,反思自己是否餵養不當;看孩子說話走路慢,反思自己是否養育不當。偶有低於平均水平的表現,當媽的不僅要被其他人質疑,自己也陷入自我懷疑。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這個育兒問責怪圈在當代社會依然普遍。中國的媽媽、日本的媽媽,在這個重疊的困境裡面,似乎並沒有太多解脫的辦法。

隨著審訊的進一步進行,陪審團發現,被告人的丈夫在工作日基本都是深夜才回到家,有時候甚至夜不歸宿。對於育兒問題,他要麼輕飄飄地對老婆說一句:“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你沒理由做不到。“要麼就和前女友請教請教經驗,再不然就是讓他媽去幫忙(日本的父母沒有義務幫忙帶孫子)。

陪審團的老阿姨們連連點頭:“真是一個好丈夫呀。”然而這個好丈夫,自始至終都沒有覺得自己對家庭有所虧欠,只是茫然地重複:”我以為沒有那麼嚴重。”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審判庭上的水穗,眼神空洞,失魂落魄。讓人想起《愛你長久》裡面失去兒子的母親的樣子。她在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和彷徨——"這孩子個頭真的那麼小嗎?”“要是孩子沒生下來就好了”——如今成了刺穿她心口的指控。直到看到老阿姨們七嘴八舌發表意見、婆婆聲色俱厲地苛責水穗的時候,我們這才發現,最糟糕的情況,還不是喪偶式育兒、雲配偶、豬隊友,真正的煉獄模式是,當女性也認為照顧丈夫孩子是自己的職責,並且對其他女性進行非議和責難。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似乎大家都忘了,這個新媽媽,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一個母親。但是在一個採訪中,她卻被評論道:“作為人,作為母親,她都低人一等。”

已育職場女性:

審判席上還有一個年輕的女法官,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也露出了十分微妙的表情。

她在工作結束後,急匆匆奔向保育園接兒子回家,哄睡以後開始給丈夫做飯。丈夫回家後打開電視,往沙發一坐彷彿就被吸進去了 。當被妻子問到下個月的育兒假的計劃的時候,他百般推脫,推不過了就說讓他媽來帶。是不是很熟悉的情景?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女法官的丈夫接著說不介意她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等等,為什麼是“不介意”,而不是“很樂意”?彷彿全職主婦在家是偷懶享受,而上班族的朝九晚五才是正經事。然而996的上班族,和7/24的全職主婦,能比嗎?

對於女性而言,做全職太太應該是一種選擇,應該像選擇一份職業一樣,在五花八門的行業裡面找出自己心甘情願的職業,而不該是為了家庭做出的犧牲和退讓。

朱迪思·羅丁(第一位女性藤校校長,曾任賓大校長10年)曾對一群女聽眾說過:“我們這一代人曾奮力抗爭,以求給你們有選擇一切的自由。我們信仰選擇自由,但沒想到你們選擇的是放棄工作。”

豆瓣最新8分以上日劇,這部劇深度揭示家庭婦女的辛酸不易!


​然而看過這部劇的女性都說“堵得慌”“太可怕了”“太致鬱了”。未婚的憤慨,已婚的恐懼,已育的沉默。坐在審判席上的女性,是你,也是我,聽著被告席上熟悉的故事,背脊一片寒涼。約翰鄧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必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對於家庭犧牲最多的我不能說是婦女,但最辛苦的婦女決定有一席之地。好了,本期內容就介紹到這裡,看完文章別忘記點贊和關注哦。大龍侃電影,越看越過癮,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