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升職被拒,離職只用8分鐘: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這件事...

問你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你有多久沒有升職加薪了?

對於一個默默無聞在基層的職員來說,整體忙著加班,拿著固定工資的員工來說,少則一年,多的話,也有幾年的。

之前在知乎上有一個話題:30歲還沒當上管理層,要不要緊?評論區上演了一場“世紀大戰”,有人說,30歲沒當上管理層很正常,畢竟還年輕,能力有限,也沒有資源,也有人說,30歲應該是一箇中層管理者了,很多行業都有35歲的門檻,30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能爭取還是要爭取的。

在一個職場報告中,普通員工升任經理的平均年齡是26.5歲,也就是說,30歲你還在做一個普通職員,那你已經在同齡人之間拉開很大的差距了。

基層職員與中層的差距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夾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你,晉升難,接近中年危機。要麼被年輕人淘汰,要麼被企業優化裁員。

35歲晉升被拒離職只用了8分鐘

25歲碩士畢業後,小林來到一家電商公司,和大多數一樣,從基層員工開始做起,現在已經是一位市場主管了,但是在他成為主管之後,8年來一直沒有晉升,和他一起進公司的,有一位已經升到了高層,成為了公司的營銷總監的位置。

不光他自己,幾乎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資歷久,業績好的他,仍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主管。

35歲升職被拒,離職只用8分鐘: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這件事...

前不久,他嘗試著向上級提出申請,想升任經理一職,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申請很快就被打回來了,小林氣不過,就提出了離職,更出乎意料的是,很快他就收到了同意離職的郵件。

當了8年基層主管,離職只需要8分鐘,公司可真是毫不留情。

小林越想越憋屈,收到郵件的下一秒,他就去辦公司問領導,也算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公司怎麼會這麼不留情面?領導告訴他說:

“你晉升困難,不是因為能力問題,也不是誰對你有意見,而是你的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

尤其作為中基層管理者,至少需要掌握最基本的管理常識。”

小林聽了以後很困惑:

管理的常識?不就是把人管好嗎?

領導告訴他:管理,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其實,管理,就像是帶兵打仗,你就是那個領兵的將領,你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人員的安排,更重要的是,你要決定怎麼打,怎麼分配好這些任務。

其實,有很多的管理者就像小林一樣,根本不懂管理,只是他們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坐在了管理者的位子。不懂管理的人,自然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要帶好一個團隊,管理真的很重要。

就像前美團點評COO幹嘉偉說的:

管理不是看你管過多少人,而是看你有沒有掌握基本方法。真掌握了,管500人和管5萬人沒有本質差別。如果基本方法不對,哪怕50人也管得雞飛狗跳。

35歲升職被拒,離職只用8分鐘: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這件事...

美團coo幹嘉偉

而當你掌握了基本的管理常識,你的個人價值和職場回報,至少放大10倍。

不論你是在中基層管理崗上一直無法晉升,還是想要成為新晉管理者的骨幹員工,都不妨思考一點:

你是不是缺少系統的管理常識?遇到問題時是否全憑感覺?

也許你會說,學習管理常識,太枯燥、太複雜了。可如果你和曾經的我一樣,不重視管理常識,盲目自信,屢次碰壁,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後悔沒有早點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掌握管理常識後,99%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今年3月,“騰訊10%中層被裁”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暴露了職場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中層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

35歲升職被拒,離職只用8分鐘: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這件事...

一位500強企業的HR公開表示:如果一家企業要精簡人員,首先會從中層下手——精簡中層,性價比最高。

同樣,我們也可以認為,一個企業的中基層管理者是很容易被替代的那部分人,尤其現在,優秀人才越來越多,如果你不懂得自我提升,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很可能被替代。

就像之前說到的小林,做了8年的基層主管,也得不到晉升,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是故意要扎你心。而是你必須明白,從你成為管理者的那一刻起,你的成功就不再是個人的成功,而你的不作為,卻關係到整個團隊和公司的發展。

如果你的管理基本功不紮實,不能帶團隊創造更大的價值,升職無望是正常現象,最後的結局,要麼被年輕人淘汰,要麼被企業優化。還有更扎心的,即便你換平臺,你也很難突破這一升職瓶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